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騙了,歷史上真正的果郡王愛的不是甄嬛也不是浣碧,而是她
《甄嬛傳》中的果郡王,由於不能僭越宮廷之禮,即使再對甄嬛這個皇嫂情有獨鍾,也只能借笛子來抒發自己的相思之情,成為甄嬛背後默默呵護之人。相信很多觀眾都為果郡王這樣的痴情而感到著迷,但歷史上真正的果郡王不愛甄嬛也不愛浣碧,而是另有其人,別被電視劇騙了哦!
我們先來回顧劇中果郡王與甄嬛感情的成長曆程。最初甄嬛與雍正皇帝第一次見面時,雍正沒有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而是冒充果郡王與其相處,這算是甄嬛與果郡王冥冥之中註定要相識的引子吧。
果郡王與甄嬛的第一次「相遇」則是在梅園裡。這個「相遇」之所以用引號是因為果郡王見到的只是甄嬛的「小像」,這是甄嬛去梅園祈禱時留下的,因而有了「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橋段。
而實際上這兩個人的第一次見面,則是在避暑山莊里,甄嬛酒後出來透氣,裸足戲水時,她的一舉一動被果郡王看在眼裡,而甄嬛卻毫不知情。
就此果郡王便對這個皇嫂身份的甄嬛念念不忘、相思入骨,只要是甄嬛在危險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如天神一般出現,給予甄嬛力挽狂瀾的支持與援手,甚至不惜用冰凍自己的身體來為甄嬛降溫,可見其用情之深。
期間,果郡王為了掩飾自己對甄嬛的感情,不得已娶了兩位側福晉,一個是甄嬛的妹妹浣碧,另一個則是孟靜嫻,這兩個女子都是被果郡王的才情傾倒的愛慕之人,她們每一個都是用情之深。
只可惜果郡王對浣碧、孟靜嫻只是像例行公事一樣去對待,一切都是對外演戲,實質上對她們毫無感情可言,雖然孟靜嫻為了「得到」果郡王使用了小伎倆才懷了他的骨肉,但最終也是難逃一死,不得不為她一廂情願的單相思而感到可悲。
最後果郡王難掩對甄嬛的真摯感情,被雍正試探出端倪而被甄嬛親手毒死。當我們對果郡王與甄嬛的繾綣愛情為之感動的同時,也會為兩個人有情人無法在一起的生死分離結局而感到唏噓。
而歷史上真實的果郡王的感情卻並非如此,他確實一生鍾愛一人,但卻不是甄嬛,更不是浣碧,那麼她是誰呢?
果郡王是康熙的第十七個兒子,是雍正同父異母的弟弟,在朝政方面是輔助雍正皇帝的一把好手,並且不是劇中的那樣被毒死的短命,而是死在了雍正的後面,並且受雍正的遺詔成為輔政大臣,在乾隆三年去世,時年四十二歲。
果郡王生前沒並有像其他王爺那樣三妻四妾,而是只有一個嫡福晉鈕祜祿氏,果毅公阿靈阿之女,還有一個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由此並不能看出果郡王是否為痴情之人,但從他的子嗣上就完全可以推斷得出了。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時生,母為側福晉孟氏,達色之女」。
可以看出果郡王雖然有了嫡福晉卻並不是十分喜愛,而偏愛側福晉孟氏,恰好與劇中的孟靜嫻苟同。只可惜這位孟姓的側福晉的孩子都夭折,以至於果郡王無後。
最後後以乾隆幼弟弘曕為子襲和碩果親王。雍正十一年修『玉牒』:「第六子弘曕,雍正十一年癸丑六月十一日亥時,謙嬪劉氏出。」而這一點倒是與劇情完全吻合。
由此可以看出,歷史上真實的果郡王仍然是一個痴情之人,只喜歡孟氏側福晉一人。所以千萬不要被劇情所誤導,歷史上真正的果郡王愛的不是甄嬛、也不是浣碧,而是側福晉孟氏,也就是劇中的孟靜嫻啦!
參考資料:《甄嬛傳》《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他是萬里挑一的皇帝,要不是因為他,或許漢朝不會有文景之治
※此人是張作霖的親信,46歲被活埋,一個月後打開棺材布滿手抓痕
TAG:歷史大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