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將兵馬俑放顯微鏡下,開出白色「花朵」,考古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將兵馬俑放顯微鏡下,開出白色「花朵」,考古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導讀:四十多年前,秦始皇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世界,當兩千多年前的秦國士兵,排著整齊的方陣從地下走出來時,好像只要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所向披靡,「勢若彍弩,節如發機」,展現出曾經一統六國的雄風。

今年已經87歲高齡的老人袁仲,是兵馬俑發掘時考古隊的領隊,因此被歷史界和考古界尊稱為「兵馬俑之父」。在老人的記憶中,永遠不會忘記深埋地下兩千年的兵馬俑,重見天日時給參與發掘的考古工作者留下的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

那是1974年的春天,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正是農忙時節,為了抗旱村裡決定開挖一口水井,當水井挖到幾米深的時候,井底出現了大量的陶俑碎片。幾個月之後,消息傳到了陝西省文物部門,他們立刻派袁仲帶領考古隊趕到西楊村進行發掘,結果發現了舉世震驚的兵馬俑。

兵馬俑剛剛出現時,身上布滿絢爛的顏色:朱紅、紫紅、粉綠、粉紫、黑等顏色足有幾十種,可就在考古工作者感嘆莊嚴的兵馬俑軍陣時,這些兩千年前的「中國色彩」卻飛速的消失不見了,僅僅15秒的時間,鮮艷的顏色就開始脫水、掉色、剝落。

「在你吃驚的一瞬間,顏色已經沒有了,你甚至都沒有時間去拿照相機拍照!」當年參與發掘的考古隊員回憶起當時的一幕,仍然充滿了懊悔的心情。

根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兵馬俑上面的色彩是經過特殊處理的,當年的工匠在兵馬俑燒製成後,先在表面上刷一層生油漆,這樣可以起到粘合和突出顏色的作用,燒制後再進行第二遍的上漆,這樣做出來的色彩會更加艷麗耐保存,所以才會在地下埋葬了兩千多年仍然沒有掉色。

現在的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內,展示著超過1000件兵馬俑,不過現在他們已經全部變為黑灰色了。對於博物館的專家來說,當年兵馬俑身上的色彩已經消失無法恢復,但如今的保護工作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研究人員表示,環境變化、微生物、可溶鹽,這三大敵人正在慢慢的侵蝕著兵馬俑。環境的變化是導致兵馬俑褪色、腐蝕的主要原因,但是微生物和可溶鹽帶來的則是毀滅性的破壞。如果將兵馬俑放到電子顯微鏡下,就會看到在其表面會綻放出一朵朵的白色「花朵」。

專家介紹說,這些白色的「花朵」是廣泛存在於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如果遇到合適的溫度、濕度就會飛快的生長。這些黴菌孢子生長時會分泌大量的色素和酸鹼物質,如果長期停留在兵馬俑的表面,就會慢慢侵蝕陶俑內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儘管現在博物館已經限制參觀人數,定期對兵馬俑表面進行清理,但仍然不能完全限制黴菌帶來的損害。

每次參觀兵馬俑博物館時,袁仲老人都會心懷悔意,認為當年在發掘中犯了大錯,只是為了將地下文物挖出來,沒有清楚的認識到地底下的濕度和溫度與地上不同,兵馬俑被挖出來之後,缺乏有效的科技手段保護,表面的顏色才會很快脫水,漆面迅速捲曲剝落。

參考文獻:《考古·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講官 的精彩文章:

考古隊前去找精絕國,撿到19枚竹簡,專家:都被《鬼吹燈》騙了
江西海昏侯墓發掘背後的故事,親歷者講述:一次挖出900個棺材

TAG:國史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