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塵境好壞不是罪過 重在心不貪染執著

塵境好壞不是罪過 重在心不貪染執著

心恆安住,無上無說,主要還是講心,心恆安住,安住跟前面的「住無上平等處」不一樣。同樣是住,意思不同,這個安住就安定在那裡,心常住在那裡,住是停止的意思;前面的住是解,解釋的解、明白的意思,用同一個字,意思不同。

這個地方提了一個戒的問題,饒益行重點在心,主要講的是心跟塵境的關係。那麼外緣塵境,塵境的存在不是罪過,所以有錢不是罪過,長的漂亮也不是罪過,家裡幸福美好也不是罪過,但是應當隨順,不要執著,舍諸執著,心不要貪染,不能有那種排斥心態。

同樣的,不好的環境也不是罪過,長的丑也不是罪過,沒錢也不是罪過,不要排斥它,更不可以讚美它。「我窮,因為我都布施,我都不執著」,你見鬼,你前輩子沒修福報,這輩子沒福報,所以自己美其名叫做不執著,我看有錢就很執著,一定弄清楚這兩個部份。

心要不貪染!今天福報大,我們活在世間,福報很大,科技文明、經濟發達、社會制度等等。可以享受這個福報,但是不要貪染。假如把你放在非洲去、落後地方去,去不去。「我去那裡會餓死,那裡有傳染病」,你發不起心來,這個就是貪染,這個叫做執著。你執著這裡好,不想到不好的地方去。有那個因緣,那要去。

隨順五塵境界,心不生五欲,五欲會執著,這是一個關鍵。能夠有這種情況,有這樣的心境跟心態,你就會安住,安住在什麼狀況呢?「無上,無說,無依,無動,無量,無邊,無盡,無色」。一共八句,八無,八個東西都不執著。

無上,上就是最高的意思;無說不是刻意的;無依不是依靠的,無依道人;無動,動是個動作,無動就不是刻意的;無量無邊是講數目;無盡無色,無盡就是無限,無色是形相。

這個八個跟八不中論很像,八不中論是四對,表達不執著的意思,表達空性,中論當中表達空性的一種方法,剛好是一種四句,另外的一種四句百非。這八個從文字的排列來看,也是四對,也是四句百非的一個模式,但是它已經是一種叫做空宗的語言表達方法。

無上是最高的地方,我們常講的阿耨多羅叫做無上,止於至善的意思,最高的境界,那個境界是不可說的,無說是在說明無上的。從空性或空宗的立場來講,他的語言模式是「上」跟「說」是一對,它是雙破法。

在饒益行這個地方,它不是雙破法,是「上」跟「說」是一對,這一對是形容那至高無上,止於至善的那種狀況是不可說的。無說是不可說,心是安住在這不可說的地方,它是最高級的。

無依無動,無依是獨立的,動是刻意,刻意要做什麼,沒有,它是獨立的,不需要依靠,它不是為什麼而做,它無動不是都不動,它不是為什麼而做,它就是本能這樣做。無依無動,無依就要無動,這兩個是一對!(海雲師演行,圓明撮義Ⅲ2-36)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國學深廣浩瀚,解碼增慧添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師子吼 的精彩文章:

隨著境界的提升 標的會越來越清楚
親近善知識最主要是與法相應

TAG:師子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