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新能源補貼大退坡首周,說好的不漲價呢?

前瞻電動汽車產業全球周報第22期:新能源補貼大退坡首周,說好的不漲價呢?

上周是今年電動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的第1個整周。本輪新政補貼退坡幅度巨大,對各家車企影響也相當重,以至於許多作出「不漲價」承諾的車企不得不變相漲價。

在企業方面,進軍1年就量產電動汽車的恆大上周繼續有大動作,在江蘇一出手就拿下3塊土地;特斯拉上周公布了第二季度交付數據,有喜有憂;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似乎仍未擺脫困境,據傳被他們的競爭對手一下挖走了50多人。

補貼退坡效果「立竿見影」 首周多家車企「偷偷漲價

從6月26日起,嚴苛的電動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施。按照要求,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被取消,續航里程大於250km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退坡超過50%。此舉對電動汽車行業造成巨大影響。新政實施首周,有不少車企「偷偷」漲價。

之所以說是「偷偷」因為之前曾有幾家車企公開表示過「不漲價」,比如比亞迪、長安新能源、威馬、小鵬等。不過,比亞迪雖然維持終端指導價格,但減少了優惠,用戶實際購車價格還是上漲了,長安雖然沒漲價,但優惠車型庫存已經不多。可以肯定的是,威馬和小鵬目前的終端車型售價確實維持了6月25日之前的指導價。

恆大神速造車後動作不停 8.43億元再購江蘇3塊土地

根據南通市土地交易平台信息,繼在鄭州、廣州、天津以及瀋陽4地購買土地後,7月5日,恆大又以恆大國能新能源子公司金浩生活服務(江蘇)有限公司的名義在江蘇南通摘得2塊城鎮住宅用地,總價7.04億元;另一家子公司俊江新能源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則以1.38億元競拍到1塊工業用地。3塊地總共花費8.43億元。

寧德時代董事長:10年內電動汽車購置成本低於燃油車

7月2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演講中稱:「隨著燃油車排放法規日趨嚴格,2030年前,純電動汽車首次購置成本開始低於燃油車,拐點到來。」 曾毓群認為,2025年前,純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持有成本可低於燃油車,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35年,汽車電動化率會大於70%;2040年前,除一些特殊應用領域外,基本全面實現電動化。

威馬汽車為動力電池質保立下新標杆:終身免費質保

從7 月1日起,威馬汽車正式推出動力電池終身免費質保政策,而當下行業內普遍的三電(電池、電驅、電控)質保政策是8年或15萬公里的保修期。威馬新政策的推出或許將推動新能源汽車三電系統質保新標準的建立和規範。

滴滴與海南省政府、南方電網成立電動車服務合資公司

7月4日,滴滴出行與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南方電網組成戰略聯盟,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進行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開拓新能源汽車銷售、租賃以及相關產業業務,打造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綜合服務商。

豐田邁出在華氫燃料汽車戰略第2步:向一汽提供技術

據The Driver報道,豐田近日表示,將向中國的一汽提供關鍵的燃料電池技術,希望以此推動燃料電池技術在中國的迅速推廣,進而加速氫燃料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張。豐田將把燃料電池組件首先提供給總部位於上海的重塑未來科技公司。該公司將作為系統集成商,組裝燃料電池動力總成。

廣東省幹線高速公路充電設施今年翻1番 明年實現全覆蓋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近日透露,新成立的廣東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將在未來5年租售超過1萬輛電動汽車,並同步建成1萬個充電設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出行提供方便。預計到2020年,廣東高速公路領域將實現廣東全省幹線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全覆蓋。目前廣東全省電動汽車充電樁超過9成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9市。

銀川河東機場電動汽車快充站上線運行 可同時充電92輛車

7月3日,銀川河東機場交通樞紐電動汽車快充充電站(一期)項目完成設備調試,開始試運行。該項目建設46台60千瓦直流充電樁,分布在交通樞紐停車場、地面大巴停車場和計程車蓄車池,可同時滿足92個充電車位同時充電。快充站將整站接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建設的智慧車聯網平台,為充電用戶提供7x24小時監控、運行和維護等服務。

新型快充電池技術現身新能源大會:充電15分鐘續航300公里

在近日召開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一項名為「高比能快充鋰離子電池」的技術獲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創新技術獎。該技術突破了石墨體系不能快速充電的技術瓶頸,在保持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長壽命等優點基礎上,可在15分鐘內為300公里續航汽車100%充電。

挪威上半年售出新車電動車佔比近半 特斯拉是最暢銷車型

挪威道路協會周一公布的新車銷售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售出的新車中,48.4%是純電動汽車,佔比超出去年同期逾1/4,也超過去年全年的31.2%。其中,特斯拉Model 3是挪威上半年最暢銷的車型。今年6月特斯拉在挪威的銷量達3760輛,占該國當月新車總銷量的24.5%。

英國計劃從2035年禁售燃油車 清潔能源產量提升3倍

據外媒報道,在一份要求英國在2050年之前做到碳零排放的法案中,有一項是要求該國到2035年時,所有國內銷售的新車都必須使用電力。與此同時,英國還要將其清潔能源產量提高3倍。

印度欲為電動汽車提供稅收優惠 為減排放總支出萬億盧比

當地時間7月5日,印度財政部長尼瑪拉·西塔拉曼在向議會提交聯邦財政預算時提議,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將獲得15萬盧比(合2189.3美元)的所得稅減免,用於償還貸款利息。西塔拉曼補充稱,政府還將取消部分電動汽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預算案提到,印度政府從2019年4月1日開始實施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快速採用和製造的第二階段,支出為10000億盧比。

摩根士丹利:電動汽車需求開始上升 產業基金深具成長潛力

對於上周公布的特斯拉第二季度產銷量創下單季紀錄並優於市場預期,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表示,這確實證明電動汽車需求開始上升,預計今年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約為5.5%,至2023年將提升至13-15%,相關產業基金深具成長潛力,可適時布局。

特斯拉上半年交付15.82萬輛電動汽車 同比翻番但不及去年下半年

上周,特斯拉公布了第二季度交付量數據。數據顯示,其在今年二季度共生產了87048輛各種型號的電動汽車,算上前一季度生產這一季度交付的,他們在二季度共向消費者交付了95200輛電動汽車,加上一季度交付的約6.3萬輛電動汽車,這樣其上半年電動汽車的交付量就達到了15.82萬輛,是去年上半年的2倍多。不過,他們下半年共交付了174200輛,比今年上半年還多了16000輛。

法拉第未來被曝遭大規模挖角 至少50人跳槽至競爭對手RIVIAN

據外媒報道稱,美國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從特斯拉、福特和邁凱輪等招募了750多名員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大量的員工來源於法拉第未來(FF)。領英資料顯示,有至少50名FF相關員工跳槽至RIVIAN,這些員工大多都具備電池和電動傳統系統方面的經驗。

福特抱緊大眾大腿 準備大舉進軍電動汽車市場

7月5日消息,據摩根士丹利消息,福特正準備大舉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雖然他們目前還沒有推出任何電動汽車,不過它已經在相關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且據說正在與大眾談判共同開發事項。據知情人士透露,大眾監事會計劃在下周開會時,討論並可能批准擴大與福特聯盟的下一步舉措。

豐田與夏普共同研發光伏充電電動汽車 將上路測試

夏普7月4日宣布,將與豐田汽車和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合作,從7月下旬開始進行電動車的公路測試,該電動車使用高效率的光伏電池元件。該車停車時的最大充電量換算為僅依靠電力行使的續航里程當於44.5公里。夏普認為,如果將其推向實用化,將大幅提高電動車的續航距離和燃效,力爭開拓光伏面板的新市場。

梅賽德斯將在日本首發新電動SUV 續航400公里下周開始預訂

據《朝日新聞》報道,梅賽德斯-賓士將在日本發布首款電動汽車EQC。梅賽德斯-賓士日本總裁上野幸太郎介紹,該車是一款SUV,一次充電可行駛400公里,百公里加速只需5秒。該車還包括搜尋附近充電站的功能。特別版車型的預訂將於7月18日開始,預計將於10月首次交付。

賓利CEO:雖然客戶很想要 但我們至少到2025年才會推出電動車

據Autocar報道,賓利CEO阿德里安?霍爾馬克在古德伍德節表示,客戶調查數據顯示,賓利車主更傾向於擁有電動汽車,這一概率比其他超豪華品牌高30%。但由於技術限制,賓利要到2025年左右才能製造出一輛高性能、高里程的汽車。霍爾馬克稱,400英里的續航里程對一輛電動版賓利來說是最低限度,這與當今燃油車的一般續航里程相同。

歐盟計劃投資1000億歐元打造本土電池產業 和中國搶生意

據報道,在過去的幾個月,歐盟委員會副主席馬洛斯·塞夫科威所領導的一個政府團體一直在與製造商、開發銀行以及商業貸款機構進行磋商,就一項超過1000億歐元的大項目展開討論。該項目意在打造一個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截止到目前,歐洲的電池項目已經初具成效,從中國手裡奪取了部分市場份額。

2019 款榮威eRX5上市 補貼後售價17.59-19.99萬元

7月4日,2019款榮威eRX5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補貼後全國統一售價17.59 -19.99萬元。新車整體沿用老款車型的設計,搭載一台1.5T渦輪增壓發動機 電動機 三元鋰電池組成的混動系統,滿足國六排放標準。電池組容量為12kWh,純電續航60 km。

DS 3 Crossback E-Tense明年1月交付 起售價28萬元

據外媒消息,DS品牌的首款純電動車DS 3 Crossback E-Tense的海外售價已經被公布,起售價32350英鎊(約合人民幣28萬元)。新車是DS 3 Crossback的純電版車型,NEDC續航里程為267英里(430 km)。目前該車在海外已接受預訂,預計在2020年1月交付。

歐盟規定:電動汽車也需發出轟鳴聲

由於電動汽車聲音過於安靜,導致行人、騎自行車的人和其他交通弱勢群體被置於險地,從7月1日起,歐盟國家所有新型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都必須配備噪音發生器。根據規定,當電動汽車正在倒車或以低於每小時19公里的速度行駛時,車輛的聲音警告系統就必須發出噪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口福卻是它們的滅頂之災!盤點被人類吃到絕種的動物
2019年1-5月我國累計召回270萬輛汽車 德日系車型依舊為「重災區」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