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門縫看的故宮,你從未進去過的地方,或許才是真正的故宮!
中國的故宮絕對是世界上最獨一無二的存在,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古時候稱為「紫禁城」,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紅牆黃瓦,光輝奪目;雕樑畫棟,美輪美奐;檐牙高啄,錯落有致;一景一獸,栩栩如生。古人神奇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使人叫絕,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屋頂的斑駁彷佛在向咱們展示它所閱歷的滄海巨變。故宮凋謝的地域就已經讓人沉淪,而門縫後的故宮,雖然殘缺,但是小編認為那些從未凋謝的地域,或許才是真正的故宮。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裡曾居住過24個天子。故宮未凋謝的地域佔據了故宮的大部分,專家曾經說等2020年故宮600歲生日的時候,故宮文物整體保護修繕工程將基本完成,屆時故宮凋謝面積將達76%,宮中女性集中的西部地域將向遊客凋謝。故宮的西部地域在舊時是「女性的世界」,是太后、太妃、嬪妃集中生活的處所,從未向外界凋謝,是以比較神秘,所以讓咱們敬請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在六宮與寧壽宮(今珍寶館)之間,有一條長長的夾道,名為「東筒子」。內廷東路與內廷外東路之間的南北向長街,南起箭亭後廣場,北抵北橫街,是紫禁城東部之交通要道。門縫後的這條路,不知走過了若干痴男怨女,高高的紅牆矗立在雙側,給人一種壓制的深宮之感。
在長秘戲圖的前院器械配殿為綏壽殿、承禧殿,後院器械配殿分別為益壽齋、樂志軒,兩宮皇太后辛酉政變後住的處所。現如今的益壽齋早已殘缺不勝,雜草叢生,一派荒涼的氣象,使人欷歔不已。
雨花閣位於內廷外西路春華門內,是故宮中數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處。它是乾隆天子採用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築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閱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和政權的興替,難得的是今天的雨花閣仍然保持了嘉慶以前的原貌,只是由於物件擺放密集且容易損壞,這裡並不具備凋謝條件,是以從未對外凋謝。
正是這些門縫後從未凋謝的地域,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故宮。下著雪的故宮更別有一番韻味,雪紛紛揚揚的下著,遮沒了重重朱門,遮沒了深深庭院,卻從未遮沒那些追求自由的靈魂,雪花紛飛,彷彿要為故宮拂去歷史的塵埃,白雪皚皚,彷佛在向人們演奏千古的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