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宇宙新發現:九個矮星系 或可解開暗物質秘密

宇宙新發現:九個矮星系 或可解開暗物質秘密

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劍橋大學的天文學團隊一下發現了9個圍繞銀河系旋轉的新矮星系,堪稱有史以來一次性個數最多的發現。該發現或許能夠幫助我們解開暗物質背後的秘密,正是這些暗物質聚合了整個銀河系。

繼2005和2006在南半球上空發現數十個矮星系之後的十年里,新矮星系首次現身於南半球上空的大小麥哲倫星雲(Large and Small Magellanic Cloud)附近,後者是銀河系軌道上久負盛名的最大的矮星系。

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聯合美國能源局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另一個名為「暗能量調查」(Dark Energy Survey)的研究團隊共同發布了這一發現。他們使用的都是來自暗能量調查收集並對外開放的影像學資料。

這些矮星系要比銀河系暗上10億倍,大小只有銀河系的百萬分之一。最近的一顆距離地球大概95,000光年,最遠的在100多萬光年開外。

「在這麼一小塊天空中一下發現這麼多衛星是未曾想到的,」 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的博士謝爾蓋·科波索夫說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矮星系是觀測到的最小星繫結構,非常微弱。相較於數千億顆恆星的銀河系,矮星系的恆星數量只有5000顆左右。在標準的宇宙模型預測中,大概有幾百個矮星系圍繞銀河系旋轉。即便這些矮星系就在銀河系的後院里,但是由於亮度太低和尺寸太小,發現它們異乎尋常的困難。

根據劍橋大學研究隊伍的研究結果,有3個可以肯定是矮星系,另外6個可能是矮星系也可能是球狀星團——一種與矮星系有著類似可見屬性的物體,不同的是球狀星團並不是依靠暗物質得以形成的。

費米實驗室的亞歷克斯·多立克·瓦格納(Alex Drlica-Wagner)是暗能量調查分析的領導人之一,他說「這些圍繞銀河系的旋轉矮星系包含了大量的暗物質,對於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來說,這才是最大的亮點。」

它們幾乎被暗物質填滿了,暗物質含量高達99%,成為驗證現有暗物質模型是否正確的理想對象。看不見的暗物質只能依靠其自身的引力在證明它們的存在。

「矮星系是驗證現有暗物質理論的邊疆地帶,我們需要通過發現它們來確定現有的宇宙圖景是否符合真實的宇宙狀態。這次的發現相當意外,在早前的調查中幾乎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我們過去從未奢望過能遇上這麼多『寶藏』。」

「寶藏」中最近的一個在97,000光年之外的網罟座(the Reticulum),它快被銀河系巨大的潮汐力撕碎了。

最遠最亮的那個看上去像是一個球狀恆星團,位於120萬光年之外的波江星座(the Eridanus),正好處在銀河系邊緣地帶,快要被拖進來了。

合作者之一劍橋大學天文研究所的溫·伊萬斯(Wyn Evans)說,「這非常奇怪!或許這些矮星系曾經是圍繞著麥哲倫星雲轉的,後來被大小麥哲倫星雲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拋了出去。又或者它們與原先的麥哲倫星雲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星系群,後來又一同掉入了銀河系的軌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月球未解之謎:月亮消失會有什麼後果?
宇宙十大驚人奇特現象:創造之柱或為星雲虛像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