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琥珀里埋藏的9900萬年前奇特小鳥 長趾「釣」蟲吃

琥珀里埋藏的9900萬年前奇特小鳥 長趾「釣」蟲吃


琥珀鳥標本全貌 (攝影/邢立達)

琥珀鳥標本全貌 (攝影/邢立達)


琥珀鳥足部特寫,可看到極長的第三趾(攝影/邢立達)

琥珀鳥足部特寫,可看到極長的第三趾(攝影/邢立達)


  新浪科技訊 7月11日消息,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稱,他們首次在緬甸琥珀中發現古鳥類新物種,對我們理解古鳥類的行為和演化有重要的意義。


  此次發現的琥珀化石產自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地質學家對該礦區的火山灰測定後發現,這裡的琥珀形成於約9900萬年前,屬於白堊紀晚期的最早期,因此這裡被認為是人類能一窺真實白堊紀世界的唯一窗口。2016年,胡岡谷地首次發現了世界上首例琥珀中的古鳥類和恐龍包裹體,此後又取得一系列重要的發現,如琥珀中首次蛇類記錄等。


  鳥類是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脊椎動物之一,大約有10500個種。在近1.5億年漫長的演化歷史中,共歷經了白堊紀和新生代兩次輻射演化,其中的白堊紀是鳥類演化的重要階段,記錄了鳥類如何從恐龍演化的過程,胡岡谷地的鳥類琥珀包裹體較為豐富,對了解鳥類演化幫助很大。

琥珀鳥羽毛特寫(攝影/邢立達)

琥珀鳥羽毛特寫(攝影/邢立達)


  此次科學家發現的包裹古鳥類的琥珀非常小,長大約3.5厘米,重5.5克,顯微CT為這麼小的標本提供了詳細的、立體的三維解剖結構,這在傳統的古鳥化石中是難以實現的。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研究員白明對記者表示,這件標本的骨骼保存非常好,重建之後的腳部栩栩如生,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最終無損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態,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邢立達副教授

介紹道,「重建的數據表明,此次發表的標本是一隻非常特別的古鳥類的腿部,記錄了其不凡的骨骼形態學。」


  該標本的形態學特徵,如第II跖骨滑車最寬,第IV跖骨滑車縮小為單個髁突等特徵,都常見於反鳥類,綜合諸多特徵的分支系統學分析也表明該標本屬於反鳥類。該標本最特別的地方是,其各個趾骨的長度非常特別,其第III趾最長,約9.8毫米,比跗跖骨長20%,而第I趾和第II趾的長度非常接近,前者是後者長度的86%,第II趾的長度為第III趾的59%,這些比例組合不同於任何其他中生代鳥類乃至現生鳥類。而且由於該標本的近端跗骨與脛骨,遠端跗骨與跖骨的完全融合,所以屬於亞成年到成年個體。

  基於以上各種特徵,古生物學家將標本定為新屬新種,屬名為琥珀鳥(Elektorornis),意為琥珀中的鳥類,種名為陳光琥珀鳥(Elektorornis chenguangi),向發現化石的陳光先生致敬。據悉,這是科學界首次命名琥珀中的鳥類新物種。


琥珀鳥與腳部骨骼輪廓圖 (繪圖 張宗達)

琥珀鳥與腳部骨骼輪廓圖 (繪圖 張宗達)


  標本的擁有方,騰衝虎魄閣博物館館長陳光先生回憶道,「2016年,當時我在琥珀礦區附近,礦工給我展示了這件標本,我當時覺得這小動物的趾頭太長了,不像小鳥,反而和當地常見的蜥蜴腳趾頭類似。邢立達博士與我有密切的合作,研究過我發現的完整雛鳥琥珀,他看到這件新標本之後非常吃驚,確定是鳥足,而且是特別奇怪的標本!」


  由於琥珀的特殊保存條件,琥珀鳥的軟組織也保存得非常好,學者在鏡下觀察到其角質鱗絲狀羽稀疏分布於趾骨的背側表面,此外還有左翼尖的羽毛區域,包括了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暴露在琥珀的表面。

  「此前古生物學家描述的胡岡谷地古鳥類都是幼鳥,琥珀鳥是當地首次發現的亞成或成年古鳥類個體」,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美籍研究員鄒晶梅

對記者表示,「琥珀鳥的鑒定特徵是第III趾的顯著延長,這是在任何中生代鳥類中都沒有觀察到的現象,加上其大型的彎曲的爪子,相當長的第I趾,都強烈暗示著這是一種樹棲的適應特徵」


琥珀鳥復原圖 (繪圖 張宗達)

琥珀鳥復原圖 (繪圖 張宗達)

  琥珀鳥的體型嬌小,從保存的腿部長度約3厘米來推斷,其體長要比麻雀還小不少。在沒有現生的類似鳥類對比的情況下,琥珀鳥這種延長的第III趾的功能難以確定,增強的腳部抓取能力可能是對樹棲更好的適應,但如果結合可以用來感知的角質鱗絲狀羽來判斷,這還可能於捕食專業化有關,比如馬達加斯加指猴(Daubentonia),其中指和無名指非常纖細,常用來敲擊樹木,定位蛀蟲,並將其摳取出來吞食。琥珀鳥的角質鱗絲狀羽在第III趾上最長且最健壯,可能起到增加長腳趾作為蛀蟲探測器,並採用類似指猴取食策略。


  這種特殊的小型古鳥類當時就生活在緬甸北部潮濕的熱帶環境中,不幸被柏類或南洋杉類針葉樹所流下的樹脂包裹,在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形成琥珀,並一直保存至今。包裹它的琥珀就像時光膠囊一樣,將其獨特的足趾形態栩栩如生的展示給今日的人們,進一步闡明了白堊紀反鳥的輻射演化,揭示了鳥類曾經利用但後來拋棄的,一些可能的捕食策略。


  據悉,該課題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以及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等項目的資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對抗紅斑狼瘡 青蒿素任重道遠
樹懶「懶」自何處 古分子揭示奇異起源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