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范成大在金國王宮是如何懟金主的?

范成大在金國王宮是如何懟金主的?

作者:李大奎

《三國演義》把曹操寫成一個不折不扣的亂世奸雄,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反派。

其實,這是作者羅貫中出於尊劉和維護漢室正統的需要,有意貶曹罷了。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乃亂世梟雄,三國時期了不起的文武全才。

(一)傑出的政治家,三國魏政權的創始人

曹操於永壽元年(公元155年)出生於安徽毫州的宦官世家,字孟德,小名阿瞞,祖上是西漢名相曹參,父親費亭侯曹嵩是東漢時期宦官曹騰的養子。

曹操自幼就有濟世的遠大志向。從小機智過人,才思敏捷,善於因需據實學習,有針對性地博覽群書,尤喜兵書韜略,注重靈活應變。當時以知人著稱的南陽人許劭篤定地說:曹操,"亂世之英雄"。何顒也預言曹操可"安天下"。

群眾的眼睛的確是雪亮的。曹操嶄露頭角後,後來的結局果然應驗了他們的預言。

19歲時,曹操即舉為孝廉,後任東漢都城洛陽北部尉,就以明令嚴紀著稱:有犯禁者,皆棒殺之。一時洛陽秩序井然。

25歲時,曹操被提任為朝廷議郎,以"直諫"聞名,他曾多次向漢靈帝上書:重用忠良,遠姦邪之徒。

遺憾的是,漢靈帝沒有採納。即便採納,東漢末年的政權已搖搖欲墜!面對日益腐朽的狀態,曹操的良藥苦口固然是一劑良藥,已無濟於事,根本改變不了民不聊生的現實。

(漢獻帝)

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後,曹操臨危受命,官拜騎都尉,出擊穎川的曹巾軍,獲軍功遷任濟南相,後受封典軍校尉。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并州牧董卓入主京都洛陽,立陳留王劉協為漢獻帝,自稱太師,把持朝政。

董卓的倒行逆施,令曹操反感,遂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

公元190年,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集結天下十八路聯軍擊殺董卓。由於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其精銳部隊屯兵酸棗相拒,十八路聯軍又政令不一,各自擁兵自保。當曹操引軍攻打滎陽兵敗後,十八路軍作鳥獸散,紛紛撒退。

不過,曹操的名聲震動朝野,他的義舉得到天下有識之士的認可。

公元192年,曹操在濟北相鮑信的推薦下,出任袞州牧,擊敗青州黃巾軍後,組建號稱百萬的青州兵,始獲得"安天下"的第一桶金。

之後,曹操逐鹿中原,率軍大敗袁術。在征討徐州牧陶謙時,其父曹嵩遇害。又遇上東郡守備陳宮叛亂,迎名將呂布為兗州牧,曹操只得從徐州返回,與呂布相持於濮陽,因軍糧已盡,只好停戰軍還鄄城韜光養晦。

公元195年,40歲的曹操再次集結兵力,一舉拿下呂布,平定兗州。次年迎漢獻帝遷都許昌,曹操受封為司空,拜車騎將軍,這是曹操獲得"安天下"的第二桶金。

(呂布)

從此,曹操有了穩定的基礎,通過一系列的南征北戰,逐漸擴展深厚的實力,組建亂世最強大的軍事集團。

公元208年,53歲位極人臣的曹操受封漢朝丞相,全面理政。公元213年,58歲的曹操被漢獻帝冊封為魏公,始建魏國,定都鄴城。公元216年,61歲的曹操晉為魏王,可以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次年,其子曹丕封魏太子。

62歲的曹操終於兵不血刃地實現年輕時"安天下"的宏願。

值得點贊的是,曹操在理政期間,極具親民思想。面對亂世"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悲慘狀況,他積極實行屯田、提倡廉潔、改革戶籍、興修水利,推行鹽鐵官賣和尚禮重法、唯才是舉、懲辦豪強等等系列大刀闊斧的舉措,為恢復當時的社會經濟、穩定朝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魏蜀吳"三國鼎立"後,孫權擒殺關羽復得荊州,曹操上表漢獻帝,封孫權為荊州牧、驃騎將軍。當朝議擁立曹操稱帝時,曹操頭腦沒有發熱,保持著特有的清醒,一生堅守自己鮮明的政治態度: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這就是獨具慧眼的亂世梟雄、有大氣魄的政治家曹操,至始至終,沒有取漢,秉持自己曹魏政權創始人的定位。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在洛陽,終年66歲。死後,謚號為武王,安葬於鄴城高陵(今河北邯鄲臨漳縣)。

(二)卓越的軍事家,官渡之戰一戰成名

曹操自幼酷愛兵書戰策,研習兵法,著有《兵書接要》、《孟德新書》、《魏武軍令》、《孫子略解》等,對《孫子》十三篇有個人獨到的見解。

曹操主張"兵以義動"的戰爭觀,注重靈活、兵不厭詐、聲東擊西等戰略戰術,又治軍嚴整,知人善用,愛惜將才,用兵如神,堪稱卓越的軍事家。

官渡之戰就是曹操指揮的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該戰發生在公元200年,時年曹操44歲,北方最強大的"四世三公"袁紹親率十萬大軍進攻曹操,派大將顏良圍剿曹軍於白馬,意圖一舉消滅。

當時曹操的實力較弱,兵力不過幾萬人。面對氣勢如虹的袁紹,曹軍頗顯懼色。

見此,曹操一方面激勵眾將士,具體分析:袁紹志大才疏,見事遲,兵多但分畫不明,將驕而眾令不一,不足為懼;另一方面,曹操問計謀士,果斷採納荀攸"暗渡陳倉"之策,先佯攻袁紹,吸引袁紹分兵,突然轉向,親率大軍北擊顏良以解白馬之圍。顏良被暫時委身於曹營的劉備手下名將關羽斬於馬下,袁紹得知派大將文丑救援,又被關羽斬殺。

曹操初戰得勝,扼住官渡。

不甘心失利的袁紹於當年8月再次率大軍連營而起,繼續猛攻官渡。已有信心的曹軍分兵拒守,相持近兩個月。謀士許攸向曹操獻計:趁夜換裝,偷襲袁紹屯軍糧之地烏巢(守將淳于瓊傲驕)。曹操認可,一方面安排大部分軍力守營,自己親率小部精銳,人銜枚,馬勒口,趁月夜從小路趕至烏巢,斬殺淳于瓊和袁紹聞訊趕來支援的部隊。袁紹派大將張郃、高覽等圍攻曹操大營時又被阻擋,曹操從烏巢得勝返營夾擊袁紹,袁軍迅速潰敗,袁軍七萬於人被斬殺,張郃、高覽無奈率部投降,袁紹只好棄軍北逃。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經典戰例---官渡之戰。由於曹操能客觀分析敵我形勢,處在劣勢時沒有慌亂,且善於聽取謀士的戰略戰術,自己又知人善用、果敢殺伐,終於贏得了"官渡之戰"這一關鍵的勝利,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之後,曹操勢如破竹,滅袁譚,平定冀州、青州、并州,改任翼州牧,派名將張遼遠征烏恆,一舉肅清袁紹勢力,成為北方軍事翹首。

(袁紹)

(三)優秀的文學家,與兒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

曹操除了在政治、軍事上成績斐然外,在文學上也有突出的成就,他除了與兒子曹丕、曹植並稱"三曹"外,對建安文學影響也很大。

無論是"建安七子",還是"鄴下文人集團",他們取得的文學繁榮局面,都與曹操重視支持、倡導推動分不開。

曹操本人亦氣魄雄偉,在詩歌、散文方面開創了自己樸實無華、慷慨悲涼的文風。

曹操的散文如《與王修書》、《請追增郭嘉封邑表》等文字質樸,自然流暢,重情率真。

曹操突出的文學成就主要在詩歌方面,現存世的詩歌有20多篇,全部是樂府詩體。反映民生疾苦的代表作有《蒿里行》《薤露行》《苦寒行》等。抒發自己政治抱負的代表作有《龜雖壽》《觀滄海》《短歌行》《度關山》《對酒》等。

這些詩歌,感情深摯,表現了曹操關涉時事,富有遠大理想的豪情,無疑具有進步意義。其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等詩句已成千古名句,激勵著有志之士銳意進取,老當益壯。

尤其是他的《短歌行》(其一)求賢若渴,冀盼大業的雄心躍然紙上: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曹植)

(四)擅長草書的書法家

曹操也是很有建樹的書法家。他雖受戰事、政事之累,仍忙裡偷時,不時與當世書法名家鍾繇、梁鴿等人切磋書藝,"尤工章草",書法成就可圈可點。

曹操現存世的書法作品主要有《大饗碑》《賀捷表》等。儘管他的書法作品鮮為人知,稱不上上上之作,但"筆墨雄渾",不失為中中之品。評論家張懷灌曾評曹操的草書為妙品,認為其作"雄逸絕倫"。《唐人書評》也認為"操書如金花細落"。

據悉,著名的"黃鶴樓"上就曾有曹操題寫的"涌月台"三個凜凜正氣的大字。現收藏在漢中博物館內的石刻"袞雪",系他當年南征漢中時在南褒河上取河石在其上一揮而就的作品。

(五)後記:關於曹操的諺語

此外,曹操留給後世的,還有很多經典,讓人感嘆和銘記。

如:說曹操,曹操到。

講的是曹操救駕的故事。當年李傕、郭汜率大軍擊殺漢獻帝,千鈞一髮之際,曹操的救兵忽出解圍。漢獻帝欣喜之餘,曰:說曹操,曹操到。這句話現已成為一句有名的俗語,意思是行動很快,或是正談論某人時,某人正好出現。

還有:望梅止渴。

這個成語也源自曹操。講的是曹操討伐張綉時,途中找不到飲用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已口乾舌燥,曹操就派人傳話說,前面有一片大梅林,梅子正熟,又大又甜,正好解渴,大家快去。士兵們有了力氣,於是打起精神,繼續前行,終於找到水源,成功奔赴戰場。

為此,沈括在《夢溪筆談》里就曾概述為: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今天,"望梅止渴"也賦予積極的意義,用美好的想像安慰激勵處在逆境中的人不忘初心不懈努力實現願望。

【作者簡介】李大奎,男,漢族,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英國在真正獨立之前的歷史也是外族入侵、不堪回首的歷史?
給老婆畫眉而名留青史的西漢官員張敞的官職有多大?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