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識文:樂毅論宋元佑秘閣續帖本,梁摹真本也。又宋人所傳高紳學士家藏一石,其文不全,至海字止,謂之海字本者,唐摹別本也。至南宋之初,越州學舍重翻秘閣本,其字畫視元佑初刻較細瘦者,亦是梁摹之遺意,今亦不可多得矣。至於南宋末又有翻本,則一變秘閣原石之筆格,破觚為圓,雖尚依其原刻之行次位置,而形神皆失矣。又其後不知何人,乃從此宋末之再翻本,用紙影寫冒為古本墨跡,江邨吳用卿購得之,詫為奇寶。刑子願手跋讚歎,以為即唐人所摹之墨跡,至近日王虛舟亦誤信為唐摹梁世所傳者,實皆非梁唐正傳之本,抑且並非宋時石本之舊矣?洲文氏停雲館帖內二本,其後本不全者即高紳學士所藏海字之支裔也。其前全本孫月峯款其真跡必尚在吳下,實則此全本即是從宋越州學舍重摹元佑秘閣本出者,特微涉弱爾。然惟停雲前本尚能不失真本之遺意也。欝岡齋所刻亦前後二本,其後一本,損齋跋謂從墨跡鉤出,此所謂墨跡即是後人從宋末本影寫者,或元明人之筆耳。張米庵甞得見之,知其非宋跡明矣,而刑子願誤信為古本,欝岡之刻又在余清齋本下矣。至欎岡前本稱為文三橋所藏馮承素摹本,後有三橋元旦焚香之語,此即式古堂書考所載黃麻卷也。其筆意庸俗,盡失古法,又在余清齋本之下遠甚4藅俗手偽作,僅與馮氏快雪本相比類耳。大約今所見存石本。樂毅論莫善於文氏停雲館之前一全本,而吳氏余清齋本姑備一格可矣。若馮氏快雪堂本,雖其初拓尚近,深厚不至以今拓之薄弱,要其體勢全非古本,行次位置亦盡改易,且其後貞觀年月與褚河南系銜更為失考,此又不能與前後諸本並加品騭者耳。

款識:近撰樂毅論考,偶為叔容姻世兄撮其大略書之。丙寅夏五月三日,方綱。

翁方綱1806年行書《樂毅論考》冊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