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史專家:大明亡國不是因為崇禎皇帝,而是因為張居正

明史專家:大明亡國不是因為崇禎皇帝,而是因為張居正

縱觀明朝的整個歷史,從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滅忙,一直有兩個沒有解決好的問題。其一是因海禁導致的海盜、海商問題;其二是讓世界各國都頭疼的「流民」問題。

有趣的是風雨飄搖的明朝最後反而不得不依靠其一來為明朝保駕護航以及續命,例如明朝歷史上著名的鄭成功就是依靠作為海盜、海商的父親鄭芝龍才擁有了「保明」的資本;其二的「流民」問題發展到推翻明朝的地步,讓清朝撿了一個大便宜。

為了解決流民問題,張居正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筆者認為他的改革利於明朝政府而不利於最底層的老百姓,從而促發了明朝的滅忙。那麼其中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萬曆皇帝即位的時候,張居正被提拔做了首輔,這個時候的萬曆皇帝不過才10歲而已,還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所以張居正也就可以放開手腳去改變大明的朝政,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的話,就是放飛自我。

張居正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改革,推出萬曆新政。當時那個年代,的確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事實上,張居正很多的新政都是為國家著想的,但是其中有一條卻最終葬送了大明帝國的未來,那就是後來為人詬病的「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實施之初,因為張居正的存在,沒人敢撼動,但是張居正卻沒有留下一個靠得住的繼承人,萬曆十年,張居正一死,萬曆小皇帝終於擺脫了「叔大」的陰影,可以正式親政,張居正生前的那些變法開始搖搖欲墜。

因為清丈土地,使得一些地主官僚被迫繳納了他們隱藏多年的「黑田稅」,土地兼并更加的嚴重,如果張居正還在的話,這些變法不僅不會受到破壞,反而還會帶領大明走向繁榮,但是卻演變成了這樣:官場腐敗更加嚴重,土地兼并使得一些官員可以貪污更多的稅款,真可謂是「貪腐良策」。

明的滅亡在於封建制度到了末期,其制度自身不具備較強的修復能力,封建制度的種種弊端到了制度的末期都體現無疑。而把明朝滅亡原罪歸咎於老張同志,這有點說不過去,要說,也只能是一個誘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異聞賦 的精彩文章:

秦朝國破家亡時,當時的80萬大軍為何沒有來護國?答案意想不到
歷史上真實的「孫尚香」,雖是奇女子但結局很可悲,可惜了

TAG:異聞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