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300倍後,發現裡面結構極似一個微型世界

科學家將沙子放大300倍後,發現裡面結構極似一個微型世界

引言:沙子可以說是宏觀世界的微觀代表,因為它們的體積一般都非常小,所以很少有人把注意力放在沙子上,除非當它們有一定的用途的時候。然而有科學家用高清顯微鏡將沙子的內部結構放大300倍進行觀察,發現裡面竟然藏著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

從人類的觀點看來,整個世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微觀世界,另一類是宏觀世界。在人類科技水平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之前,我們對於世界的探索主要是在宏觀層面。直到人類第一台顯微鏡面世之後,人類似乎敲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通過各種各樣的顯微鏡,我們看到了同樣豐富多彩的微觀世界,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認知,原來微觀世界也如此不可思議。

宏觀物質一般都有微觀粒子組成,就以人體為例,從宏觀上看人體由各種系統、器官、組織構成,如果從微觀角度看的話會發現所有的宏觀物質都是由微觀的細胞,甚至更加細小的基本微粒組成。不僅人體是這樣的,地球上所有物質都有相似的組成原理,而且宇宙萬物也是如此。學過中學物理的朋友就會知道,所有的物質由基本粒子組成,例如分子、原子、離子等。當然這些基本粒子還不是最細微的單位,原子還能被分解成夸克。

我們在宏觀世界所看到的物理反應、化學反應,在微觀世界有著十分微妙的表現形式。很早就有科學家利用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的化學反應,結果發現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化學反應能夠讓基本粒子的排列和運動情況等發生變化。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基本粒子中的結構和宇宙天體結構十分相似,例如原子內部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核外電子不停地圍繞原子核做繞圈運動,這和行星圍繞恆星、衛星圍繞行星的運動現象是相似的。

因此很多科學家想要進一步了解微觀世界,看看到底還有哪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是人類還沒有發現的。於是有科學家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沙子作為研究材料,通過將沙子放大300倍來觀察沙子里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結果還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平日里我們看到的沙子十分細小,而且它們通常都在地上很不起眼。但是科學家通過高清顯微鏡觀察到沙子的內部,發現原來它們普通的外表下竟然隱藏著耀眼的內在。

雖然沙子的外表看起來是不規則的,但在顯微鏡下的沙子呈現出了規則的形狀,它的內部構造就像鑽石一樣有稜有角。不僅如此,科學家還在沙子里發現了宏觀世界動物的殘留物,例如極其微小的化石碎片等等。對此科學家解釋道,研究所用的沙子很可能在過去是岩石層的構成,隨著地殼運動的發生和大自然的風化作用,它們最終形成了一顆顆的沙子。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不同地區的沙子組成也是不一樣的,這和該地區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繫。比如在沙灘邊採集到的沙子顏色一般都比較淺,而且沙子里還可能藏有珊瑚、海洋生物的碎片。而在火山旁採集到的沙子顏色一般都比較深,它裡面含有更多的是熔岩凝固後的產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宇宙探索 的精彩文章:

永生無法實現?宇宙規則不允許,所有長壽的生物下場都很悲慘
人類信息成功被接收,若無意外,2042年將收到地外文明的回復

TAG:科學宇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