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豐田、電裝合組下一代汽車聯盟

豐田、電裝合組下一代汽車聯盟

作者:DIGITIMES王傳強、范仁志

有鑒於汽車產業逐漸邁向連接與自駕車規格發展,日本汽車大廠豐田與零組件廠商電裝(Denso),雙雙向媒體表示,未來2家業者將設置下一代汽車半導體的策略聯盟。

電裝為豐田主要零組件供應商,2家公司在一份聲明稿中指出,電裝未來將持有新策略聯盟51%的股權,豐田則持有剩餘的股份。2家業者表示,他們計劃於2020年4月設立這家新公司,市值預估可達5000萬日元(約合45.9萬美元),聘僱500個員工。

這家策略聯盟,將研發電動車電池模塊,以及自駕系統的外圍感測器等多項零件。 對於未來的5G規格,其中最主要的功能為物聯網,其中包括車聯網技術。如此一來,自駕車系統將具備感應周遭物體移動的能力,並有效判讀這些數據;最終可於剎那間,執行諸如剎車與轉彎等突發決策。豐田與電裝就曾於2018年3月,與另一家日本企業「愛信精機」(Aisin Seiki)合作,成立自動駕駛研發中心,名稱為「豐田研究院高級開發部」,研發相關技術。

針對未來汽車的網路、自動駕駛、共享、電動等技術趨勢,IT與電機業界多半領先於汽車業,讓本來靠集團內部合作的豐田,轉向對外合作,例如在美國矽谷設立研究機構TRI,與英偉達合作研發,引發集團內零組件廠不安。

透過對外合作,豐田大致掌握CASE技術的核心後,就注意到新的問題:目前自動駕駛車的設備成本,約達3000萬日元(約28萬美元),而一般平價轎車的售價,低於300萬日元,自動駕駛技術初期只應用在高級車款,還不成問題,但想用在平價車款,成本就是大問題。

成本高的原因,在於新款自動駕駛AI的計算機,架構在既有的汽車電子系統上,還要加裝大量新安裝的感測器,導致研發困難與成本高漲。

雖然如英偉達或瑞薩電子,已開始研發整合式車用半導體,進行人工智慧、汽車網路、電力控管的整合,但汽車業者想掌握主導權,豐田還想同時加強集團的整合性,避免電裝、愛信精機(Aisin Seiki)與豐田研發方向重疊,所以才有成立合資新企業的移動。

CASE不僅帶動IT業者打入汽車市場,同時也帶來汽車相關產業新一波的洗牌,面對歐美汽車零組件與半導體業者的整合,豐田打算成為日系車廠的領導者,進行集團內外整合,共抗其他國家的汽車業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IGITIMES 的精彩文章:

TWS耳機的野望:開啟智能硬體新時代
8K+5G多元智慧應用 呂芳銘:造餅、共創、新未來

TAG:DIGITIM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