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記載女英雄只有婦好和秦良玉?那穆桂英、花木蘭?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已經幾千年,在這幾千年的歷史中戰爭不斷,人類歷史好像就是人類的戰爭史。在這幾千年的戰爭歷史中,或許是因為婦女體能不如男人吧,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真正能帶兵打仗的女將帥少之又少,有史料記載的女英雄應該只有商代能帶兵打仗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性軍事統帥的婦好和明朝末年著名女將秦良玉。
一、婦好
婦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不僅能夠統領軍隊東征西討,為武丁開疆拓土。而且還能主持武丁朝的各種祭祀活動,可見她地位是很高的。她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但她是商王武丁三個法定配偶之一,「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因此武丁十分喜歡她,她去世後武丁悲痛不已,追謚曰「辛」,商朝的後人們尊稱她為「母辛」、「後母辛」。
1976年,在河南安陽小屯西北發現其完整墓葬,在現存的甲骨文獻中,她的名字頻頻出現,僅在安陽殷墟出土的1萬餘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另外,在出土的鐘鼎文上也有多次記載。
二、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1574年出生於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她是明朝末年著名女將,她的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撫使(俗稱土司),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讚頌秦良玉。
崇禎帝御制詩(其一)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崇禎帝御制詩(其二)
蜀錦征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
崇禎帝御制詩(其三)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崇禎帝御制詩(其四)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清順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秦良玉壽終,享年75歲。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謚秦良玉為「忠貞侯」。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記載到列女傳里,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里的巾幗英雄。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位女英雄,不是還有我們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女英雄穆桂英、花木蘭?不過,這些只是文學形象。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又名《楊家將傳》、《楊家將演義》)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將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因此變得家喻戶曉。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和十二名楊門女將曾奉命出征西夏故事是我們小時候特別喜歡的故事。
花木蘭故事的流傳,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北方民歌,但花木蘭的姓氏、籍貫等,史書並無確切記載。明代文學家徐渭將《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清代《曲海總目提要·雌木蘭》也說:「木蘭事雖詳載古樂府。按明有韓貞女事,與木蘭相類,渭蓋因此而作也。木蘭不知名,記內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他原是紅一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後來叛投國民黨,為何會被老蔣處死?
※方誌敏的夫人和子女後代
TAG:謝流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