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命運迥異的一對親兄弟:哥哥是劉備的軍師,弟弟卻背叛劉備

命運迥異的一對親兄弟:哥哥是劉備的軍師,弟弟卻背叛劉備

龐氏家族在漢末時期已經是荊州頗有影響力的幾個大族之一。其家族掌門人龐德公不僅在當地頗有名望,還是個著名的品評家。不少讀者熟知的「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以及「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是出自於龐德公之口。

龐統作為龐德公的侄子,在荊州士族階層中享有一定的聲譽。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潁川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漸顯。」司馬徽對龐統的這番評價,不可謂不高。龐統少年成名,其內心也難免有些心高氣傲。

自古荊襄多才俊,落魄的皇室後裔劉備在來到荊州以後,憑藉其仁政愛民的名聲,吸引了不少賢才紛紛投效。就連龐統的老朋友諸葛亮,最終也選擇了劉備為效忠對象。此時的龐統卻委身於周瑜麾下,擔任了功曹之職。

又過了一段時間,龐統才來到劉備的麾下。在諸葛亮的引薦之下,劉備與龐統進行了一次詳談。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先主見與善譚,大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亮留鎮荊州。統隨從入蜀。」

在這次會談中,龐統憑藉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劉備的信任。龐統還提出了以益州為根據地,進可圖取中原,退可安穩自保的戰略方針。自此之後,劉備對龐統愈發信任。從劉備入西川所帶的軍師是龐統這件事來看,劉備對於龐統的軍事才能是執肯定的態度的。

在攻取益州之時,龐統還一口氣為劉備出了上中下三條計策。「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劉備為了自己的名聲考慮,便採取了龐統的中計,果然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可惜的是,龐統在不久之後的戰鬥中,卻不幸死於一場意外。「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

後來在各種民間話本中,龐統的形象不斷被拔高。在最具有影響力的小說《三國演義》中,龐統受到敵軍埋伏,死在了落鳳坡下。正因如此,還衍生出了一種龐統忠義為主的說法。小說中的劉備,因為太過仁厚,不願意強取宗室劉璋的西川。對此,龐統明知落鳳坡有埋伏,不惜用自己的身死,來給劉備一個出兵益州的借口。這樣一來,龐統忠心為主的形象,也讓他得到了無數讀者的讚揚和肯定。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龐統還有一個親弟弟龐林,他並沒有像自己的兄長那樣忠於蜀漢集團。反倒是在兄長死後率眾投降了魏國。龐氏兄弟二人的選擇,也形成了一種巨大反差,讓人唏噓不已。那麼龐林背叛蜀國這件事,到底有什麼隱情呢?

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統弟林,以荊州治中從事參鎮北將軍黃權征吳,值軍敗,隨權入魏,魏封列侯,至鉅鹿太守。」其實說起來,龐林也有著自己的苦衷。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幌子,親率五萬精銳伐吳,旨在重新奪回荊州。劉備率領的精銳其實分為水軍和陸軍兩方面。其中劉備親率步兵精銳,前往夷陵伐吳。而蜀漢集團僅有的全部水軍,被劉備交給了黃權與龐林掌管,令他們帶著江北軍來防止魏軍的突襲。

據《三國志?黃權傳》記載:「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可以看到,在劉備敗退之後,他逃往了白帝城。而此時的黃權、龐林,則成為孤家寡人。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投奔了曹魏。

站在龐林的角度來看,他的這種做法,在當時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不僅如此,龐林後來還在魏國與自己的家人重逢了。《三國志?龐統傳》注引《襄陽記》曰:「曹公之破荊州,林婦與林分隔,守養弱女十有餘年,後林隨黃權降魏,始復集聚。魏文帝聞而賢之,賜床帳衣服,以顯其義節。」可以看到,或許龐林沒有選擇自己兄長的道路,或許也是因為有著家人牽絆的原因吧。從這方面考慮,龐林的做法也是值得理解的。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諸葛亮家族成員,身居高位,卻因起兵作亂而結局悲慘
劉備關羽張飛同時參戰,不僅未能挽回敗局,劉備差點搭上性命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