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赤壁大戰上演苦肉計高光時刻,老將黃蓋的餘生為何沒了存在感?

赤壁大戰上演苦肉計高光時刻,老將黃蓋的餘生為何沒了存在感?

吳國大將黃蓋祖籍南陽,他的祖先還任職過南陽太守,家族先人曾任高官的有利條件對他後來的官途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他後來的成就奠定了基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國家動蕩不安,民不聊生。黃蓋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清貧,物質上的清貧更加堅定了他讀書,學習兵法,出人頭地的決心。皇天不負有心人,黃蓋成為了當時的郡吏,後來,通過當時選拔人才的舉孝廉制度,黃蓋得以任職官府。

孫堅起兵之後,黃蓋認為自己發揮自己才華的機會來了,決定投奔孫堅,實現自己遠大的抱負和理想。投奔孫堅之後,黃蓋為孫堅南征北戰,幫助孫堅擊敗的敵人數不勝數,立下赫赫戰功,最後,被孫堅封為別部司馬。

孫堅去世之後,孫策繼承了孫堅的職務和權力,黃蓋也就繼續為孫策效力。為了儘快取得新上司的信任和偏愛,黃蓋比之前更加努力地為孫氏家族攻略城池,在戰場上九死一生,幸運的是,雖然大傷小傷不斷,但仍然保住了性命。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時,天下大亂,手中稍微有點權勢的人都想分一杯羹,各地高官政要更是想要自立為王。所以,江南的山越各個部落並不願意歸附於孫策,經常在孫氏的統治區內擾亂治安。為了收服人心,孫策經常派遣黃蓋去治理當地有賊寇的縣城,期間,黃蓋先後擔任了九個縣城的長官,通過他的治理,最後九個縣城的治安全部趨於穩定。

天下越來越亂,曹操野心逐漸顯現出來,意欲一統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兵二十萬南下征戰,孫策此時兵力有限,只能派周瑜和程普率軍三萬與之對抗。雙方在赤壁相遇,因為一開始曹操的軍隊水土不服,加之不習慣水戰,所以周瑜和程普取得了暫時的勝利,曹操被迫退回了江北。

雖然第一次對戰孫氏政權取得了勝利,但是這只是因為孫氏政權有暫時性優勢,一旦戰事延長或擴大,曹軍適應了環境,再加上曹軍強大的兵力和充足的後勤供給,孫氏政權必敗無疑。眾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憂心忡忡。

黃蓋憑藉著多年幫助孫氏政權攻略城池,對戰賊寇的經驗,很快注意到了曹軍的破綻,並且想到了應對的方法,提出了火燒曹操軍艦的計謀。曹操的軍艦首尾相連,如果一輛軍艦著火,那麼剩餘的軍艦也難逃火災。

赤壁詐降時,黃蓋帶著事先裝滿柴草和膏油的小船向曹軍駛去,快接近曹軍軍艦的時候,黃蓋下令點燃小船,一馬當先地帶領著士兵沖向敵人。很不幸,沖在最前面的黃蓋被箭矢擊中,跌入江水之中。

在黃蓋奄奄一息將死之時,被吳軍發現並救上岸,保住了性命。

赤壁之戰後,黃蓋因功勞重大,被晉陞為武鋒中郎將。後來,武陵發生叛亂,黃蓋又被派遣去武陵平定叛亂。由於叛軍數量眾多,而武陵只有五百名士兵,敵我雙方差距過大,不能硬碰硬,只能智取。於是,黃蓋下令,大開城門,引誘叛軍入城,等叛軍入城一半的時候,主動攻擊。

此次計謀極為成功,叛軍損傷數百人,後又經三個月,黃蓋徹底平定了叛軍。 平定武陵內亂之後,長沙又發生了遭遇了山賊入侵,黃蓋又立刻受命去長沙剿滅山賊。因剿滅山賊有功,黃蓋被封為偏將軍,鎮守地方,結果以身殉職,死於任上。

黃蓋死後,吳地百姓紛紛追悼。孫氏家族也十分感念黃蓋鞠躬盡瘁地為孫氏江山南征北戰。於是,孫權稱帝後,冊封黃蓋的兒子為關內侯。

有人說黃蓋自赤壁之戰後就消失匿跡了,其實這種說法不正確。黃蓋不是銷聲匿跡了,只是關於黃蓋的記載變少了,因為歷史資料主要記載的是動蕩時局內各方勢力的交戰,而赤壁之戰後,黃蓋都是在平定內亂,很少參加與敵方的鬥爭,所以史料關於黃蓋的記載也就寥寥無幾了。

對於一名武將來說,一生真正的高光時刻,有一次名垂青史,被後世記住,就已足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到底是「昨日黃花」,還是「明日黃花」?這兩個詞都已經用亂了!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