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或許早在三、四千年前,商人已經開始吃雞蛋、喝「冰水」了呢

或許早在三、四千年前,商人已經開始吃雞蛋、喝「冰水」了呢

在魯迅的《理水》里,鄉下人麻木而平靜地跟鳥頭先生講,「……,可恨的是愚人的肚子卻和聰明人的一樣:也要餓。」餓了,就要吃飯。這原本沒啥稀奇,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嘛。

可要是談起「吃什麼」、「如何吃」來,似乎也沒有那麼簡單了。不考慮現當代。單以傳統飲食來看,每一個地域、民族、國家,都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比如朝韓的泡菜、傳統的西餐、我們的幾大菜系,無一不體現了該民族、國家獨特的文化風貌,也無一不體現了該民族、國家不同與其他的生活方式。

所以,當我們去深入的感受、了解商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也很有必要去認識一下他們的飲食習慣。

一、商人的主食:黍、粟、麥、稻

《尚書·盤庚》上說,商王盤庚就曾殷切的告誡其子民們,不勤勉勞作,又怎麼能夠獲得黍、粟、麥、稻得農作物的大豐收呢?可見商人的農作物應該是以黍、粟、麥、稻為主的。

當然,《尚書》的記載並不是孤證。具體到每一種農作物,我們還可以看到更多相關文獻的記載。比如《史記·周本紀》說,武王克商成功了,或許是為了收買人心,就把殷都國家糧倉里儲存的粟,散發給民眾。能夠將粟作為國家財富儲存在糧倉里,似乎與我們當今社會通常以黃金儲備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有些相似的味道呢,同時也可見粟在商人食譜上的重要性。

太史公在《宋微子世家》里還說,商亡以後,箕子曾經舊地重遊,又回到了殷商過去的都城,看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心生無限的感慨。於此,我們似乎可以去猜測:在殷商的時候,當地的老百姓也是主要種植麥、禾的,不然箕子豈不該萬分的詫異,又何來的感慨可言呢?

關於商人種植稻穀的記載,以錢君有限的閱讀還未曾於史籍中見到。這是基於考古發掘給我們提供的證據。在鄭州商城白家莊遺址、殷墟小屯遺址里,都有稻穀的遺存。

尤其是近年來,當新的科學技術被引用到考古學領域後,給我們的考古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比如就有專家通過對河南偃師商城的三個人骨樣品和安陽殷墟的三十九個人骨樣品進行C、N同位素含量的檢測,進而提出觀點:生活在偃師的商人以粟、黍為主食;而生活在安陽的商人則是以稻米、小麥為主食的。(據《考古》2013年第六期,張雪蓮、王金霞、冼自強、仇士華的《古人類食物結構研究》)

通常里,我們總會想當然的以為「商人當以經商為主」;或者早年間,也有專家提出過「商人是以漁獵為主」的觀點。今天看來似乎就有一些不妥了,相反,農耕在商人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或許比我們從前想像的要重要的多呢。

二、商人的肉食

在鄭州商城二里崗遺址的探溝里,發現了多達三萬多片豬骨、牛骨、羊骨、馬骨、犬骨遺骸,就有專家稱這些都是被商人吃掉皮肉後遺留下的。如果單單因為如此,就給商人扣上「吃貨」的帽子還有些牽強的話,考古專家們馬上還能拿出大把的證據。

比如在河北藁城台西商代中期的墓葬中,就有好多動物被用來陪葬,其中有狗、豬腿、羊;在安陽殷墟的一些上層平民墓中,還有牛腿、魚。都被裝進一個陶器里,放在墓主人頭部位置。

除此以外,應該還有野生動物。我們在殷墟出土的龜骨上,時常可以看到有關商人狩獵的占卜。如果有人稱商人的狩獵僅僅是為了「放生」,怕是沒人會相信吧。而商人喜歡打魚,就證據確鑿的多了。一則如上文我們已經提過安陽殷墟有以魚陪葬的現象;其次,據甲骨文上的記載商人還有專門負責捕魚的官兒老爺呢(據《合集》258載)。

同樣的,在湖北沙市周梁玉橋商代遺址中,也出土了很多後來經檢測確定為鯉魚、青魚、鯰魚、鱖魚的魚骨,似乎也應該是商人食用後遺留下的殘骸。

不僅如此,在安陽小屯的考古發掘中,專家還收穫了不少被存放在陶罐里儲存下來的雞蛋,看來我們國人吃雞蛋的歷史都要比好多其他國家、或者民族吃飯的歷史都要悠久的多呢。

三、 商人的飲品

若說起商人的飲品,或許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在《史記·殷本紀》上,就有商紂「以酒為池,懸肉為林」 的記載。當然也會有人提出抗議,說這是對商紂的抹黑。可我們在考古發掘過程中出土的大量的酒器,卻是明明白白擺在博物館裡不容抵賴的。所以,商人好酒怕是不爭的事實了。除此以外,商人還有一種遠在我們預料之外的飲品——「冰水」。

據專家們猜測,或許商人也是蠻喜歡喝「冰水」的。《詩經·七月》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然後就有學者們說了,這是周代的闊人們在儲藏冰塊,好在來年的夏天喝「冰水」哩。以此推之,或許商人也有此項技術,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婦好墓出土的蒸煮器——三聯銅甗

最後就要說到商人的烹飪了

在談論「商革夏命」的時候,我們也時常會提到一個大廚——伊尹。據《墨子·尚賢》上的記載,伊尹起初是商湯的庖廚,他不止善於做飯還善於思考,從燒菜的過程中領悟出一套治國的道理來。後來,他又以燒菜做比方,向商湯講述治國的道理,得到商湯的重用,還協助商湯「革」了夏命。

由此,我們似乎也可以推測出,伊尹的烹飪技術應該也是十分了得的。《呂氏春秋·本味》里還記錄了伊尹燒菜的流程,大致是要先去除腥味、掌握烹煮、善於調理等等幾項。

除了史籍的記載外,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也出土了不少商人的烹飪器具。如安陽婦好墓所出土的一套巨型蒸煮器,據專家們推測,可同時蒸煮三種食物呢。

常見的用來水煮的器物鬲,用來氣蒸的器物甗,都是在考古發掘時可以見到的烹飪器具。

綜上所述,商人不管是在烹飪的方法還是在使用的器具上,都已經相當成熟了,我們也有理由去相信,商人的烹飪技術已經很高明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君史話 的精彩文章:

蜘蛛俠「遠征」來了,我們自己的英雄,哪兒去了呢?
南明的敗亡,是亡在了弘光皇帝,還是亡在了「天命」呢?

TAG:錢君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