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為什麼寶寶過了6個月,就頻繁生病?真正的「元兇」在這

為什麼寶寶過了6個月,就頻繁生病?真正的「元兇」在這

我家寶寶7個多月的時候,總是三天兩頭的咳嗽、感冒,基本是斷斷續續的服藥,差不多半個多月,好不容易感冒康復了,誰知道又開始拉肚子,也是折騰了好幾天才好。孩子老是生病,弄的我心裡慌慌的,還好我老公他堂姐在兒科醫院上班,還是向她請教了好多問題,這才徹底明白是怎麼回事。相信不少媽媽也有這種感受,就是發現寶寶6個月後總是愛生病,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學到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寶寶6個月後為什麼愛生病?

來自媽媽的抗體逐漸消失

寶寶出生後,身體內攜帶有來自媽媽的抗體,這些抗體能幫助他有效抵抗外界病菌,降低他生病的概率。等到6個月之後,寶寶體內的抗體就會消耗殆盡,加上自身免疫系統還沒完全建立,身體就容易受到外界病菌侵襲,自然就容易生病。

病從口入

六個月之後,寶寶就開始長乳牙,因為長牙期間,牙齦會發紅腫痛,他就喜歡亂咬東西,甚至吮吸自己的小手。寶寶的雙手容易沾滿細菌,啃咬的東西也不一定都乾淨,這樣一來,細菌就被吃進肚子里,就容易生病了。

輔食添加不當

寶寶6個月左右,媽媽就要給他添加輔食了,但有些媽媽因為缺乏餵養經驗,沒有注重輔食的營養和添加原則,導致寶寶腸胃不適應,這樣一來營養跟不上,自然免疫力更弱,會更容易生病。

寶寶6個月後愛生病,總之就一個點,就是他的免疫力差,抵抗力不足,所以病菌才會有機可趁。想要他身體少生病,媽媽就要幫他提升自身免疫力,建議媽媽從這4個方面著手,相信會有很好的效果。

合理添加輔食

寶寶發育到6個月後,光靠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生長需求,所以媽媽一定要給他科學添加輔食,還要保證輔食種類多樣化,營養全面均衡,這樣不僅能提高他的免疫力,還能讓他身體發育更好。不過,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輔食添加一定要遵循一定的順序,不然會直接影響脾胃健康。

流質輔食

寶寶的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還沒長牙,所以剛開始最好是添加液體類的輔食,比如說米糊、菜水等。母乳中的鐵元素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身體需求,所以建議媽媽多給寶寶吃含鐵量高的米粉,以防出現缺鐵性貧血,影響身體發育。

泥糊狀輔食

等到寶寶7個月左右時,媽媽就可以給他添加一些泥糊狀的輔食,比如濃米糊、果泥、菜泥等食物。

半固體輔食

等到寶寶8-9個月時,這個時候就可以給他添加一些半固體的輔食,比如軟飯、麵條,饅頭片,也可以鍛煉寶寶咀嚼能力。

固體輔食

寶寶12個左右,乳牙已經長得差不多,腸胃功能也比較完善,媽媽就可以給他添加一些肉類等固狀食物,保證體內營養全面。

輔食添加註意事項

從一到多

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腸胃功能和營養需求逐漸增加輔食種類,剛開始,只能給他吃適合月齡的一種輔食,等3-4天,如果沒有不適反應,再換另一種輔食。

從少量到多量

寶寶腸胃功能脆弱,剛開始喂輔食時,建議媽媽一天喂一次,量也不要太多,避免寶寶產生積食情況。

提高寶寶睡眠質量

寶寶生長速度非常快,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還會破壞他的免疫力,增加生病的概率。如果想有效提升寶寶免疫力,媽媽就要保證他有充足、高質量的睡眠。媽媽要合理科學安排寶寶的睡眠時間,避免晚睡、過度睡眠,這樣對他的身體才有好處。

多讓寶寶外出活動鍛煉

很多媽媽覺得,外界環境多變,病菌較多,不適合寶寶待,只有在家裡才是最安全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過度保護只會破壞他的免疫力,只有多接觸外界,才能更好的適應環境。所以平時媽媽要多帶寶寶外出活動鍛煉,長期下來,他的抵抗力就會得到提升。不過,外出時,媽媽一定要做好保暖、防晒工作,避免身體受涼或晒傷他的皮膚。

搞好寶寶的個人衛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寶寶經常生病多半和衛生有關係,所以媽媽一定要搞好他的個人衛生。媽媽平時要多給寶寶洗手,常用的餐具、安撫奶嘴、啃咬玩具等一切直接接觸口腔的東西,媽媽都要隨時清洗消毒,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細菌進入口中,防止寶寶生病。另外,他的貼身衣物也要勤清洗更換,防止滋生細菌,危害健康,千萬不能忽視。

幼兒時期的寶寶,身體各機能還在發育階段,尤其是自身免疫系統還沒完全形成,所以媽媽要格外注意以上這4件事,幫他遠離有害細菌,提高免疫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老師談孕育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現這4個信號,說明營養沒跟上,不及時補救智力會下降
2歲寶寶發育關鍵期,這幾種鞋千萬不能買,對腳部傷害很大

TAG:蘑菇老師談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