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孔子:用人,不看能力先看這三點論語心得第41集

孔子:用人,不看能力先看這三點論語心得第41集

論道,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替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孔夫子告訴我們:用人,不看能力先看這三點。

你見過這樣一種人嗎?【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他都是一開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會做失敗,抱之以敬畏慎重的態度,一旦事情真正來臨時,對事情考慮的十分周詳,不自作聰明,運用智慧和仁德,促其成功。

其實,這種人就是聖賢孔子所講的「必也臨事而懼,好謀成者也」。孔子說:用人,就是要用這種人。

一、這種人態度謹慎

舉個例子吧!領導在下任務的時候,很可能會面對兩種人。第一種人聽個大概就拍胸脯說「請領導放心,我二十四小時當二十四小時干,保證完成任務,我立下軍令狀,完不成拿我是問,都包在我身上了」;

而第二種人在哪兒聽啊聽啊,最後說:「你說的這件事太大,你讓我回去再收集點數據,我好好考慮一個可行性方案,我盡量把它完成」。

這樣兩種人,你會用誰?當然是第二種人。第一種人就是屬於「暴虎馮河」的人,勇猛有餘,智謀不足,第二種人就叫做「臨事而懼」,他是真知道害怕啊!

在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怕的人是最讓別人害怕的。孔子說,一個人是得有一點敬畏之心的。一個責任擺在那裡,你要來擔當的時候,心裡總是要問一問,是不是真正沉甸甸把它當回事?

當然,懼怕也要有個分寸,不是讓你怕到打退堂鼓,這個事真的不做了嗎?沒個分寸,怕到不做,也不行。

「臨事而懼」不是臨陣脫逃或畏懼不前,反而是對人、對事應該有敬畏心。天有不測風雲,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對待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拿九穩,謹慎小心永遠是做事應該有的態度。【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二、這種人辦事更有頭腦

有了「臨事而懼」的態度,就是真把它當回事接下了,然後就要好好運用智慧,一步一步地謀劃,直至完成,這就叫做「好謀而成」。

公元前340年,齊王和田忌賽馬,田忌屢戰屢敗,十分沮喪。這時候,孫臏向田忌獻策:以他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以他的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以他的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三局兩勝一敗,從而扭轉了局勢,出奇獲勝。

三國時期,東吳與劉備聯合抗曹,周瑜命諸葛亮十日內製作十萬支箭。

諸葛亮說:只需三日。並立下軍令狀。周瑜笑他是自取滅亡,還暗中吩咐士兵不給諸葛亮製作箭的材料。諸葛亮則讓謀士魯肅偷偷借給他二十條船,每條船三十個軍士,兩邊紮上稻草人,聽候調用,又叮囑魯肅千萬別告訴周瑜。

前兩天諸葛亮一直沒有動靜,到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密請魯肅到船上。同時,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好,向曹營連發。此時,江上大霧瀰漫,對面看不見人,五更時分,船隻接近曹營,諸葛亮讓軍士們在船上擂鼓吶喊,裝作要偷襲曹營。

無奈江上霧大看不清,曹操只好調三千弓箭手向船上射箭,待草人身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天已放亮,諸葛亮便下令收船。回營後,把箭取下,一共十萬有餘。周瑜羞愧難當,自嘆不如。他哪裡知道諸葛亮除了善於帶兵打仗之外,還精通天文,地理,算術等知識,所以一切都在諸葛亮的謀劃掌控之中。

好謀而成的人就是在面對事情時,開動腦筋,靈活運用智慧,善於謀劃,步步為營,運籌帷幄,最終促成事情的成功。

三 、這種人想問題周詳實際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還有一個好處:想問題周詳實際。

法國曾出了一道智力測驗題:如果盧浮宮不幸失火,這個時候你只能從裡面搶一副名畫,你將搶哪副?人們紛紛來作答,絕大部分人都將注意力聚焦在《蒙娜麗莎》上,說要搶肯定搶這副畫。

可大作家凡而納卻說:我搶離安全出口最近的那副畫。為什麼呢?《蒙娜麗莎》在哪兒?殊不知,它在二樓的一個大廳里,我們想想,要是真著火了,一片濃煙中,別人往外逃生,你逆著人流往二樓跑,估計還沒摸著《蒙娜麗莎》那副畫就被燒死了。

所以說,最客觀實際的想法就是第一步是要找到安全出口,要讓自己能從火海中逃生出來,第二步才是你隨手能搶到哪副畫就搶哪副畫,這才是大智慧啊!

因為謹慎小心,因為善於謀劃,所以在考慮問題時就能做到周詳實際,不自作聰明。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和優點啊!

孔子真不愧是千古聖人,他的用人之論真可謂是空谷之音,精闢而獨到,如醉壺灌頂,如光破久暗,著實令人受益匪淺。那麼就讓我們真誠地接受聖人孔子的教誨,不僅自己先做一個「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的人,而且在用人的時候也毫不猶豫地選用這種人吧!請您轉發分享,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微信公號:老子微言V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道 的精彩文章:

真正的人生,從認識自己開始早課第70期
老子說:道既是遠的又是近的,道是簡單的又是深奧的!老子微言第63集

TAG: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