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如果我不幸被隕石擊中穿越回古代,那我希望自己能降生在唐朝長安。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唐代長安城內物阜民豐水清河晏,哪怕是一介草民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這種滋味體現在方方面面,不僅在於美崙美奐的長安坊市,也在於高度發達的市民文化。不管是想跟金髮高鼻子的胡人學外語,還是在路邊享受長安特色無國界美食,長安有一百樣休閑娛樂供你選擇。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開篇,一個由遠及近的長鏡頭下,長安居民的日常生活宛如唐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徐徐展開:一身勁裝表演吞火的胡人,手持鯉魚燈歡快奔跑的兒童,掀開一爐燒餅準備開張的小販……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如此熱鬧景象也不免讓人好奇,1400 年前,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的日常到底是怎樣的?根據史書傳記的記載,「真·長安十二時辰」恐怕比電視劇中呈現的更精彩。

長安人吃什麼?

開始好奇真正的長安人過的是怎樣的生活,都要怪《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幾處閑筆。

身為「十年西域兵,九年長安帥」的張小敬被投入死牢,卻又臨危受命被撈了出來。沒想到身負重任分秒必爭的張小敬,出獄後的第一件事竟然是先來一大碗水盆羊肉!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這水盆羊肉是長安特產,現切現調,明檔售賣,盛進碗里之前還要在滾燙的肉湯里撈一下。肥瘦得宜的羊肉煮得爛乎乎的,吃完還能吸兩口肉湯,冬天吃一碗渾身熱乎,張小敬吃完舒服了,我也舒服了。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因為羊肉實在太好吃了,又不能耽誤太多辦案時間,張小敬忍不住端起來游吃。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吃罷羊肉,甜點也必不可少。在死牢里憋了一年的張小敬之選是臨潼特產火晶柿子。

秋天摘下來的火晶柿子放到來年開春已經脫了酸澀,放軟了水包包甜滋滋的,宛如一窩蜜,插進一根中空的麥桿兒就能把柿子果肉吸溜進肚,和今天吸著吃的網紅水蜜桃差不多。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又小又紅的火晶柿子還沒張小敬幾根指頭肚大,三下兩下喝完,就能把皮破開吃果肉了。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不管這些一千多年前的長安古早味食品實際上風味如何,只要看了電視劇的人都會產生一種立刻買票去西安的衝動。事實上,長安人的飲食文化也確實豐富異常,令人艷羨。

在唐代,撐起人們飲食結構的主要是餅子,可以說是全民啃餅。

唐代趙璘在筆記小說《因話錄》中提到,當時「世重餅啖」,就是對這一時期飲食風尚的真實寫照。唐朝時期,農民已經馴化了小麥、大麥和蕎麥,這些作物磨成粉又能做出種類繁多、口味獨特的麵食,僅有記載的名目就有胡餅、蒸餅、煎餅、湯餅、索餅、糖脆餅等幾十種。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除了普通的芝麻烤饢,唐代還發展出了類似肉龍和油旋兒的夾餡芝麻餅。《唐語林》中提到這種餅「起羊肉一斤,層佈於巨胡餅,隔中以椒、豉,潤以酥」。混合了酥油和羊肉餡,又加了花椒豆豉調味,烤制起來整條街都能聞到餅子的香氣。

白居易在《寄胡餅與楊萬州》里描述到: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聽起來確實是很美味了!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肉食方面,長安人最愛吃的則是小肥羊。羊肉的烹調方法除了張小敬愛吃的水盆煮羊肉,炙烤、清蒸、鹵煮都是常見做法。

除了正常的吃羊,盧言在《盧氏雜說·御廚》中還提到了一種唐朝軍隊中流行的吃法,名叫「渾羊歿忽」。這道菜的做法非常複雜:需要先將鵝宰殺乾淨,再把用香料調過味的肉沫和糯米飯塞進鵝肚子里釀製。之後再宰殺一頭羊去除內臟,把釀好入味的鵝放進羊肚子里炙烤,十分豪邁。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由於市民文化,尤其是坊內集市的興盛,唐代也出現了冷飲甜品大爆發。

除了火晶柿子、甘梅湯這樣的傳統甜品,市面也上開始公開出售加糖加蜜加水果的刨冰。雖然唐代人們已經掌握了用硝石溶於水吸熱的人工製冰方法,但刨冰仍然是小康家庭才能偶爾享用的奢侈品。《雲仙雜記》中稱: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

用寒山的幾句自帶報菜名效果的詩句來概括,長安人民的飲食可謂非常豪華:蒸豚搵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

不過我們今天常吃的辣椒、土豆、玉米、青菜、西瓜,都是後來才出現的高級品了。

長安美食雖好,但對於吃得過於香的張小敬,我還是要說一句: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上元長安不夜天

《長安十二時辰》里宛如「刺客信條:長安」一樣的故事情節之所以能發生,都要多虧上元節。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長期以來,中國人都遵循著「明而動,晦而休」的作息原則,而夜晚聚眾又常常和結黨不軌等行為聯繫在一起,因此唐代長安執行宵禁制度。後唐天成二年六月,政府更是直指夜間聚會傷風敗俗擾亂治安:「合黨連群,夜聚明散,託宣傳於法會,潛恣縱於淫風,若不去除,實為弊惡。」

每當晨昏相接天色晦暗之時,順天門上的暮鼓就開始擊響,人們開始由坊外進入坊內,郭城門、宮城門、坊門相繼關閉。

據《唐律疏議·雜律上》中記載,暮鼓會先敲擊 400 下,所有城門關閉;再敲擊 600 下,長安諸坊坊門關閉。如果在鼓聲停之前還沒回到坊內,就只能在路邊住店或者在朋友家過夜了。

唐代傳奇小說《李娃傳》中,就有鄭生借口家離得太遠沒法在鼓聲落前趕回住處,賴在名妓李娃家裡過夜不走的情節。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除非拿到本縣本坊文書,證明自己有公事紅白事或急病需就診不得不出坊,否則夜晚出門被抓到就是打 20 大板。《唐律疏議·雜律上》中詳細寫到:閉門鼓後、開門鼓前無故夜行至本坊範圍以外者,笞二十……但公家之事需行,及私家吉、凶、疾病之類,皆須得本縣或本坊文牒。

宵禁其間,坊外空無人行,長安城內「六街鼓歇行人絕,九衢茫茫空有月」。

因此,只有在上元節,闔城歡慶,宵禁解除,長安人才能過足十二時辰。平日里因為沒有夜生活,連活動時間都要打個七折。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從正月十四到十六這三天,月色朗朗,長安坊市門大開,全城燃燈,百姓可以玩到天亮。月色和燈展輝映模糊了晨昏的界限,正是「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上元節這三天,正是官家與民同樂、商人展示財力的好時機。唐代詩人郭利貞在詩中描述上元節勝景:長安城內被燈影月影照耀,富貴人家外出賞燈,滿城的香車寶騎應接不暇,面對如斯美景,只恨夜太短不夠盡興。

正是:九陌連燈影,千門度月華。傾城出寶騎,匝路轉香車。爛熳惟愁曉,周遊不問家。更逢清管發,處處落梅花。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上元節限定的香車寶馬美人固然值得欣賞,但觀燈才是整個節日最大的看點。而燈中,又以長安宮燈為最壯觀。

《雲仙雜記》中寫到,唐玄宗曾在上元節於長春殿宴請眾人賞燈,宮燈的形制極盡華麗,有白鷺轉花、黃龍吐水、金鳧、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等等各種式樣。

唐玄宗興緻勃勃,認為燈展分走了月亮的光輝,令樂師奏《月分光曲》,又灑下千萬顆從福建千里迢迢運來的上等錦荔枝,讓宮中人爭搶。搶得多的人,玄宗就獎賞紅披肩綠罩衫。這場盛宴可以通宵直到天明。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而另一邊,平民也在上元節全情投入。家裡花燈的多少象徵著排面和富有,每到上元節鄰居們就開始暗暗較勁,掛出的燈把整條街都照得如同白晝,這種陣仗就叫做「千燈萬影」。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整個盛唐氣象,就在上元節三天里噴薄而出,大街小巷充滿了歡樂的氣息,如果不是突厥狼衛發動的恐怖襲擊,只是拍拍長安人如何變著花樣過夜生活也是很不錯的。

畢竟,對他們來說,一年中能這樣縱情歡樂的夜晚攏共也沒幾個。

長安買房須知

長安作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大都市,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方。

白居易看了長安城後,直感嘆長安像個棋盤子,又像塊大菜地: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這種布局既是為了方便管理,也是為了突出皇城的威嚴,無論是縱橫道路還是里坊數量都有講究。長安外郭城南北排列總計 13 坊,象徵「一年有閏」;自皇城向南排列 9 坊,象徵「九逵之制」。而正對著皇城的 36 坊,因為「北出即損地脈」,「不欲開北街泄氣,以沖城闕」,所以都只開了東西二門,坊與坊之間交流非常不便。

如果你像聞染一樣被流氓抓住,想要逃跑記得先奔到朱雀大街上,再從東西入口逃進其他坊中。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整體而言,整個長安呈現東貴,西富,南貧賤的布局,而北邊住著的是皇帝一家子,就別考慮了。

城內最重要的大明宮在長安東北角,從而帶動周圍區域成為全城地價最貴、最能彰顯身份的居住區。唐初名臣魏徵住在永興坊,宰相房玄齡住在務本坊,名臣長孫無忌住在崇仁坊,名將李靖住在平康坊……粗略盤點一下,這些名人貴族都是長安東北角的鄰居。

這一區域房產雖熱門,但不是想就能買到的。官吏貴族們的宅院面積大到魔幻,幾乎能把長安東北角完全瓜分掉。

舉個例子,《舊唐書·程執公傳》中提到,橫海軍節度使程執公退休後回到長安,唐憲宗覺得他在靖安里的舊宅太小,故「賜地二十畝,令廣其居」。擴建後的程宅面積將大概有 1.2 萬平方米,能在家裡開遊樂場。

更過分的是汾陽王郭子儀的家,「在親仁里,居其四分之一」。據《舊唐書》記載,郭子儀家中有一條大馬路,他家的 3000 口人進進出出,彼此見面卻說不清自己究竟住在哪兒,跟屋與屋之間要建高速的于謙家差不多大了。

儘管唐朝人住房的規格和面積得按品級來算,不能逾矩,但炒房也是有可能的。長安城內長期徘徊著各種參加科舉的外地考生、剛調入京城的低級官員,以及暫時落腳的文人和商人,轉手把房子賣出租出並不是什麼難事,也有房東專門出租房子為生。《李娃傳》中,進京趕考的鄭生就在長安城布政里租了一間考生房,從此開始了日漸墮落的大城市生活。

國際大都市長安居民如何打發十二時辰?

如果我不幸被隕石擊中穿越回古代,那我希望自己能降生在唐朝長安,長安城彙集了來自各地的居民,每個人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長安十二時辰》原著中籍張小敬之口寫道:


那裡有一個看塔的小沙彌,你給他半吊錢,就能偷偷攀到塔頂,看盡長安的社丹。小沙彌攢下的錢從不亂用,總是偷偷地買來河魚去慈恩寺邊的小貓。東市的阿羅約是個馴駱駝的好手,他的畢生夢想是在安邑坊置個產業,娶妻生子,徹底紮根在長安。長興坊里住著一個姓薛的太常樂工,廬陵人,每到晴天無雲的半夜,必去天津橋上吹笛子,我替他遮過好幾次犯夜禁的事。

也許這份縱觀古今中外歷史也罕見的生活質感,就是張小敬豁出性命也要守護長安的理由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品玩 的精彩文章:

被犧牲的《黑鳳凰》
趣頭條的咎與譽

TAG:PingWest品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