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作者|爽子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收官了,豆瓣8.8,彈幕上一大片不舍,不可否認,姐妹花四人組在這個夏天給太多人帶來了感動和驚喜。

遙想一年之前,總導演李睿還在來往台北的飛機上思慮著如何打開嘉賓們的心扉。一年之後的收官當天,朋友圈「有緣再見」的四個字看似輕描淡寫,背後卻揉雜了無數的感慨。

什麼是「真情秀」?

「原生關係」情感該如何更好地呈現?

「觀察類綜藝」的未來市場前景如何?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或許能夠為當下的綜藝市場帶來一些思考。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我們是真正的朋友」

不同於其他觀察類綜藝掏空心思反覆在嘉賓邀請上做連線題,《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的開始有些偶然,甚至還帶有點「水到渠成」的味道。

原來,在去年參與完《幸福三重奏》的錄製之後,節目嘉賓之一的大S就順勢提出了想要從朋友角度呈現四個人20年情感的想法。結果,這個想法與騰訊視頻平台方和製作方合心傳媒一拍即合,四姐妹「相愛相殺」的日常,就此成為了熱搜常客以及全國人民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

企鵝影視天馬工作室總監、《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監製李笑曾提到,「我們當時下定決心要做,是因為在她們身上看到一件事情——朋友是可以選擇的家人。用戶在看到她們四個人的時候,可能腦子裡呈現的是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對朋友的理解。這是最觸動人和最珍貴的部分。」

節目嘉賓作為綜藝節目的一個最重要看點,幾乎成為了節目成敗的關鍵。不過,這種憂慮,在《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的創作上,似乎卻並不需要擔心。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相識於學生時代的四姐妹,20年的友誼在歷經娛樂圈的浮華後依然屹立不倒。不僅成為了一代人集體的回憶,加之多年來各自在不同領域的累積和發展,《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的觀眾基礎可謂無比穩固。就連《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總導演李睿也向烹小鮮感慨,「在接手到這個項目的時候,別人都覺得我們拿到了一手好牌,這四個人簡直神仙組合。」

不過,感慨歸感慨,只有手裡真正攥著這手牌的人最清楚,好牌也得打得好才行。如何將這手好牌「物盡其用」?在李睿看來,真正的情感觀察類綜藝還是要將客觀呈現放在第一位。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他以第三期節目為烹小鮮舉例,「其實我相信沒有太多人會讓一個節目花一天時間去拍一個時尚大片,時尚大片說白了跟拍個宣傳照是一樣的,對節目內容沒有太大的幫助。」但也是在拍攝時尚大片的當天,李睿意外地捕捉到了姐妹四人組每個人的情感輸出狀態,大S不開心時的樣子,阿雅不開心的樣子,都被他一一記錄在鏡頭裡。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戲。」有目共睹,不管是《幸福三重奏》還是《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把愛情、友情始終當作一種普通的關係來處理,甚至當作素人或者半素人狀態來創作是節目製作的一個核心要素。「既然是真情秀,那麼她的情感輸出一定是來自於她的本真。」李睿說。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選擇與被選擇」

很多人都問,作為觀察類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備受觀眾喜愛的原因是什麼?

對此,李睿向烹小鮮分享了他的看法。

首先,不去講道理,不一定要做成什麼事情。不詮釋友情,而是讓觀眾自己去理解,這是團隊對這類節目的一個製作理念。

在他看來,隨著電視從業者年齡層面的逐步年輕化,如果用單一的理解方式來詮釋友情的關係,是不具有說服力的,甚至是片面的。因此,只有把姐妹花四人組的友情客觀呈現出來讓更多觀眾看到,才能夠讓更多觀眾體會到四人之間友情的簡單,而不是單純從娛樂八卦新聞中揣測。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秉承著這樣的創作理念,無論是《幸福三重奏》,還是《我們是真正朋友》,在強情節、快節奏的一眾綜藝節目節目的襯托下,這種具有強烈辨識度和屬性的慢綜藝風格,顯然逐步被凸顯了出來,成為了綜藝市場上的一種鮮明的作品標籤。

不過,對於李睿和他的團隊來說,標籤不標籤他們或許從來都沒有在意過,勇于堅持自己的風格特色倒是真的。

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正如他所言,「不管是我們做《幸福三重奏》,還是我們做《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既然觀眾看這個節目,如果能夠看到所需要的,那就接著看下去。如果不接受節目的表達方式或者所呈現的內容,那麼也可以去追求其他自己喜愛的一種狀態。」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其次,如果從節目的出發點來說,以「真情真感」和「情感共鳴」為出發點的節目,它永遠都是有市場需求的。

「我不知道你們定義哪些節目叫慢綜藝,但是我覺得這個東西是這樣的,是否用心?觀眾能不能感覺到你用心?觀眾能不能在你的節目裡邊get到他想看的東西?這些都很重要。」

對於慢綜藝接下來的是市場前景,在李睿看來,「垂直類品類的東西其實比慢綜藝火多了。那並不代表說,慢綜藝就沒有市場了。」

很明顯,從《幸福三重奏》到《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都在不斷傳遞出一個訊息,與其不斷捕捉風向,不如它抓住市場需求,只要定位是準確的,以真情實感去創作,讓觀眾能夠在節目中get到他們所想取得的東西,那這檔節目就是有市場的。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無劇本,無干涉」

「無劇本,無干涉」可以說一直都是李睿團隊所堅持的創作原則。而為了能夠「徹底」地堅守這個創作原則,此次《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更將這方面做到了「極致」。不僅在最後一期里撤掉了除必要拍攝人員之外的工作人員,將四姐妹「放養」,在選址方面也選在了旅遊業並不怎麼發達的緬甸。

談及選址緣由,李睿直言,第一,緬甸沒有人去拍過大型的綜藝節目。第二,緬甸是一個盡量沒有太多人認識姐妹花四人組的地方。「這種天時地利的結合,能夠確保她們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去做她們姐妹們想做的任何事情,這個是我們的標準。」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回顧當時的選擇,李睿笑了,「其實是自己給自己添了很大的麻煩。」一來因為緬甸這個國家相對來說比較落後,也相對比較封閉,旅遊開發更沒有這麼豐富。二來,沒有什麼太多的旅遊配套或資源配套就導致了技術支持的瓶頸。

由於緬甸的設備很多都達不到國內的製作標準,因此節目組大多數配套設備都需要從國內調備過去。當然,這其中還涉及到一些人員交通的問題等等。「甚至為了能夠讓馬蓮島通上信號,節目組特意在島上安裝了一個信號放大設備,把4G的信號接到了那個島上。讓本來不通4G的馬蹄蓮島也用上了4G信號。」李睿笑著說。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當然,無論是選址,還是費盡周折克服環境困難,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保證姐妹四人組能夠在無干擾的環境下展露出本真的自我。

說來有趣,縱觀國內的觀察類綜藝節目,其實很多綜藝創作者們都不會選擇像《我們是真正的朋友》這種「純原生關係」特別好的組合作為節目嘉賓。正如觀眾們彈幕上所說的一樣,「就算這四姐妹在那啥也不幹,瞎聊天我也能看100集。」

多年默契的累積,通過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夠相互理解,情感深厚,沒有劇情衝突,不需要磨合,觀眾看什麼?

其實,這個疑慮,當時《我們是真正的朋友》團隊也糾結過。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但作為久經沙場的「慢綜藝」扛把子,李睿和他的團隊很快還是達成一個共識,通過後期剪輯的方式,或者多維度的拍攝方式,去盡量讓觀眾能夠去抓取姐妹花四人組的一些內容焦點,架起節目與觀眾之間的橋樑。而不是詳細地要求她們,所有事情必須要用更戲劇化、更衝突化的方式去解決。

因此,無論是小S在熒幕前風姿綽約的「戲精」小電影,還是大S、阿雅、范曉萱每個人獨特的熒幕花字,如果說前期的拍攝素材是諸多色彩,那麼後續團隊在色彩中的勾勒則構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從觀察類綜藝到真情秀,《真正的朋友》開啟「後慢綜藝時代」?

後記

節目尾聲,很多人都在呼喚《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第二季,但目前是否有第二季還未可知,值得期待的是,聚焦慢綜藝市場,無論是情感觀察類綜藝,還是真情秀模式,只要用心挖掘市場,永遠能夠找到講故事的最佳角度。

——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