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帥》中為何奉系不許張宗昌部隊入關,實在是紀律太差

《少帥》中為何奉系不許張宗昌部隊入關,實在是紀律太差

在文章主演的電視劇《少帥》中,有一段場景,說的是張作霖去世後,奉軍被北伐軍趕回了東北老家。長期依附奉軍的山東督軍張宗昌也率領數萬殘兵逃離山東,打算撤入山海關。在奉軍高層討論是否接納張宗昌時,少帥張學良一句話拍板:「對於張宗昌,老帥是有遺言的,決不能放他出關,禍害東北。」那麼,張宗昌麾下的部隊到底有多麼不堪,竟然讓麾下土匪如毛的張作霖都如此厭惡呢?

起兵之初,麾下就全是土匪

民國十年(1921年),已經在直系軍隊當上師長的張宗昌,在與江西督軍陳光遠的戰鬥中全軍覆滅,加上其土匪出身一直受吳佩孚等人排擠,不得已北上投靠奉系,後來因在吉林地區收編了3個團的土匪,才被張作霖任命為吉林省防軍第3旅旅長兼綏寧鎮守使。

此時的張宗昌羽翼未豐,因此在口頭上對部下官兵還多有約束,平素還在團以上的部隊駐地成立了軍警聯合稽查處,專事糾察部隊的軍風紀。但張宗昌本人嗜錢如命,生活腐化,所以根本無法禁止部下胡作非為。沒東西不給錢或少給錢,鬧娼妓,砸戲院,明搶暗偷甚至強姦婦女、打罵百姓都是家常便飯。駐地警察都不敢過問。

出關作戰,「三光」「二翻」「一空」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張宗昌率部隨奉軍主力入關,隨著直系軍隊的潰敗,張宗昌一路招降敗兵,實力和職位不斷上升,從副軍長、軍長一直到蘇皖魯3省剿匪總司令、山東省主席,麾下部隊也迅速擴充到5個軍。雖然也成立了很多的執法和督戰隊,但由於張宗昌的嫡系們帶頭違反軍規,因此根本嚇唬不住其他部隊。

張宗昌部隊行軍經過的村莊里,老百姓紛紛流傳其是「三光」「二翻」「一空」隊伍。「三光」,即把豬羊雞宰殺吃光,百姓的牲口拉光,門窗櫥櫃做飯燒光;「二翻」,即翻箱倒櫃搶東西,翻挖地皮搜東西;「一空」,即所有東西搶掠一空。除了財物損失、挨打挨罵以外,大量苦活累活也都壓到百姓身上。如騎兵部隊駐紮的村鎮,每天晚上要遛三次馬,還要煮馬料、鍘馬草,這些都要駐地百姓承擔。

白俄精銳,連友軍都敢隨意欺負

蘇聯十月革命後,大批沙俄貴族逃亡中國,同時沙俄時期和後來叛亂的大批白俄官兵也潰退至中俄邊境,張宗昌從擔任旅長開始就在麾下招攬白俄兵作戰。第二次直奉戰爭期間,隨著官位的不斷攀升,張宗昌麾下白俄兵的數量急劇膨脹,先後組成第65師、鐵甲車隊、獨立工兵團、騎兵隊、騎兵衛隊等部隊。這些白俄官兵的武器、馬匹都是從俄國帶來,十分精良,戰鬥力也比較強悍,一直被張宗昌當做頭號精銳使用。

這些白俄官兵的待遇也極為優厚,每個白俄士兵都享受相當於准尉的待遇,很少拖欠,幾乎每天都能吃麵包,並供給青菜等;白俄軍官每餐大魚大肉,吃洋餐。這些白俄兵不受軍法處制約,即使犯下強姦等罪行被告發,最重的處罰就是開除出軍隊。因此這些白俄兵不但禍害老百姓,對其他部隊也十分蠻橫,張宗昌的司令部搬家,經常讓白俄兵從奉系其他機關搶房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黃河以北的國民黨部隊不許過河,游擊數年後大多投敵
《保衛延安》中那個狂妄的36師,沙家店戰役參戰兵力不足一半

TAG: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