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什麼樣的毛筆適合初學者?

什麼樣的毛筆適合初學者?

最近有朋友問我什麼樣的毛筆適合初學者進行書法學習呢?

古人有句話說的非常好:

善書者不擇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書寫技巧,肯下功夫,那麼任何筆對你來說都是好的,任何一支筆你都能拿它寫出很好的書法來。

所以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持這樣的一種觀點,那就是筆越爛越好。很多人認為只要筆越糟糕,而你把字寫的越好,這樣兩者就會形成一種反差,從而體現出你這個人的高超的書法水平。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古人相信字如其人。

清代劉熙載在《藝概》中說:

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

這句話倒出了劉熙載對於手法的理解。所以,一個人的書法好壞,和書寫者的品行關係很大。

當然,我們認為這種觀點不無道理,但是古人仍然還有另外一句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句話的意思和之前那句話的意思完全相反,這句話是在說我們在學書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好的毛筆,如果挑選不了好的毛筆,就寫不成書法。

所以工具性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的質量決定了最終書寫的質量,工具的效果,最終決定了書法的效果。

那麼面對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說法,我們應該信奉哪一種說法呢?我認為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對於初學者來說,毛筆的質量的好壞並不能決定你最終的書寫的好壞,因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這是由你的主觀努力水平和你的勤奮程度相聯繫起來的,而並不是完全看工具的優劣。

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

資分高下,學別淺深。資學兼長,神融筆暢。資過乎學,每失顛狂;學過乎資,猶存規矩。資不可少,學乃居先。

他在這裡強調了努力的重要性。我接觸過不少的書法愛好者,他們每天最熱衷的事情就是不斷的買字帖,不斷的看字帖,不斷的買毛筆,他們沒有一天老老實實在桌子面前寫字的,沒有一天老老實實能夠靜下心來臨帖的。

這樣的人看起來對書法是無限熱愛的,他們為書法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但是到頭來他們卻寫不好書法,甚至臨摹不好一個字,很多人到這個時候就會怨天尤人,自我懷疑:

我難道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嗎?

實際上,很多人在學書法的道路上是輪不到拼天賦的,很多人在勤奮這一關都過不去。

因此,唐代虞世南才會在《筆髓論》中說:

自古賢哲,勤乎學而立其名,不學即沒代而無聞矣。

只有極少數的書法水平較高的人,他們到最後拼得確實是天賦,是自己的學識和涵養,但是大部分愛好者仍然停留在勤奮這一個層面上而無法自脫,他們書法水平不能夠前進的原因,其實就是自己的觀能動性的缺乏,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懶。

因此,對於初學者挑選毛筆工具這一問題,我的建議是,不建議初學者選用較好的毛筆。選用一般水平的是沒有問題的,這一些毛筆,只要能夠滿足我們基本的書寫需要,就可以拿來使用。

但是有些人往往在這一條路上又走到了極端,他們完全不重視工具的重要性,只是悶頭在那裡練字帖,在那裡寫字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不去思考自己在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我們稱這類人是勤勞的盲目者,他們就好像在一片大沙灘里四處奔走的螞蟻,找不到方向而亂走,最終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卻收效甚微。

因此,唐代張懷瓘在《書議》中說:

但能精求,自可意得;思之不已,神將告之;理與道通,必然靈應;有志小學,可不勉歟!古之名手,但能其事,不能言其意。

很多人認為,只要我能夠用非常爛的筆寫出比較好的書法,那麼就可以說我的書法是練到家了,所以他們故意的搞人為的破壞,把毛筆剪的亂七八糟,弄得稀里糊塗,然後用這樣的筆來進行書法的創作,實際上這樣的筆已經滿足不了基本的書寫需求和一些基本的書寫功能,用這樣的筆寫出再好的書法來實際上也是徒勞的,因為那個時候你已經用這支筆衍生出了一套畸形的書法技巧,這種書法技巧並不適用於普遍的書法規律,所以用這樣的毛筆後患無窮。

因此,我們主張我們在挑選毛筆的時候,尤其是初學者,一開始不要挑選價格過高,或者說質量過好的毛筆,這一方面會讓你的心理造成負擔,容易放不開手,容易想三想四,怕自己稍一不注意就把毛筆給弄壞了,但是也不要挑選過於廉價,或者說過為粗略的毛筆,要挑選質量適中,而且基本能夠滿足你書寫需要的毛筆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歡迎你與我一同進行討論,堅持對書法與藝術的嚴肅思考。

參考書目及拓展閱讀:

唐代 張懷瓘 《書議》

唐代 虞世南 《筆髓論》

明代 項穆 《書法雅言》

清代 劉熙載 《藝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松風閣書法日講 的精彩文章:

咸豐31歲英年早逝,留下3條人生教訓,男人基本全犯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