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蘇東坡不僅發明了東坡肉,還寫出了一首《豬肉頌》

蘇東坡不僅發明了東坡肉,還寫出了一首《豬肉頌》

詩仙李白在《將進酒》中寫到「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而沒有說「烹雞宰豬且為樂」。可見,古代一些達官貴人和士大夫最喜歡吃的還是牛羊肉,牛羊肉儼然成了高大上的代名詞,而豬肉和雞肉都是窮人才吃的食物。

直到北宋第一大吃貨蘇東坡的出現,才扭轉了豬肉尷尬而低賤的身份。

話說,蘇東坡由於「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之後,成為一個戴罪之官,沒有了薪水,生活可謂無比艱難,可一家老小還要生活。蘇軾知道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不能再向以前那樣經常地吃牛羊肉。他偶然發現黃州這個地方的豬肉很多,雖然價格非常低廉,但是老百姓也不太願意吃,可能主要是不太知道怎麼將豬肉做的色香味美。

對生活的熱愛和吃貨的心態,蘇東坡買了點豬肉回去,之後便開始埋頭研究起豬肉的做法,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蘇東坡的一番研究和精心烹制,還真將豬肉做出了新花樣,燒制的紅燒肉色澤口感俱佳。

從此蘇東坡和一家老小不僅有口福吃紅燒肉,同時也造福了老百姓,他教會人們如何做紅燒肉,讓普通大眾都吃上了紅燒肉,人們為了敬愛這位美食家,便成其為「東坡肉」。

蘇東坡不僅是美食家,更是一位大文豪,他做完紅燒肉後,還饒有興趣的記錄下紅燒肉的做法,這邊是《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詩中寫到紅燒肉具體的做法:先將鍋洗刷乾淨,放一點水,然後點上柴火和雜草,火候一定不要太大,用文火慢慢煨燉。燒上幾個小時,讓他自己慢慢地熟透。

蘇東坡就這樣靜靜的看著灶中的小火苗,似乎聞到了紅燒肉的香味,但還是不能掀開鍋蓋,不能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慢慢地等待,火候足了,紅燒肉的香味自然更加美味。

蘇東坡是一位天生的享樂主義者,雖然生活條件無比艱難,但是他卻能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他對生命的極度熱愛和滿滿的正能量真是讓每個現代人人學習,以蘇東坡這樣的性格,絕不可能會有抑鬱症。

蘇東坡善於發現生活之美和生活之樂,身在黃州,買不起牛羊肉,那便將價錢賤的如泥土的豬肉做成美食,當時富貴人家不肯吃豬肉,窮人家又不會做豬肉,蘇東坡發明了紅燒肉,豈不是造福人類。哈哈,話不多說,自己先來上兩碗。

蘇東坡的一生坎坷而艱辛,然而在磨難面前卻表現了超然而高尚的品格,他一生髮明了很多美食,但這都是在極度困難而被動的情況下發明的。

在黃州沒有錢,那就發明物美價廉的東坡肉、東坡肘子和東坡魚;

在惠州盛產荔枝,那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

在儋州食物匱乏,那就吃海南特產生蚝,還告訴弟弟,不要讓別人來這裡,免得和他爭生蚝吃。

我們常常開玩笑的說,天下所有的困難對蘇東坡來說都不算什麼,一碗紅燒肉便可以解決他人生的大部分煩惱,如果不成,那就來兩碗。

蘇東坡對人生的態度如此樂觀而豁達,在失意中找尋生活的樂趣和真諦,真是只有偉大的心態,才會產生偉大的「東坡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詩詞 的精彩文章:

《鄰家詩話》第三期火熱播出,還原詩人王維與元二的離別之情

TAG:品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