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時為何清朝不敢反抗,甚至還保持中立?

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時為何清朝不敢反抗,甚至還保持中立?

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時為何清朝不敢反抗,甚至還保持中立?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其中又以晚清的七十年為甚。在這七十年里,數的上來的屈辱戰爭就有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等等,當然清朝無一例外地全部戰敗了。不過中國有句古話叫「知恥而後勇」,如果清朝能夠從戰敗中汲取經驗,尋找自身與歐美列強的差距,奮起直追,那戰敗了也就戰敗了。雖然清朝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可惜方向錯了,洋務運動確實讓加快了清朝的近代化進程,也加強了清朝的實力,但是清朝落後的是制度,這一點清朝統治者一直沒有看到,就連洋務運動也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清政府的統治。到了甲午戰爭失敗,洋務運動破產,清政府是徹底的喪失了上進心,統治者們不顧百姓死活,只顧自己享樂,最終釀成八國聯軍侵華的結果。在晚清的最後十年雖然不再有侵略戰爭了,但是這十年也是晚清最屈辱的時候,再沒有列強把清朝放在眼裡,甚至日俄兩個國家在東北進行戰爭清朝都不敢出來吭聲,只能保持中立。

東北地區一直是沙俄的勢力範圍,但是清朝簽訂《馬關條約》時卻把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即使最後在俄國、德國和法國的干涉下日本歸還了遼東半島,日俄的利益衝突也已經體現了出來。甲午戰爭後李鴻章又有意領著清朝「聯俄制日」,將東北的很多利益讓給了俄國,這讓日俄矛盾加劇。最終日俄兩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1904年大打出手。換做任何一個有點血氣的政府也不會放任日俄兩國在自己的國土上發生戰爭,但是懦弱的清政府不僅沒有對此進行譴責,反而還發出了中立申明:「諭內閣:現在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念彼此均系友邦,中國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著各直省將軍督撫,通飭所屬文武,並曉諭軍民人等,一體欽遵,以篤邦交而維大局,毋得疏誤。」可見清政府的意志已經被擊垮,沒有再抗爭的勇氣了。

清政府的軟弱無能就是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後清朝保持中立的根本原因,即使自己的國家權益被別國當作囊中之物一樣互相爭奪,清政府也不敢說一個不字。況且日本和俄國都比清朝強大許多,保持中立就能兩邊都不得罪,也符合清朝統治者軟弱的性格。

日俄戰爭表面上看只是日本和俄國兩個國家的事,實際上這兩個國家背後都有別的列強支持,比如美國、英國、德國支持日本,法國支持俄國。不管支持誰,總歸沒有為清朝站出來說話的列強,清政府若不保持中立而隨意站隊,得罪的就不止一個國家了,連背後的列強也得一併得罪了,軟弱的清朝統治者可不敢承擔這個後果。

當然不得不說清政府保持中立也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當時清朝的軍事實力與這些列強相比還是十分落後的,而且庚子賠款還在賠償,國庫虧空,政府負債纍纍,哪有錢來養大量軍隊,在沒錢、沒兵、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就算清政府硬氣一回拼了命跟日本和俄國同時開戰,也只會造成國家更多的損失。

日俄戰爭最後以日本勝利而告終,從此日本跨入列強行列,沙皇在俄國的統治也產生了動搖,懦弱的清政府離垮台也不剩幾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塵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準噶爾有多強,竟耗費了清朝三代帝王的心血歷時七十年才被平定?
同樣是面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為何朱元璋成功了吳三桂卻失敗了?

TAG:風塵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