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冬病夏治在三伏,排濕毒別猶豫,堅持「3多3少」,祛濕毒減肚腩

冬病夏治在三伏,排濕毒別猶豫,堅持「3多3少」,祛濕毒減肚腩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一般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到,病也到,由於高溫、高熱、高濕的「桑拿天」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熱浪襲人,酷暑難耐,所以各類健康問題就會接踵而來,給生活「添堵」。冬病夏治是老祖宗的大智慧,指對於一些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濕氣是夏天不得不說的「故事」。如一個人體內濕氣重的話,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導致臉部水腫,肥胖等,甚至還會導致女性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

冬病夏治在三伏,排濕毒別猶豫,堅持「3多3少」,祛濕減肚身體好!

食慾不好,腰圍粗,沒有精神,睡眠不好,特別是關節疼痛,相信是不少人在冬天常見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是缺鈣導致的或氣血不足,其實體內濕氣過重,同樣會導致關節出現疼痛的情況。三伏天是除濕減肥的好時節,不想冬天多生病,就在好好利用一下這個時段。

堅持多運動

適量的運動有助身體除濕,幫助腹部脂肪燃燒。三伏天怕熱,不想出門,不妨在家做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是比較消耗熱量的,有助體內的多餘水分隨皮膚的新陳代謝被排出來,也就加大了濕毒的排泄,對減肥也很有好處。

多調理脾胃

在中醫上面有一句名言就是:脾虛百病生。一般來說,濕氣重的人,都是脾胃不太好。多健脾養胃就是三伏天的「養生之道」。所以脾虛的人生活中要注重飲食方面的調理,最好不要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生冷食物就更加不能吃了,否則會加重體內的濕氣。

多休息

熱得吃不下,熱得睡不著,三伏天就是一個字「熱」。不過睡眠質量對身體健康是不可少的。所以三伏天除了必要的飲食之外,濕氣重的人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少開空調,提高睡眠質量讓身體免疫力提高,才能避免濕氣的「騷擾」。

少待在潮濕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的濕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因此要注意服裝的乾燥,洗澡後要擦乾身體,勤開下窗戶,讓空氣流通。

少久坐

懶人多肥胖,久坐成習慣。要知道久坐不動,也容易致使濕氣滋生。這是由於長時間久坐,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減少腿和腳部營養物質以及氧氣的供給,導致肥胖水腫,失眠加重。長期如此,濕氣易堆積在體內,很難排出,助長濕邪和肥胖。

少熬夜

中醫認為夜屬陰,經常熬夜的人,會導致陰虛,陰虛的人,濕熱濕毒往往比較重,濕熱在人體淤積,傷的最嚴重的臟腑就是腎臟和肝臟。因此一定要重視。

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人體一旦濕氣過重,便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三伏天適度的吃一些冬瓜或苦瓜,可以利濕以減少身體中積蓄的過多水分,還有助減腰圍。冬瓜煲湯或素炒就行,不要太油膩,也不要太甜。

綠豆芽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適合於飲酒過度,濕熱瘀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秘,腹部肥胖等人食用。也可以綠豆煲湯,在三伏天一家喝一點,除濕還減肥。

三伏天是去濕減肥的最佳季節,生薑一直是驅寒除濕的好物,夏天濕氣重,平時可多吃一些醋泡姜,不僅有很好的祛濕功效,同時還能有開胃消食的作用。晚上睡覺前用生薑泡腳,除濕燃脂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三伏到,貼三伏貼,冬病夏治,已成為老百姓的生活常識。但對於三伏天的養生,要因人而異。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祥光堂養生圈 的精彩文章:

壽命「短」的人,身上可能會有「2臭3黑」,若你佔二個,別忽視
濕氣重拔罐的「黑印」真的是濕毒嗎?醫生:濕氣重,4種方法靠譜

TAG:祥光堂養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