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字帖上沒有的字,不會寫,怎麼辦?

字帖上沒有的字,不會寫,怎麼辦?

或大家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書友,問這個字或那個字用某某書體怎麼寫;問題來了,致使這樣,是什麼原因呢?那就是很多書友,字帖上有的字可以參照臨出來,而對字帖上沒有的字,就不會寫。

本站今文就針對這一問題「字帖上沒有的字,不會寫,怎麼辦?」致使這樣,本質原因就是學習上不規律,沒有掌握結字的規律。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習通用規律:

任何一種書體字,都有其結字特性,是謂該書體的特點;要觀察出這種書體,必須在讀帖上狠下功夫。

根據該字帖中有的字,去推敲字該帖中沒有的字。

1、讀帖不要通讀,要選擇代表性的字;什麼是代表性的字?即某字帖中各種結構的字,如左右結構的字,左中右結構的字,上下結構的字,上中下結構的字,半包圍結構的字,全包圍結構的字等,這樣的字,我們學習時,也就讀帖時,一定要用筆從帖中逐一找出來,認真的分析特定結構字的特點,如比較該帖中所有上中下結構的字,再以此比較,去推敲該字帖中沒有的上中下結構的字,如此類推;像這樣的功夫,我們一定花時間去練的。

2、臨帖不要先通臨,要根據讀帖時選擇出的代表性的字。

比如臨歐體《九成宮》,像獨體結構的字,有很多,總有《九成宮》中就很多沒有的,這就得根據該字帖外的字,去推敲該字帖中沒有的字;

1、根據《九成宮》外的歐體其他帖的獨體結構字,推敲《九成宮》該結構字的寫法。

2、如果歐體中,都沒有該結構的字,那就根據歐體的最近根源,推敲《九成宮》該結構字的寫法,什麼意思?歐陽詢書法最近根源是王羲之的字,如《蘭亭集序》,我們就從王羲之的帖中有該結構字的寫法,來推敲歐體的寫法,再如唐寅書法,可以根據趙子昂的字,來推敲唐寅書法的結字。

結字通用規律:

任何書體結字都遵循的規律,即重心法則,不管這字間架怎麼正、怎麼斜,中心點怎麼偏,但這字的重心始終在該字外圍矩形的重心附近。

但凡結字必須要遵循這一規律,這點可以通過我們視覺感官就可以審度出來,諸如有的字寫得斜,甚至彎曲,但我們總覺這字並不醜,反而覺得其奇,而有的寫得端端正正,反而覺得這字彆扭的很,這就是重心法則給我們視覺感受。

除了上述通用規律外,還有一實用組合法,即要推敲該帖中沒有的字的寫法,可以對該帖中多個字進行拆分,再重新組合新的我們所需的字。比如某字帖中沒有「編」這個字,可以對該字帖中有的「給」字與「偏」字,進行拆分,重新組合新字「編」。

作結:光我們現在常用字都要遠比古人用的字還要多,即集所有古人帖的字都不可能包全我們現在所有常用字,故此,我們要必須從學習方法上著手,不然,通臨某帖幾十遍,都不一定起作用,照樣會遇到「該字帖上沒有的字,不會寫」的狀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之 的精彩文章:

書法取勢,這篇文章說透了?
趙孟頫行書《萬年歡曲》,神品?

TAG: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