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詩有名氣有千古名句,卻落選《唐詩三百首》,只因令人不寒而慄

此詩有名氣有千古名句,卻落選《唐詩三百首》,只因令人不寒而慄

縱觀《全唐詩》四萬八千多首詩,會發現到如今流傳度最高的詩作,不外乎是兩種:一種是入選了中小學課本的經典;一種是入選了《唐詩三百首》的名作。這麼個現狀雖然對唐代幾千名詩人頗為不公平,但事實確實如此。

各版本中小學課本中的唐詩,不過百首,而《三百首》也只收錄了77位詩人的311首作品,試問有多少明珠遺落,有多少絕美之作被我們錯過?每每想到此,都令人無限感傷。而在所有被遺落的明珠中,有一些是後世無法理解的。比如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咸陽城東樓》,為什麼沒能入選《唐詩三百首》,就曾引起不少人的爭議。

是詩人不夠有名嗎?不是!且不說《三百首》的選錄並非完全看詩人知名度,就說這首詩的作者許渾本身也有兩首詩入選了,而且一生只寫律詩的他,在七律方面頗有成就,那為什麼後世眼中他這首平生最得意之作卻落選?專家們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寫得令人不寒而慄了,按《刪訂唐詩解》的說法就是:「詩人語多太過也」。當真如此嗎?讓我們來品一品這首詩:

《咸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這首詩寫於許渾58歲時,此時正是大唐風雨飄搖之際。詩人登上城樓,遠望咸陽古城,看見風雨欲來,心中感慨萬千,寫下這首七律名篇。

詩的一、二句下筆就不凡,詩人登上高樓,心中卻是萬里之愁,看著眼前蒹葭楊柳想起了江州老家。詩人連用「一上」和「萬里」兩個數量詞,一個是時間之短,一個是空間之大,不但增加語氣,也將全詩一下子帶入一片濃得化不開的愁悶中。

三、四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是被認為寫得太過了的兩句。這是一場傍晚的急雨,烏雲初起夕陽已沉入閣後,山雨還未來,疾風已吹滿閣樓。詩人純用白描的手法,立足高檔,用「起」、「沉」的動作,將山雨欲來時特殊的景象,用極具畫面感的字眼表現出來,令人不寒而慄。同時它又是一語雙關的,晚唐的危機四伏恰如這兩句中描寫的一樣,令人緊張不已。

五、六兩句虛實結合,山雨欲來時,鳥兒逃入綠蕪、秋蟬躲入黃葉,這是詩人眼前之景。但加上了秦苑和漢宮這兩個虛景,則賦予其歷史滄桑。最後兩句以抒情落筆,當年繁華盛事之景就不必再問了吧,如今都城依舊,渭水也仍東流不歇。詩人將這濃到化不開的愁,寄託入到了流水中,他愁的不只是眼前的山雨欲來,更是世事變幻的沉重,對此他是無能為力的,只能望著渭水東流而去。

就詩本身而言,是一篇極難超越的神作。寫景時,凄美異常;抒情時,蒼涼悲愴。論意境,它雄闊而高遠;論知名度,「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千古名句。確確實實,這是一首最不該落選《三百首》的詩,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一、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叨叨不訣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寫在小村莊牆上的一首詞,別具一格,堪稱最絕美《念奴嬌》
大雪紛飛白居易和劉禹錫喝酒,寫下此詩,鬥了半輩子這次都是贏家

TAG:叨叨不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