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四句詩四幅畫,南朝梁的這首千古絕詩,千年以來自成一格

四句詩四幅畫,南朝梁的這首千古絕詩,千年以來自成一格

南朝梁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吳均曾寫過一首經典古詩,風格自成一格,四句詩就像是四幅畫,讀來令人嘆為觀止,將古詩中寫景的高度提升了一個層次,也影響了千年以後的後人,在詩歌創作時其後也有類似的寫法,可謂將山水景緻和人文底蘊融為一體,今天我們便要來一起品讀這首千古絕詩。

詩歌

這首詩名為《山中雜詩》,為南朝梁的吳均所作,詩歌原文如下: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整體讀完這首詩是否有種對仗工整而朗朗上口的感覺,這首詩用詞巧妙,雖通篇寫景,但字字流露出詩人的情感,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人,人在詩中。我們逐句從字面上和意義上兩方面解讀這首詩,探析這首詩為何說千年以來自成一格了?

詩歌

先讀第一句,這句詩描繪的是山林和天空相接的地方看到白茫茫的煙霧。這一句有其立體感,放眼望去,高山高聳入雲,相接之處繚繞著煙霧,有深遠而寧靜的意境之美,若是將其描繪成一幅畫便有「雲深不知處」之意了。

再看第二句,這句詩說的是透著竹林里的縫隙來窺視落日的餘暉。這句詩要和上一句結合起來理解,兩句詩上下呼應,且都運用了白描的修辭手法,將一景一物刻畫出來,自上而下分別有高山和竹林,竹林里有一個人在竹子的間隙里觀賞落日,這樣一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天地人相互映襯。

詩歌

接著讀第三句,這句詩描繪的是鳥兒們向屋檐上飛去。這句詩體現出人與動物的和諧,「屋檐」說明有人居住,鳥兒飛向屋檐,代表著人們和動物的和諧共處,山林里的日子很是悠然自得,這句詩再和下一句對照便更有意思了。

最後一句詩說的是白雲悄悄地從屋子的窗戶中飄了出來。此處讀來可能會有疑問,為何白雲會從窗戶里飄出來呢?其實可以有兩種理解,第一種理解為屋子建造在山林里,山林里的海拔高雲霧多,雲霧和房屋融為一體,窗戶里飄出白雲也不足為奇了;第二種理解是這「白雲」並非真正的白雲,而是屋子裡的人在做飯時飄出來的煙霧。第一個理解則說明了房屋和山林成了一體,上一句的鳥兒立在屋檐上便也是認同了山林里的這間房屋和大自然是一體的;而第二個理解則說明了人和自然之間有著和諧的融合,人間煙火吸引鳥兒駐足屋檐,如此的美景令人折服。

詩歌

其實仔細讀來後兩句也著實有趣,試著從鳥兒的立場上看待,飛得累了看到屋檐很是精緻,駐足停歇片刻,怎料忽然在屋檐下邊飄出了縷縷炊煙,引得鳥兒懷疑這裡是不是在天上。這樣想或許有些道理,詩人這樣描寫也是其用心之處。

四句詩四幅畫,有高山入雲圖,有竹中窺日圖,亦有鳥立檐上圖,更有出雲窗里圖,四幅畫中的人兒在山林中,在竹林里,在屋檐中,在大自然的每寸土地上。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詩人用精美的文字和近乎白描的手法將山林的美景和詩人內心對於大自然的熱愛以及自由生活的嚮往表現地出神入化,如此的寫作手法千年以來自成一格,令人佩服,也影響著後人。致敬經典詩歌,致敬傳統文化。(文/雲冗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雲冗霧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這首千古絕詩家喻戶曉,不問蒼生問鬼神,道盡人生無奈

TAG:作家雲冗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