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前行實修第八十九修法——真實修持靜慮

前行實修第八十九修法——真實修持靜慮

索達吉堪布引導

庚六、真實修持靜慮:

前行以毗盧七法而坐,皈依、發心。

正行:不分別、不執著任何法,於此境界中毫不散亂、坦然安住,外境顯現不滅,生起無分別執著之等持。

後行:迴向善根。

第八十九修法終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後行三部分。前行也分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兩個階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階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臉,里里外外一切要辦的事務必完成,總之要保證在入座期間不需要中斷打坐而往外跑。隨後,坐在床上身心放鬆,稍加休息,接著立下誓言:我這一座期間,縱然是大恩大德的父親來到,我也絕不中斷入座而隨著迷亂所轉。指甲掐著肉發下堅定誓言:「寧死也不捨棄此誓願!」

真正的前行

1、身的要點作毗盧七法,也就是雙足金剛跏趺,雙手結定印,脊背好像銅錢般挺直,臂膀放鬆舒展,頸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顎,眼睛垂視鼻尖。

2、語的要點:(排除垢氣,左右鼻孔輪番排)三次,同時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時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時排三次。以上三種除垢氣法,做任何一種都可以。具體做法:左手握金剛拳,壓在大腿根兒上(即腹股溝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剛印按住右鼻孔,從左鼻孔緩緩向內吸氣,囤積在臍下,觀想自己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積累的業、煩惱、罪障、破誓言、修行出現昏憒、沉陷、迷茫錯誤這一切都變成黑氣,向外排散,呼氣時就像青稞粒一樣,從小擴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這與洗滌器皿相仿。

3、心的要點:調整發心,觀察現在我修的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發心,還是牟取利養讚歎的善願發心。假設是這兩種發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拋棄。倘若是無記的發心,就要調整過來。小士道的發心是世間俗人的觀念,並不是入道者我所觀修的法,中士道的發心也是成辦一己私利的心態,因此也要予以斷除。而必須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淨髮心,也就是在心裡思維: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圓滿佛果,觀修真實修持靜慮。

接著祈禱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清清楚楚明觀,十萬瓣白色蓮花的紅黃色花蕊上,獅子座層層疊放的柔軟綾羅墊上,自己的根本上師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師裝束,懷著「上師是佛」 等五種了知,默默祈禱,念誦「三世諸佛……」或者念誦四種厭世心前後的那些祈禱文,滿懷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禱,結果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渾然成為一體,處在這種狀態中,不跟隨過去的分別念,不迎接未來的分別念,也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儘可能入定安住。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不分別、不執著任何法,於此境界中毫不散亂、坦然安住,外境顯現不滅,生起無分別執著之等持。

一、思維靜慮之分類

1、凡夫行靜慮

凡夫人耽著明、樂、無念的覺受,為追求這一目標而觀修,就叫做凡夫行靜慮。因為帶有一種對禪味的耽著,所以還是世間的禪定。

2、義分別靜慮

凡夫行靜慮基礎上,通過分析法我、人我的空性,雖然遠離了對禪味的耽著,但卻執著空執對治品而觀修,就稱為義分別靜慮。它是空的執著,是對治「有」的執著的一種方法,也是我們唯一無謬的入門之道,但是它不究竟,是暫時的階梯。

3、緣真如靜慮

隨著修行禪定的等持深入,達到遠離了空執對治的念頭,安住於法性無分別的等持中,就叫做緣真如靜慮。一般一地以上的菩薩證得這個法性。真如,又名佛性、法性、實相。這時,既遠離了明樂無念的執著,也遠離了空的執著,不耽執有無、是非等一切邊,安住在如是不可思議、明空無二的禪定中。

二、思維靜慮之功德

我們的心從無始以來,一剎那都不停留,始終在胡思亂想。現在好不容易讓它靜下來,剛開始可能有點麻煩,但通過五種階段的訓練,心慢慢就可以坦然安住。

安住的時候,外境什麼都顯現,但你卻沒有任何執著,這叫做勝觀和寂止無二無別的等持。這種修行很重要,且不說相關修法中講的修禪定的功德,即便是世間人一天特別勞累,通過禪定也能完全休息過來。

現在許多佛教大德,法務非常繁忙,有很多事情要做。佛教徒的責任,比世間人還要重,因為入了大乘佛教以後,要度化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要考慮天下這麼多眾生的痛苦。但由於懂得調整,早晚在空歇的時候會禪修,疲憊不堪、非常浮躁的身心,依此就可以恢復過來。就是禪修的力量,反而他們更加長壽,甚至很多大德可以活100多歲。

三、真實修持靜慮

不分別、不執著任何法,於此境界中毫不散亂、坦然安住。外境顯現不滅,生起無分別執著之等持。

後行:於無緣中迴向善根

(以上觀修內容,引用《大圓滿前行廣釋》《大圓滿心性休息》《前行備忘錄》摘錄,阿彌陀佛!)

第89修法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人類思想中的瑰寶
每個人心裡潛伏著無窮的力量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