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垃圾分類得太好了,這兩個國家自己垃圾不夠用,要從國外搶垃圾

垃圾分類得太好了,這兩個國家自己垃圾不夠用,要從國外搶垃圾

上海進入強制垃圾分類之後,估計中國的各大城市會開展強制垃圾分類,聽說廣州也在準備開始垃圾分類了。

我們還在為垃圾擔憂的時候,歐洲卻有兩個國家因為本國的垃圾分類的太好,導致本國的垃圾不夠用,而要從國外進口垃圾,這為兩個國家居然發起了垃圾爭奪戰!

這兩個個神奇的國度便是瑞典與挪威。

曾經,瑞典也是垃圾遍地、污水橫流。

後來,政府實行強制垃圾分類!

一開始,瑞典人民也不習慣,各種亂扔。瑞典政府曾試過在垃圾收集點設立監督員,實地引導、逐個檢查,對頂風作案者予以處罰。但瑞典人覺得這一舉措粗暴過激,不願自己生活的殘餘物被當眾圍觀窺視,在大力反對之下,政府只能作罷。

後來,瑞典政府決定從娃娃抓起,將垃圾分類納入國民教育大綱,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習相關知識,參觀垃圾回收的過程,再回家向成人普及理念,互相監督,在共同實踐中逐漸形成民族傳統,內化成行為準則。

經過了一代人的努力,那些讓我們眼光繚亂的分類規則,早已是瑞典人細碎的生活日常——

玻璃瓶要分有色和無色的,紙類要分報紙和硬紙盒;瓶子要洗乾淨,蓋子和瓶身要分開;壞了的檯燈,也要分成燈泡、金屬和塑料……

(為了引導居民分類投放,政府將垃圾桶口設計成不同形狀)

如果有人犯懶,不願意做精細分類,也不是不行。

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處理費。費用以重量計,垃圾越少,費用越低;垃圾分類得越徹底,收費越便宜。

混投的話,價格則要翻倍。

對於很多人來說,與其望著賬單上高啟的數字發愁,或被愛管閑事的鄰居指指點點,不如老老實實做好分類。

再說,垃圾分類也不是完全的義務勞動,也有些許經濟回報。

對於廣泛使用的飲料瓶、礦泉水瓶,瑞典推行押金制度。

消費者購買一瓶礦泉水,所支付的費用里,包含了瓶子的押金費。無論是易拉罐、塑料瓶還是啤酒瓶,只要把它們放到專門的回收機器那,就能拿回之前支付的押金。

(瓶身上有識別碼,機器讀碼後,便會顯示相應的金額,列印出來的收據,可以直接拿到超市買東西)

在這一運作下,瑞典瓶瓶罐罐的回收率達到93%。

(進入回收機後被壓癟的瓶子)

對於剩菜剩飯這類複雜的垃圾,瑞典很多超市旁邊會提供免費的廚餘垃圾紙袋。這些紙袋簡約美觀,粘有密閉封條,可以和食物一起降解

除了紙袋外,廚餘垃圾桶旁邊,也有可降解的塑料袋。為了避免氣味散出,居民還被要求將袋口封得嚴嚴實實。

就這樣,一袋袋乾淨的垃圾在垃圾桶里,避免了蚊蟲亂舞,人們可以躲過一輪輪氣味的襲擊。

同時,在瑞典很多小區,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將廚餘垃圾送到專門的處理站,轉化成有用的能源。

瑞典的城市不僅有下水道、污水管道,還有垃圾地下通道

很多小區旁邊設有垃圾中央收集站,從中延伸出來的各個管道,穿牆而過、進入地里,連接著社區不同種類的垃圾桶。

(地下管道連接垃圾桶)

這些看似郵桶的裝置,便是垃圾的入口。居民刷卡支付後,便能打開箱門,將垃圾放入其中。桶內設有自動感應裝置。一旦裝滿,閥門自動開啟,垃圾們應聲而下,在強勁風力的推動下,順著管道,以每小時70公里的速度,奔向中央收集站的大箱子里。

為了避免不同種類的垃圾撞車,電腦一次只讓一種垃圾通過。每兩周,卡車會過來把集裝箱運走,送往相應的處理中心。

在一些新小區,這些管道直接連接各家各戶的廚房。家庭廚房裡安裝一個食物粉碎機,吃剩的食物被粉碎後,進入管道,展開地下之旅。

這樣操作乾淨、衛生,還節約了大量的人力、運輸成本,解決了定時定點投放的難題,也避免了垃圾箱滿後的滿地狼藉和惡臭縈繞。

當然這樣做,需要巨大的投入,還關係到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和城市整體的規劃布局,造價高昂,建造過程繁瑣艱巨。

高額投入的背後,當然少不了龐大經濟利益的驅動。

瑞典人把垃圾做成了一門極好的生意。

瑞典全國每年垃圾產量為四百萬噸,而僅有1%垃圾填埋處理,也就是說,99%的垃圾都得到了回收利用。

除了規定居民有義務進行垃圾分類,生產者有義務回收自己的產品外,瑞典政府竭力創造了一個友善於環保科技的環境,透過資金補助或優惠政策的方式,鼓勵企業投入綠色科技,不斷開發循環利用技術。

如今,瑞典回收後的礦泉水瓶,可以實現一比一還原。即壓縮分解後的原料,可以用來製作一個新瓶子,不浪費一點材料。

(塑料瓶回收處理)

廚餘垃圾,轉化成沼氣,為汽車和公交車提供能源,剩餘的渣滓用來做堆肥。

而垃圾回收最大的去向,在於焚燒發電。

作為一個北歐國家,瑞典一年中有8個月需要供暖。焚燒垃圾產生的能量加熱水爐中的水,可以給全國20%的家庭供暖。加熱水產生的蒸汽,又通過發電機組給家庭供電,為5%的家庭提供廉價電力。

這些垃圾焚燒廠,外觀美麗,乾淨整潔,沒有難聞的氣味,在設備的層層凈化過濾下,連最討人厭的二惡英,排放都近乎為零。所以不用擔心「鄰避效應」,有的工廠離居民區只有一步之遙。

(瑞典部分焚化爐的設計堪稱藝術)

現在,瑞典幾乎人人都知道,4噸垃圾等於1噸燃油能源。在機器自動化的高效運轉下,一家12人的工廠,每年的盈利額高達550萬歐元。

(收集回來的垃圾需要分類焚燒。不同顏色塑料袋代表不同種類的垃圾。機器會自動分類到相應之處。不需要人力分揀。)

現在,他們唯一的苦惱是:垃圾不夠用。

雖然全國50%的垃圾都用來焚燒,但也僅僅占焚燒廠實際處理能力的兩成。大量的產能被閑置,瑞典人想法設法地從國外進口垃圾。

一開始,他們瞄準鄰國挪威。但後來挪威自己投資建廠,利用垃圾來發電發熱。

兩國居然為此展開了激烈的「垃圾爭奪戰」。當然是先行一步的瑞典更勝一籌。

曾有挪威官員層指責瑞典將焚燒費用一再壓低,擠壓挪威的業務;但又架不住瑞典收費便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本國的垃圾被運去鄰國,自己反而向英國進口垃圾來燒。

估計以後雙方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數據顯示,北歐人一年生產的垃圾是1.5億噸,而北歐能源公司對垃圾的需求達7億噸。缺口如此之大,北歐人很是發愁。沒有垃圾,就意味著沒有燃料,城市供暖供電都會受影響。

反觀中國,每年產生近10億噸垃圾,大部分被掩埋掉,埋到無處可埋。若放在北歐,該是一塊多麼大的肥肉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ugo洪 的精彩文章:

你吐槽的這些設計,其實背後是設計師費盡心思的為你好

TAG:Hugo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