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的啟示:

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原創作者|曾多聞

「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我擔心的是人類變得越來越像機器,失去了價值與熱情。」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今年在麻省理工畢業典禮致辭,語重心長地說道 。

而唯有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活得「更像人」。閱讀是一切學習力的根本;寫作是批判性思考的起點,這兩者決定著人一生的競爭力。

——《美國學生寫作技能訓練》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1

中國現狀:

讀寫課時極少,教師自由操作

每年夏天,我的外甥和外甥女都會來美國參加夏令營,期間暫住我家。

去年,這兩個分別就讀七年級和三年級的孩子告訴我,學校根本沒有作文課,而且「已經很久沒有作文課了」。聞言,我真的非常驚訝,同時不禁為讀寫教育的未來感到憂心。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現在中小學語文課的參考時數都是每周五堂課,閱讀與寫作都涵蓋其中。

但教育界人士指出,絕大多數教師都覺得這點時間,用來教正課都不夠,因此未必會撥出一定時數來實施閱讀與寫作課程。也有的教師會用「彈性學習課程」來寫作文、帶閱讀。

可憐的閱讀與寫作,由於沒有納入正式的課程,名義上以「彈性學習課程」來涵蓋,事實上就是教師自己看著辦,而課表沒有明列的課程,教師和家長多半就不甚在意了,造成讀寫教育邊緣化的狀況。

2

美國經驗:

讀寫獨立成課,嚴格規定課時

我旅美十五年,主跑文教新聞五年,深感美國教育界對人文與讀寫教育的重視。自60年代起,讀寫教育一直都是正式課程的一部分。

其間小布希政府時代的「沒有一個孩子落後」政策一度重閱讀輕寫作,但奧巴馬政府的「共同核心標準」於2012年上路後,便致力復興寫作教育。

共同核心標準沒有硬性規定讀寫課程時數,課程設計、教材、師資也都由各州各學區自行決定,但從各州依據共同標準制定的建議時數看來,對於讀寫都是非常重視的。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以美國國家寫作計劃的發祥地加州為例,目前語文授課時數為一日兩小時,其中包括閱讀與寫作。

部分州更詳細制定讀寫建議時數,例如亞利桑那州,語文授課時數為一日兩個半小時,並規定其中一小時授課,一個半小時進行讀寫練習。

3

美國讀寫改革15年,

給中國的4點啟發

提升讀寫力的美國經驗,至少可以給出以下幾個觀念上的啟發,重新思考讀寫教育的未來。

第一,讀寫力不只是讀與寫的能力,讀寫訓練可以在多方面促進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

閱讀力是學習力的基礎,寫作力是批判性思考的起點 ;這就是讀寫教育為什麼重要,讀寫力為什麼被國際教育界公認為重要的學力及競爭力指標。

馬薩諸塞總醫院兒童發展專家喬安娜·克里斯多托祖(Joanna Christodoulou)說 :「一開始,你學習如何閱讀。然後,你會通過閱讀學習。」她指出,閱讀力是一切學習力的根本。她主持的實驗更發現,參與閱讀課程的孩子,六周後腦部活動、腦部結構都會發生改變,變得更「聰明」。

第二,閱讀與寫作練習不應只限於語文課,讀與寫更不能獨立於彼此而存在。

四十年來,美國教育界一直在推動「跨科際閱讀、跨科際寫作」,主張各科目,而非只有語文課,都應該包括閱讀與寫作的部分。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愛達荷州的科學教師們,將讀寫練習應用在科學課上,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讀寫教育的改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

從那篇知名的《為何強尼不會寫作》社論開始,美國經過了四十年的讀寫教育改革,才得到2011年PIRLS評比讀寫力全球第六的成果。

儘管如此, 2016年大學入學測驗(ACT)結果顯示,百分之四十的高中畢業生的閱讀能力仍然沒有達到大學對新生的期待。可謂改革尚未成功,教育界仍需努力。

第四,教師培力是讀寫教育改革的關鍵。

致力復興寫作教育的共同核心標準上路迄今六年,也收穫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成果,但進步的程度仍然不夠顯著,中小學讀寫教育仍有成長的空間,每年仍然有寫作能力未達期待的新生步入大學校園。

美國教育界人士指出,這是因為很多教師只受過一點點讀寫教育訓練,自己都對寫作沒有信心,遑論帶動學生。

4

數理教育挂帥,

更不能拋卻讀寫

最後,學生近年來在國際閱讀素養評比的表現不佳,究其原因是一切為升學考試做準備,數理教育挂帥,導致讀寫教育長期邊緣化。

的確,這是一個科學崛起、人工智慧當道的年代,但人性從來沒有比現在更重要。我們不能忘記,科技必須根植於人性。

蘋果公司執行長蒂姆·庫克(Tim Cook)今年在麻省理工畢業典禮致辭說:「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我擔心的是人類變得越來越像機器,失去了價值與熱情。」

而唯有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活得「更像人」。

(本文節選於《美國學生寫作技能訓練》,台版《美國讀寫教育改革教我們的六件事》)

推薦閱讀

權威解讀美國教育如何訓練寫作技能

學習優秀經驗

美國寫作教育改革啟示:提升讀寫素養,才能讓孩子活得「更像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