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小鮮肉都靠邊,這才是頂級流量

小鮮肉都靠邊,這才是頂級流量

前兩天,劉德華又上了熱搜。

因為他的一句話:「準時和記台詞不是應該的嗎?

最基本的職業素養,如今居然都被捧成優點尬吹,真是悲哀。

直指當下的娛樂圈浮躁亂象。

兩岸三地的娛樂圈,再找不出一個能如劉德華般的「常青樹」

從影近40年,演員作品近200部,3屆金像獎影帝,2屆金馬獎影帝。

秀得了文藝片演技擔當,扛得起商業片票房主力。

辦演唱會,也是永遠秒售罄、全滿座,令無數青年為之瘋狂。

他就像團不會熄滅的火焰,永遠保持高亮狀態。

更難得的是,如此天王巨星,卻幾乎找不到黑料。

他的親和力在媒體圈很出名,人人都誇華仔是個好人。

魚叔前兩天也採訪了他。

談到與大眾的關係時,他常提到「朋友」這個詞。

「你是希望跟很多人交朋友嗎?」

「我們已經是啦,你不覺得嗎?」

我似乎一下子 Get 到了劉德華這種親和力的來源。

能跟媒體、歌迷、影迷、路人都能打成一片,或許是因為他真的把所有人都看作或多或少的「朋友」。

對於角色也是。

被問及最喜歡自己的 Top3 角色是哪些時,他回答:

《瘦身男女》里的肥佬、《無間道》卧底和《天若有情》里的古惑仔

「很少有角色,我覺得是朋友的。但我當肥佬的時候,我會坐在休息車裡,看著鏡子,假裝劉德華跟肥佬聊天」。

他與角色交流,享受著快樂。

所以才能如此熱情地投入其中,幾乎每年都有一部甚至多部新作。

但唯獨這兩年,自《追龍》之後,他突然沉寂了一段日子。

不是累了,而是傷了。

2017 年初,劉德華受了很嚴重的傷。

當時,他在泰國拍廣告,不慎墜馬,並被慌亂的馬匹踩踏到腰脊,導致盆骨多處骨折。

回到香港後,在輪椅上度過了半年,一度懷疑能否再次站立。

一個細節很有意思。

輪椅上的他,腦子裡想的,不是我怎麼這麼不幸,反而在琢磨以後或許能去參加殘疾人運動會

「以後要練什麼呢?是練射箭還是...?」

心態積極到令人咋舌。

「哪兒摔倒就在哪兒躺著」的喪文化流行的當下,劉德華身上的正能量顯得不那麼時髦。

可是,你不得不承認:

喪只是給你一個短暫休息的借口,人要活著,且活得好,真的還得像華仔這樣。

《掃毒 2》是劉德華受傷復出後的第一部影片。

不僅是主演,還是投資人

上映 8 天,7 個億。

在《八佰》《少年的你》《小小的願望》撤檔之際,《掃毒 2》是撐起暑期檔國產片的一顆獨苗兒

主創全國跑活動。

廣州這場路演,擠爆了。

不僅商場內幾層樓圍得水泄不通,就連商場外廣場也是烏泱泱一片。

人流量太大以至於造成通訊癱瘓,連通訊應急車都出動了。

這令魚叔虎軀一震,幡然醒悟:

劉德華才是頂級流量啊。

當年他他剛出道時,憑藉一張俊朗的面孔令全亞洲的女粉絲癲狂。

經過近40年的奮鬥,成為能令一家三代都認可的全民偶像

至今,他都沒有開通微博。

但那些刷出來的一億轉發量,跟這貨真價實的人山人海相比,一瞬間就敗下陣來。

那麼,華仔投注巨大心力的《掃毒 2》成色如何呢?

魚叔的觀感是:夠黑,夠勁,夠猛

警匪追車、槍戰鬥毆、兄弟反目、金錢、性、毒品...

這是一盤由「香港 Cult 片之王」炒成的港味大餐,帶點惡趣味。

導演邱禮濤曾拍過不少恐怖三級片。

最出名的是《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伊波拉病毒》

被稱為「非人類電影」,令人聞風喪膽。

但《掃毒2》要北上內地公映,自然得收著。

但視覺刺激仍是一流:

斷指。

冷凍庫捉姦。

毒販背部插滿針管。

狂奔,墜樓,槍戰,飛車。

整部影片換著花樣撞車、翻車、炸車,堪稱黑幫版的《速度與激情》。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最後中環地鐵大戰

劉德華和古天樂駕車,從地鐵口扶梯一路衝下來,在撞碎了地鐵第 108 塊玻璃之後,直接衝到鐵軌上。

硬生生逼停了一輛地鐵。

香港電影再一次在「奇觀」上實現突破,看得人雙眼發直。

除此以外,還有人。

這是一個黑吃黑的故事。

余順天(劉德華 飾)出身黑道家族,但祖父和父親都雙雙栽在毒品上。

一個被英帝國的鴉片搞垮,一個被坡豪的白粉戕害。

所以他和叔叔一起經營黑幫,什麼灰色產業都做,但唯獨對毒品深惡痛絕,堅決不讓手下觸碰這一塊。

地藏(古天樂 飾)是幫內成員,跟余順天 20 多年的好兄弟。

一次,地藏的場子出現吸毒狀況。

按照幫內規矩,余順天剁掉了地藏的三根手指

從此兩人反目成仇。

余順天離開黑道,學習金融知識,依靠驚人的天賦在短短 10 年內成為大資本家。

地藏則憤而變身「絕命毒師」,成為一代毒梟。

在各自的資本和氣性都抬升到 BOSS 級別後,兩人開始認真計劃「殺死對方」。

交戰場面也變得更酷炫、更爆炸。

當余順天對著媒體說出「懸賞一個億,要了地藏人頭」時,地藏跟進1 億 1 千萬,懸賞余順天的人頭。

或許你會困惑:活在清朝嗎?這種懸賞不違法?不是變相鼓勵謀殺?

這,就是本片有意思的地方。

如果拿來對比的話,它糾纏的核心主題類似諾蘭的《蝙蝠俠》。

余順天就是那個「暗夜騎士」,地藏就是小丑。

香港司法體制非但拿地藏沒有辦法,還必須依照法規對他進行人身保護。

這也就難怪,余順天始終抱持著對既有司法制度的不信任

雖然他早已「洗白」成為金融才俊,還與律師(林嘉欣 飾)結婚。

但他對地藏採取的依然是非法的黑道手段

僱傭一幫死忠殺手,挨個把毒梟窩點突突突端掉。

襲擊來的雷霆萬鈞。

配合對方「這 TM 是誰在搞我?」的一臉蒙圈表情,報復爽感直達頂峰

它的優點來自港片傳統:

強刺激,快節奏,短時間內積聚的飽滿的人物情緒。

這都讓它可看性非常強。

但同時,《掃毒 2》的缺點也是港片傳統:

有佳句,無佳章。

追求「片刻」的精彩而忽略整體。

港片的劇情皆圍繞著生動的片刻而發展出來,像打鬥和追逐的場面、喜劇轉折或奇情大災難等,創作者的機巧,在於使每個片段皆具有感染力,每段過場都生動活潑。

大衛·博德維爾《香港電影的秘密》

我們可以從《掃毒 2》里摘取不少華彩段落,但如果把整部影片的人物和情節梳理一遍,就會發現其邏輯的孱弱

余順天對地藏的仇恨,經不起推敲

他奉叔叔之命,砍掉地藏三根手指,負了兄弟情,本來對地藏有愧。

15 年後,余順天成為白道大資本家,婚姻美滿卻膝下無兒女,陡然發現自己有個吸毒的私生子

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他帶著警察突襲私生子的藏匿地,追到天台。

孩子因為葯勁變得神志不清,在驚慌奔逃時不慎墜樓

因此,余順天認為這是毒品的鍋,想要把全香港的毒販都滅掉。

矛頭就指向了地藏。

等等,直接導致孩子死亡的,難道不是余順天自己嗎?

如果他能採取更溫和的手段,循序漸進地接近兒子,正確引導,就不會造成那場天台事故。

地藏那頭,也令人匪夷所思。

他對余順天有恨,在昏迷中夢到自己也砍斷了余順天的手指。

但他從來沒有主動尋仇。

反而整體表現為在余順天的步步緊逼下,不得不做出反抗

他的妖孽之處,僅僅表現為跟歐陽靖鬥狠。

在冷凍室里毆打一對裸露的男女,以及在賽馬場輸掉比賽後掄砸椅子。

這邪惡來的,也未免太流於表面。

不過總的來說,作為一部暑期檔的娛樂片,它已然夠格

有人詬病這樣的警匪槍戰正邪的對決,未免老套。

老套的,也就是安全的。

這種對人物的囫圇吞棗,對動機的模糊處理,恰反映了當下影視創作圈某種不敢細說的氛圍。

劉德華 1961 年出生,今年 58 歲。

央視主持人張越問他,是否害怕衰老?

他回:每個年齡都有自己的味道

80、90年代過來的明星,都希望維持一個遠離大眾的神秘形象,他卻永遠實在、坦率。

他自稱永遠都不會放棄熒幕前的工作,會一直陪伴影迷和歌迷。

我很好奇這種動力的來源,於是問他:不放棄熒幕和舞台,是你出於對影迷和歌迷的責任,還是自己對於大眾目光有心理需求?

他的回答讓我有點出乎意料,「就跟吃飯一樣」。

對於他來說,明星這一層身份,已然不是工作。

當人們忙不迭把工作和生活切分開時,他居然全身心將工作和自我合二為一。

就像他早已沒有什麼自律概念,因為當自律成為「習慣」,那些在外人看起來難以達到的要求,不過是他的日常而已

很多次,他面對大眾,都反覆強調那一句話: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看到回報。

無論世事多艱難,也希望大家都不要放棄理想和努力,不要輕易隨波逐流。

或許古板,顯得不那麼聰明。

但有時候能改變自己和世界的,就是那麼一點點的堅持而已。

助理編輯:姜彈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立魚 的精彩文章:

遍地好劇,唯有它配「封神」
豆瓣9.0,「韓國版紙牌屋」,實在太炸!

TAG:獨立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