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說:反賊,誅九族,聽說他的姓氏後,忙說:名頭太大,別殺了

康熙說:反賊,誅九族,聽說他的姓氏後,忙說:名頭太大,別殺了

孔子作為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地位是歷史上獨一份的,沒有人能夠和他相提並論,他的儒家思想流傳至今還在影響著每一代中國人,他的著作更是值得多次誦讀,才能品味到其中的真理。

不只是中國人看重儒家思想, 就連是外國人也同樣看重,美國的艾默生認為孔子是全人類的「先師」,他的「仁」和「禮」被歷朝歷代作為治國方針,其中更深層的是人道主義精神,不只是中原王朝適用,針對全世界的社會體制都適用。

西漢董仲舒是儒學的倡導人,他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思想被國家看重,思想實現了大一統,也更利於國家的長久統治。此後歷朝歷代都極其看重儒家思想,對待孔氏一族也很是照顧,即便是孔氏族人犯罪,也不敢按照一般的刑罰直接處置。

滿人入關,推翻了明朝,也意味著推翻了中原人的統治,建立清朝後,統治者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安撫漢人,畢竟漢人占絕大多數,無法採用趕盡殺絕的方式,只能是安撫為主。漢人接受的一直都是漢人統治,如今滿清成了統治者,他們自然不能輕易接受,「反清復明」的口號也一直被提出,即使清朝統治者多次鎮壓,也無法徹底解決。

所以清朝統治者們選擇任用漢人為官,給漢人一定的利益,有利於皇權的穩固。等到了康熙皇帝時,他親自去拜訪孔子故居,帶頭善待孔子後人,不得不說康熙很睿智,知道漢人 推崇儒家思想,他的舉措能夠籠絡人心。

孔子的64代孫孔尚任,一直都在為做官而努力,二十歲的時候考中了生員,但此後一直沒有被錄取,為了做官,他變賣了家中的財產,買得了一個「例監」的官職,後來著書立說,成為了唐朝最傑出的戲曲作家。

康熙任用他監造祭祀用品,滿清入關後的第一次尊孔大會舉辦得很是隆重,皇室成員很是重用,由孔尚任負責為大臣講解儒家經典,而後又被皇帝破格提升為國子監博士,足以可見皇帝對孔氏後人的重用。

孔尚任很是感動康熙的舉動,他以為自己終於遇到了明君,更加盡心儘力地效忠朝廷,康熙也確實覺得他才華橫溢,更加重用他,多次提拔,後來又讓孔尚任去了江南治理水患,但四年期間他一直鬱郁不得志,這讓孔尚任不得不懷疑皇帝是否真的賞識他。

但如今他做了官,只能是順其自然了,他走遍了南明故里,結交了許多前朝遺民,他們有著高度的民族氣節,緬懷著覆滅的明朝。孔尚任也被他們的民族氣節感動,搜集了許多素材,創作了《桃花扇》,主要表達對大明朝的懷念和亡國之痛,成為了千古名劇。

此書一出,立馬激起了全國各地的反清勢力,但終究只是烏合之眾,清朝派出軍隊鎮壓,解決了各地叛亂。大臣們紛紛認為是《桃花扇》的原因,上書希望皇帝能夠嚴查此事,康熙派人搜集此書,集中燒毀,而後來派人搜查作者,誓要株連九族,這樣才能平息他的怒火。但查到此書的「幕後主使」後,康熙連忙把人召回來,他問了他的籍貫和姓氏,更加肯定了他的獨特身份,康熙連夜跟大臣說道:「此人殺不得!「

孔尚任確實是有「謀反「的嫌疑,但他的特殊身份讓康熙難辦,若謀反之人只是普通人的話,那麼他就能隨意處置了,可偏偏孔尚任是孔氏一族的後人,孔子在民間有著很高的地位,若是對孔氏後人株連九族的話,那麼可能會激起民憤,那麼多年來清朝統治者做出的努力就白費了。

康熙即使有再大的膽子,他也怕讀書人手中那支筆,既能讓他身敗名裂,也能讓叛變的種子在百姓心中生根,清朝的統治,就有被顛覆的危險。康熙想殺他,但是不敢殺,這說明康熙是一個頗有城府的皇帝。

康熙39年,孔尚任被罷免,只能是回了老家,做過短暫的幕僚,在曲阜去世。雖然沒有明說罷官原因,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知道是《桃花扇》的原因,但沒有明確的證據,有人認為並非如此,真實原因還需要考證。

不得不說孔尚任果然是孔子的後人,文學造詣極高,留下許多作品,其中戲曲《桃花扇》更是千古名作,流傳世間,也不枉孔尚任花費了十餘年的時間創作完成,主要講述的是侯方域和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以此為主線,見證了南明王朝的興亡衰敗,對社會面貌的刻畫也很是真實,讓許多的漢人了解到了中原王朝,深受喜愛,許多讀者競相傳抄。也怪不得《桃花扇》是清朝歷史上最具教育意義的戲劇,成為清朝統治者的眼中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窮小子有才卻落魄,遇到一道士,開悟後自創一派,人稱「祖師爺」
此人比勾踐更能忍辱,比劉邦更心狠手辣,最終熬成一代霸主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