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

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

格登山記功碑位於新疆伊犁昭蘇縣城西北62公里處中國與哈薩克國交界的格登山上,其全名為《平定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記錄了清朝廷軍隊入侵准格爾汗國的功績),是乾隆御筆親書。格登山屬天山支脈烏孫山南麓的一座圓形山峰,「格登」是蒙古語「後腦骨」之意,格登山因此碑而聲名遠揚。

乾隆格登山記功碑,高3.03米,寬0.98米,厚0.27米,碑額兩面鐫刻有雙龍戲珠圖案,正面刻有「皇清」、北面刻有「萬古」二字,碑座為日出東海浮雕圖案。石碑的正面用滿、漢文,背面用蒙、藏文共四種文字鐫刻,全文豎排,以漢文計共210餘字,內容記敘了清朝軍隊入侵準噶爾首領達瓦齊汗的經過。乾隆曾為西域書寫過4塊有重大歷史價值的御碑,這是目前唯一僅存的一塊。

格登碑建於1760年,迄今已有240餘年,經過風雪侵蝕,碑文漫漶斑駁,但整個碑身仍完整無損。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由1000多清官兵耗時一年多時間,從2000多公里外的新疆葉城縣運至此而立。建碑之時,修建了木石結構的御碑亭,因年久失修,碑亭無存。1975年由國家撥款,重修圓弧形的碑亭,碑身被嵌入亭內。1985年國家又撥款建起了飛檐碑亭,並用鋼筋柵欄圍圈起來,正背兩面設了鐵門。2003年12月1日,昭蘇縣境內里發生了里氏6.1級強烈地震,震中在中哈邊境距格登碑20公里處,致使格登碑受到了嚴重的破壞,2006年國家再斥資50萬元,對此歷史文化遺產進行了搶救性保護維修。格登碑旁立有「自治區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標誌,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7世紀中葉,準噶爾汗國勢力強大,噶爾丹統治蒙古大一統與清朝分廷抗爭,對清廷構成巨大威脅。為此,康熙皇帝3次親征,噶爾丹兵敗自殺,但其繼任者仍堅持與清為敵。直到1758年,准格爾汗國內部混亂之時,清朝5萬大軍兵分兩路直撲格登山,以夜襲和突襲的方法,大敗敵軍。慘敗而逃的準噶爾汗王達瓦齊率數十親信,翻越天山後被捕獲,解京處置。持續一個多世紀的準噶爾汗國從此覆滅。乾隆為紀念格登山之役的巨大勝利,1756年乾隆皇帝命令:「來春於伊犁格登山刻石記功」,並親自撰寫了碑文。立於格登之巔。

準噶爾勒銘格登山之碑:

格登之崔嵬,賊固其壘;我師堂堂,其固自摧。格登之嶻壀,賊營其穴;我師恍恍,其營若綴。師行如流,度伊犁川;粵有前導,為我具船。渡河八日,遂抵格登。面淖背岩,藉一昏冥。曰搗厥虛,曰殲厥旅。豈不易易,將韜我武!將韜我武,詎曰養寇?曰有後謀,大功近就。彼眾我臣,已有成辭。「火炙昆岡」,懼乖皇慈。三巴圖魯,二十二卒,夜斫賊營,萬眾股慄。人各一心,孰為汝守?汝頑不靈,尚竄以走。汝竄以走,誰其納之?縛獻軍門,追悔其遲!於恆有言:曰殺寧育。受俘赦之,光我擴度。漢置都護,唐拜將軍,費賂勞眾,弗服弗臣。既臣斯恩,既服斯義,勒銘格登,永詔億世。

乾隆二十年,歲次乙亥,夏,五月之吉,御筆。

碑文採用四言叶韻體寫成,受格律所限,其意表達不連,且有些字詞較古僻,偶讀破費理解,但其大意非常明晰。尤其是最後一句「勒銘格登、永詔億世」。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利用阿睦爾撒納與達瓦齊爭奪準噶爾汗位的內部分裂的機會,襲擊達瓦齊割據勢力。乾隆二十年二月,弘曆命班弟與永常各率滿洲、鄂溫克部隊二萬五千,分北、西兩路直搗伊犁。在這次進軍中,北路有鄂溫克和巴爾虎兵八千人,西路有鄂溫克、巴爾虎兵三千人,由三格納木球率領。

在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與準噶爾的戰鬥中,鄂溫克部隊發揮了驍勇善戰、克敵制勝的作用,「至進兵時,索倫兵最為得力……」。乾隆皇帝在二十三年二月說:「將索倫兵一千撥給前敵將軍雅爾哈善」。但「朕慮此數尚不敷用,諭將一切差遣回程索倫兵,留魯克察克,若得六、七百名,已足敷用」;同年八月又調鄂溫克部隊二千人去新疆,「軍威甚壯」。從史料可以看到,在乾隆帝的心目中鄂溫克軍隊的作用是佔有何等重要地位。

鄂溫克族的幾個著名的將領。鄂博什是以總管銜率兵從征伊犁,後來立功升為墨爾根副都統;鄂溫克總管薩壘,率兵從征伊犁厄魯特部,乾隆二十五年授呼倫貝爾統領。

鄂溫克族的官兵死於戰場者甚多,鄂溫克族在清一代,由於大多數青壯年死於戰場,因此,人口大減。傳說,在雅魯河一帶的鄂溫克人,男人都被清朝抽去當兵,當地的驛馬站都是戴孝的婦女(丈夫戰死)和老太太們哭著送公文。有些鄂溫克人戰死,把骨灰或箭環送回來,母親們捨不得埋,放在身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今天,《聊齋志異》作品蒲松齡誕辰
長白山遠古文明藝術拓片展將在端午節前開幕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