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山東大學回應「學伴」事件並道歉

山東大學回應「學伴」事件並道歉

剛剛,山東大學對引發廣泛爭議的留學生「學伴」項目作出回應,表達歉意的同時聲明「不存在1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學伴的情況」。

山東大學表示,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於審核把關不嚴,在相關報名表格中出現「結交外國異性友人」不當選項等問題,引發不良影響,對此我們深表歉意。我們向關心山東大學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對廣大網友的批評建議誠懇對待。

山東大學指出,學校實施中外學生「學伴」項目,旨在通過中外學生互相學習,促進學業進步及文化交流。該項目對自願報名的中外學生進行選拔,要求參與項目的學生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參與學生以小組制方式開展學習交流活動,不存在1名男留學生對應3名女生學伴的情況。項目開展以來,受到中外學生歡迎。

下一步,山東大學將對「學伴」項目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總結反思,不斷改進工作,不負社會各界對山東大學的期望。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7月6日,有微博網友曝出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Buddy)項目,並表達一些質疑。

據澎湃新聞報道,山東大學教師接受採訪稱「學伴」項目施行後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報名積極,學生反饋也比較好」。對於網路輿論的質疑,該教師表示系惡意曲解。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山東大學官方曾多次表示,「學伴」項目旨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2016年,山東大學官網曾發布一份《關於學歷生報名「學伴」項目的通知》,其中寫道,留學生辦公室可以為你介紹一位「學伴」,你可以和「學伴」一起學習語言,一起討論生活,一起參加活動,一起品味美食。

同年12月,山東大學官網以《中外大學生結成百餘對「學伴」 促文化民間交流》為題進行報道,其中提到,山東大學28個學院的244名中外學生5日舉行見面會,並結成122對「學伴」。他們現場進行互動了解,開啟學習交流之旅。

據介紹,這是學校首次嘗試舉辦中外學生結伴交流活動,旨在促進中外學生間的相互了解與學習交流,幫助國際學生更好地融入中國語境,也鼓勵中國學生拓展國際視野。學生們通過交流來取長補短,增進友誼,帶動中國文化走出去,讓世界文化走進來。

2018年山東大學「學伴」參與現場 圖片來自山大研究生會微信公眾號

「學伴項目」由山東大學統籌實施,參加項目的學生須為山東大學正式註冊的學生(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參加「學伴項目」最長有效期為1年,有效期滿後,學生可提交書面申請繼續參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看不懂,這朵「反華奇葩」,忽悠特朗普,又來坑政府
中美元首同意重啟磋商,美方不再加征新的關稅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