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尹志平:金庸小說玷污小龍女的罪人,現實中是勸人為善的全真掌教

尹志平:金庸小說玷污小龍女的罪人,現實中是勸人為善的全真掌教

看過《神鵰俠侶》小說或者電視劇的人,對於尹志平這位玷污小龍女的壞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一點印象。他因為單戀小龍女又苦無機會的事情,是導致他逐漸黑化的主要原因。

在劇中小龍女被歐陽鋒點住穴道無法動彈時,尹志平便藉機玷污了小龍女的處子之身,小龍女還將他誤以為是楊過,這對戀人間還因此鬧出了一個大誤會。

隨著《神鵰俠侶》的播出,引發了不少觀眾、讀者對這樣一個小人形象的尹子平的厭惡,但在歷史上,尹志平卻是位不折不扣的大好人,他不僅淡泊名利,還時常以行善積德為己任。所以,後來的金庸老爺子也將這尹志平的名字修改為甄志丙。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這位被人誤解的全真教第六代掌教,歷史中尹志平究竟是怎樣一位大善人。

1、亂世真人

尹志平所處的時期,正是金朝、蒙古人、南宋並存的時期,三個民族的戰爭,波及最大的還是普通老百姓。全真道便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立足、發揚壯大的,全真掌教丘處機在其74歲時,應成吉思汗所邀,前往西域大雪山傳授長生之術,他自山東昆嵛山西遊 了近35000里才到達該處。

《元史·釋老志》稱:「太祖時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

在這次西行的經歷中,丘處機達成了「一言止殺」勸諫成吉思汗減少對漢人殺戮的成就,成吉思汗被他折服,將他拜為國師,尊稱他為「神仙」,賜爵「宗師」,負責天下宗教。

丘處機的以身作則,也為全真教後來的發展,塑造了典範形象。尹志平繼承了他的意志,這位全真教第六代掌教在他執政的日子裡,堅持兩個理念,一是弘揚老莊學說,二是去除唐朝時期,道士利用幻術撈取錢財的做法,一心一意勸人行善。

《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跡之碑》上記載了尹志平的一件往事:「此地當諸郡往來之沖,(尹志平)領眾耕稼,竭力管谷師友,凡二十年。或境界涉違順,殊不心,由是洋海岱,長春嘆慕最深,咸結夏避冬,多寓於此。」

尹志平在金國、元朝時期,拯救了大批被奴役的人,這也是全真教能發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2、尹志平的道德觀

尹志平教徒數萬,其中不乏元朝貴族,他的影響力在當時是非常巨大的。

這位全真大師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吸納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發展出了一套經世哲學,他說「雖師真,亦不能以道與人,惟教之重積功德為入道之基。」

這一點便和道家的避世學說不同,他吸取儒家經世的觀念、佛家功德和因果的理念,發展出了具有教化、勸導意義的修道方式。

當時有一個名氣很響亮的盜匪,他曾經也只是個普通的老百姓,因為兵荒馬亂,丟失了賴以為生的田地,不得已,只能走上了這樣一條路。

尹志平遇見他的時候,他是朝廷的通緝犯,按律當斬。但大師有一套特殊地勸人向善的觀點:「凡稱人善,己慕之;稱人之不善,己惡之。慕善惡惡之念,既存於心,必自有心去取者。行之有力,則至於全善之地。」尹志平內心覺得他雖然是一名盜賊,卻只是劫人財物,未曾傷及他人性命,所以是可以嘗試幫助的。

於是,尹志平就藉助自己的影響力,救下了他,這位盜匪後來見到尹志平時,大為感觸,跪地感謝尹志平的救命之恩。

很多時候,由於影視劇的緣故,會讓我們對真正的歷史產生偏差。所以,為了提高我們鑒別真偽的能力,我們在定義一個人的善惡時,可以先更多去了解一個人的經歷。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參考資料

(1)張廣保:《金元全真道史新研究》,香港:青松觀出版社,2008年

(2)陳垣:《道家金石略》

(3)侯照民. 尹志平及其全真道思想研究[D]. 山東師範大學, 201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社說書人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萬國來朝始於洛陽?萬國來朝現象從何時開始?
長安十二時辰:不良人到底是什麼?權力有多大?

TAG:茶社說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