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爸為阻止女兒穿短褲,放出這個大招:比父母說教更管用的是身教

爸爸為阻止女兒穿短褲,放出這個大招:比父母說教更管用的是身教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南宋歷史學家范曄在《後漢書》中提到,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意思就是:用行動來教育的,別人會跟著做;用空話來教育的,只能導致爭吵。

而在傳統的中國家庭中,卻很少有父母能真正參透這個道理,他們更多地是說教,希望通過反覆的強調、嘮叨來讓孩子記住,但這種傳道式的教育模式下,孩子卻無法真的懂得,反而可能引起反效果。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爸爸阻止女兒穿短褲

女兒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為了漂亮,可能會選擇一些比較在父母眼中比較「特立獨行」的打扮,例如弔帶、短裙、短褲等,反而在父母看來,始終是不希望孩子做這些嘗試,那麼此時用哪種方式勸退就是要看父母的情商如何了。

這一天,一個14歲左右的小女孩就想穿著短褲去上學,結果被爸爸給否定了,女兒十分不解,感覺褲子也不算短,而且爸爸的思想太保守封建了。僵持之下,爸爸找到了一個聰明的辦法,他也穿上了短褲,對著女兒說:「你要是敢穿那條出門,我就穿這條到學校門口去接你。」

無奈之下,女兒默默地換下了短褲,爸爸的目的達到了。從這個故事中,其實我們可以發現,這位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用行動來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說教,如果當時他當時不停地在孩子面前否定,估計還在青春叛逆期的女兒最後會因為實在受不了而做出更加激烈的舉動。

身教比說教更管用

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孩子的身心健康密切相關,通過身教能夠影響孩子們的一言一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形成了烙印,將來也會在實際行動中踐行。

既然如此,就希望各位父母能夠行動起來,用自己的行動來帶動孩子,有幾點是需要做到的:

1、做好帶頭榜樣作用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這樣一句話,更糟糕的是,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拷貝父母的處世方式,將它視為人生的標準和榜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能夠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必然能對孩子的人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記得我們之前提到的才女武亦姝嗎?她在小時候也是個調皮的孩子,對學習不敢興趣,連老師都頭疼,機緣巧合之下,武亦姝父母帶著孩子去拜訪了朋友,通過朋友家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啟發。回家後就決定通過改變自己的方式,讓孩子受到熏陶。

從此,夫妻倆告別了棋牌室、手機等娛樂活動,每天都在家「啃」名著,而且還會帶著女兒一起看書,一起玩詞語接龍的遊戲,久而久之,在父母的帶動之下,孩子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

2、父母說到就要做到

羅切斯特大學曾經做了一個實驗:將參加實驗的孩子分為兩組,工作人員告訴孩子,她會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蠟筆給孩子買,希望他們在這裡等待一下。幾分鐘之後,第一組的工作人員履行了承諾,給孩子拿了全新的蠟筆,第二組工作人員卻空手而歸。同樣的實驗又重複了一遍,不過承諾的東西換成了新貼紙,同樣是第一組孩子如願拿到了東西,第二組什麼都沒有。

最後再把這批孩子引入到其他的遊戲中,發現第一組,也就是工作人員兩次兌現承諾的那組孩子通關率比第二組高出四倍。

研究人員分析,第一組的孩子在後面的遊戲中發揮穩定,自我控制能力表現出色,可能是因為在實驗階段時工作人員「說到做到」的態度讓他們獲得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而第二組則可能是因為工作人員兩次都說空話,導致孩子喪失了信任感。

通過以上這組實驗,我們也會得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好還是要說到做到,對自己說過的話負責,這樣才有誠信去說服孩子,如果自己只是說說,卻從來不去實踐,又怎麼能要求孩子去做到呢!所謂言傳身教,言傳為虛,身教為實。(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寶寶為何頻繁夜奶、啥時戒掉最合適?來看兒科醫生一次性講透
為何美國產婦不坐月子,中國產婦卻不行?在這一點上我們已經輸了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