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永遠不要和格局不同的人爭論

永遠不要和格局不同的人爭論

永遠不要和格局不同的人爭論

三季人的故事很多人都聽說過: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

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

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

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

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學生說「哎,你搞錯了,四季!」

客人說:「三季!」

最後兩個人爭執不下,就決定打賭: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學生磕三個頭。如果是三季,學生向客人磕三個頭。

孔子的學生心想自己這次贏定了,於是準備帶客人去見老師孔子。

正巧這時孔子從屋裡走出來,學生上前問道:「老師,一年有幾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說:「一年有三季。」

這個學生快嚇昏了,可是他不敢馬上問。

客人馬上說:「磕頭磕頭!」

學生沒辦法,只好乖乖磕了三個頭。

客人走了以後,學生迫不及待地問孔子:「老師,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麼說三季呢?」

孔子說:「你沒看到剛才那個人全身都是綠色的嗎?他是螞蚱,螞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從來沒見過冬天,你講三季他會滿意,你講四季吵到晚上都講不通。你吃虧,磕三個頭,無所謂。」

永遠不要和格局不同的人爭論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雖然有待考究,但在生活中,的確存在這樣的人。他們生活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這個世界形成了固有的看法,不願意去改變,總以為自己是對的,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不願意相信。一位朋友很喜歡閱讀,有次在分享的時候提到自己的讀書心得,現在基本每天都保持閱讀一本書的閱讀量,或者是兩天閱讀一本書。

在他說完之後,就聽見有人說:「吹牛的吧」,「一天讀一本書,肯定是隨便看看,囫圇吞棗」,「這樣的閱讀肯定沒有質量,看了和沒看一樣」等等。

朋友沒搭理他們,繼續分享。

之後和他聊天的時候提到這件事,問他怎麼想的,他說:「和他們解釋了也沒有,不相信的還是不相信,沒那個必要,他們之所以這樣覺得,是因為自己做不到,才覺得別人也做不到」

這樣的人其實有很多:

當聽說別人一天能讀完一本書的時候,不是去請教讀書的方法,而是懷疑他有沒有認真地讀

當某位同學考的很好的時候,不是去問他怎麼進步的,而是認為他肯定是作弊了

當在工作中表現出色,升職加薪時,不是去祝賀他,而是在背地裡說人壞話,認為他肯定是走後門了

我們越是試圖和他們解釋,他們然而認為這是在狡辯,越說還越來勁。這樣的人,俗稱「杠精」。

永遠不要和格局不同的人爭論

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和這些人解釋的太多,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不同,格局和眼界也不同,之間的交流也不會在同一個頻率。

因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認為別人也做不到

因為某個地方沒去過,就認為別人口中所說的景色不存在

這樣的想法未免太狹隘了。

他們把自己這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當成了全世界,還固執的認為自己已經是看過世界的人,總喜歡在口頭上贏過別人,便會為此而沾沾自喜,這種人往往是最無知的。

永遠別和自己格局不同的人去爭論,有的人是站在山藥上看山下的風景,而有的人是在山頂上往下看,眼中的景色怎麼會一樣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