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煎茶加鹽為哪般

煎茶加鹽為哪般

煎茶加鹽為哪般

閱讀《茶經》我們知道,陸羽在煎茶時「調之以鹽味」。同時代的工部尚書薛能,則是旗幟鮮明地反對。他有詩云:「鹽損添常誡,姜宜著更誇。」鹽損茶味,這是常識。茶中加姜,卻是個很好的組合,既可緩和茶葉寒性,又能治療和預防很多疾病。對此,蘇軾曾說:「茶之中等者用姜煎,信可也,鹽則不可。」黃庭堅在《煎茶賦》中也講,在茶中單獨加鹽,是「勾賊破家,滑竅走水」。我非常贊同蘇、黃的觀點。如果在茶湯中加鹽,就會造成茶湯中的氯離子含量過高。當口腔能感覺到水的鹹味,氯離子的含量,一般會超過500mg/l。而我國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標準規定:氯化物的含量,不允許高於250mg/l。因為當氯離子的含量,超過400mg/l時,就會對健康造成損害。長期外攝入過多的鹽,容易引起高血壓、胃炎、心臟病、腎臟疾病等。

陸羽煎茶加鹽的觀點,一直影響到宋代及其少數民族地區。到了宋代,還有人在點茶時加入鹽巴,可見,此風影響之深遠。那麼,為什麼要在煎茶時加鹽呢?陸羽沒有講,唐宋以降,也沒有人能夠解釋清楚。對此,我揣摩良久,個人以為,陸羽在煎茶時,加入適量的鹽,一定是有深意的,或者是當代的習俗使然。他不可能利用鹽的殺菌作用,來對水質進行消毒,況且茶湯是要煮沸的。大概的可能性,即是茶葉中含有谷氨酸,其含量僅次於遊離的茶氨酸,在煎茶時,添加的適量的氯化鈉,能夠在茶湯中與谷氨酸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定量的谷氨酸鈉。谷氨酸鈉就是我們炒菜時,常常添加的味精,能夠增加茶湯的新鮮滋味。如果陸羽在《茶經》中,描述煎茶的「珍鮮馥烈」,與加鹽生成的味精有關,那麼,在那個時代,陸羽的確算是一個化學天才。不過,其可能性不大。

還有一種猜想,煎茶不類我們今天的泡茶,茶與水混合煎煮的時間較長,煎出的茶湯濃度相對較高,品起來的茶湯滋味,往往會偏苦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先看看李白的詩:「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茶聖陸羽,大概是從江南人吃水果蘸鹽的習俗中,得到了某種啟示,把鹽作為茶湯里苦味、酸味、澀味的緩解劑,以提高茶湯整體的甘甜度。宋代周邦彥,寫李師師吃橙子時,也有「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縴手破新橙」的詞句。現代科學認為,鈉離子作為第一主族的陽離子,的確有抑制苦味的功效。吃水果時,若能在水果的切面上,適當加點鹽,會感覺滋味更加鮮甜。(來源:靜清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茶文化 的精彩文章:

老人喝茶有什麼好處呢?
體內有濕氣?這三款茶你值得一試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