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初二是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做好這5點成績飆升

初二是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做好這5點成績飆升

初二是中考前關鍵的轉折期,稍有不注意,就會對之後的整個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

為什麼小學和初一成績很好,一到初二就下滑?

學習的邏輯思維還沒有轉化過來。

小學是人的一生比較平穩的時期,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只要學習努力,聽老師和家長的話,取得好的成績並不太難。在小學時期,「語數雙百」司空見慣,90分以下一般就算差成績了。然而,就在這「美好」的背後,不少學生在小學時期就已經種下了「初二分化」的種子。如:學習方式屬於死記硬背的、憑「小聰明」但學習習慣不好的、知識面很窄等。這種類型學生不是不聰明,而是視野太窄,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習慣出了問題。學習的實質並不在於知識量,而在於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知識的簡單應用是「淺層次思維」,進行抽象邏輯思維是「深層次思維」。初二的教學內容和以前相比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思維方式由「形象思維」為主,變成了「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為主。學生的「思維準備」在小學沒能做好,到了中學仍然按小學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思考,當然會變得很吃力,於是就被分化下來了。

初二是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做好這5點成績飆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初二是厭學情緒的高發期

很多家長不明白,孩子在小學和初一時,上學很聽話,老師留的作業按時完成,家長囑咐的話也聽得進去。為什麼一到了初二,孩子卻開始討厭學習、討厭寫作業,並且對於家長叮囑的一些話,也開始表現出了強烈的反抗情緒呢?其實,開始厭學,表明他已經開始思索學習的意義了。如果他找不到自己為什麼要學習的原因,那自然就不願意堅持下去,就會厭學了。低年級的時候,同學們的獨立思維還沒有形成,不會主動思考問題。所以,他們才會更多的依賴老師和家長,認為老師和家長說的話都是對的,都應該聽。升入初二以後,思維能力開始快速發展,並且有了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遇到問題的時候,他們不再想先問爸媽怎麼辦,而是他自己會在心裡想:這件事為什麼會這樣?我該怎麼辦?放在學習上就變成了:我為什麼要學習?學習不好又能怎麼樣?

2.沒有養成中考要求的學習習慣

對於初中學生來說,學習的積極性主要取決於學習興趣和克服學習困難的毅力。有一部分學生較聰明,在小學學得很輕鬆,所以不需要十分努力就可以取得好的成績。這些學生常常會因為聰明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讚揚。他們錯誤地以為,取得好的成績,原來如此簡單,不認真不努力也可學好。養成了做事馬虎,不求勝解,怕吃苦等不良習氣。但到了初二就完全不同了。初二一年的知識量要超過整個小學六年的兩倍。這時,不努力是絕對學不好的。由於學生剛進入初二,心理發展不成熟,對自己的認識不足。困難面前,找不出或不想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採取自我安慰,自我放棄。又由於學習的長期性,需要學生堅持不懈地學習。但部分學生缺乏起碼的意志和毅力,怕吃點苦,怕受點累,就產生應付的心態,造成學習不紮實,成績下滑就是必然的了。

初二是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做好這5點成績飆升

3.初二的學習要注意哪些問題?

? 分主次輕重

數學、語文、英語、物理要作為重點來安排學習,除了上課認真聽講,課後70%的精力要花在這些主課上。初二時,每門主科應有一本課外輔導書,課外適當做一些練習題還是很有必要的。

? 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早晨,人的記憶力最好,適合讀英語,記單詞。白天的自習課,安排給數學、物理,這時候解題效率高一些。其他時間就要留給語文了,可以多讀些課外書。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語段,應該抄下來以積累素材,在寫作文時會輕鬆很多。晚間複習時切忌打疲勞戰,可以聽聽音樂,做一些不太劇烈的室內運動,放鬆自己的心情,學習效率會有很大的提高。

? 聽課準備

有準備地進入每一堂課,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根據課程表的安排,有針對性地預習弱項課程,預習時要弄清下一節課的內容。其中哪些是清楚的,哪些是模糊的,哪些是不懂的,由此確定出聽課的重點。課後進行總結,歸納出所講知識的框架,然後做相關練習。

? 善於交流學習

消除不好意思的心理,多和同學們交流,在討論中發現他人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心態。這種近距離的交流會使你和大家融為一體,學習心理壓力會減輕。同時,學習心態放輕鬆,聽課效果會很快提高。

?「習」的作用

學習,「習」的作用決定了學習結果是否有好的成效。每次聽完課,閱讀一些相關的輔導資料,做一些相關的習題。現在的輔導資料很多,哪一種適合自己的情況?在書店的輔導資料書架前大致閱讀一些,感覺哪本自己看起來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還感覺不準,可以諮詢老師。

初二是成績下滑的高危期,做好這5點成績飆升

4.各科的學習具體怎麼做?


語文

關於作文:

  • 1.每天堅持寫日記,可以每天自己選擇一個主題來寫。
  • 2.多閱讀,所有寫不出作文的原因都是讀書太少。
  • 3.深入了解1~2個人物的各個方面,必要時可以當做萬能素材來用。

關於閱讀:

  • 1.現代文閱讀要求多練,培養對句子的感悟與推理能力;
  • 經常進行這種練習,考試中看到問題後就自然而然地知道從哪方面去想。
  • 2.文言文閱讀要掌握課本中實詞、虛詞的各種用法,同樣要常練,才能由量變到質變。
  • 3.把自己組織的答案和標準答案進行對照,找區別,了解命題人的思維。

數學

1.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能讓你的學習事半功倍

2.改錯:想要做出完美的作業是無知的,出錯並認真訂正才更合理。

收集你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並寫清錯誤的原因,這些資料是屬於你個人的財富

3.速率:正確率和做題的速度一樣重要。

4.目標:對於考試成績,給自己定一個能接受的底線,定一個力所能及的奮鬥目標。

5.計劃&堅持: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有助你獲得穩定的學習成績。

所以,請制定好學習計劃並努力堅持。


英語

1.建立錯誤檔案本:

每次練習或考試後,應該把自己做錯的具有代表性的題目抄下來(或剪下來),收集彙編。

平時和臨考前翻看,加深印象。

2.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堅持長期閱讀(可以每天堅持做1篇)

有計劃有步驟的課外閱讀(如讀《21世紀英文報》,《英語街》,《英語廣場》等)

3.養成朗讀背誦的習慣:

朗讀背誦能夠形成流利的語感,也培養了理解能力。

為說、讀及英語寫作打好基礎,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


政治

1.大部分地區是開卷考試,要記住考點的具體位置,不要因為翻書而浪費時間。

每年中考都有人做不完題。

2.關注時事。

3.看課本,注重目錄,梳理框架。

4.記錄一些常用的時政用語和知識點。


歷史

1.要有「一個歷史」的整體觀點,對重點問題牢記。

2.把握歷史思路,理清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

3.熟讀課本,看書細緻,包括小字批註插圖都要留意。

4.歸納相似知識點,如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過程,古代主流思想的變遷,抗日戰爭中的重要時間點梳理等。

答題技巧:

1.注意全面性,在歷史的答題中,涉及的內容可能涉及到古代史、近代史,綜合性比較強。

我們一定要考慮一些事例來回答問題。

2.答題的時候,一定要在自己的大腦裡面,把所有跟課本相關的內容在大腦裡面篩選一遍。


地理

關於地圖:

1.多看地圖,天天看,邊看邊想邊聯繫,最好能儘可能地與自己所學的知識點相聯繫。

每天30分鐘的看圖時間保證讓你收穫匪淺。

2.地圖是關鍵,最好能記住各大洲和各大國家的地形圖。

在確定經緯線後可以準確的判斷出地理位置.

3.要記住常用的幾條經緯線,學會在地圖上分析自然問題、環境問題、能源問題、氣候問題。


物理

1.重視實驗,勤於實驗

在做實驗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實驗的原理及步驟,注意觀察,做好每一個實驗。

2.聽講與自學相結合

課前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積極思考

3.定期複習小結

當天複習與章末複習結合,通過系統有效的複習,對做過的練習題分類,找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生物

1.預習:動筆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2.複習:不斷回顧,溫故知新。

3.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今日端午節,最好的祝福送給你,願你端午節幸福安康
引導孩子思考,幫助孩子自我認知,幫助孩子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大腦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