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演藝圈風險極高的一個分支
流量開始的地方~
流量這個概念,大約興起於2014年的前後,
2014年到2017年,流量在這幾年的時間內也達到了頂峰。
最開始讓人意識到有流量這種說法的是楊冪,這位童星出生的80後女演員,
楊冪早期拍了《射鵰英雄傳》、《紅樓夢》等家喻戶曉的作品。
隨後,楊冪在《美人心計》扮演了雪鳶一角,大受好評,真正打開了市場,
在《宮》熱播後,也有了「流量天后」這個稱謂,
從此,她的作品演一部火一部,只要有她擔當主演,總是能貢獻極高的收視和熱搜度。
與楊冪不同,同為流量擔當的女演員楊穎,Angelababy,
一開始是模特出身,因為形象好陸續在幾部香港電影中嶄露頭角,隨後到內地發展,
因為大IP古裝奇幻作品而被大眾熟知。
男生群體,第一代流量小生以李易峰,吳亦凡,鹿晗,楊洋四人為首,
他們都有一些相同的背景,都是選秀出身,經過專業訓練,擁有豐富的舞台經驗,
選秀出身這種經歷,也決定了他們擅長於和粉絲打交道,懂得如何塑造良好的形象獲得粉絲喜歡。
而隨著市場的變化,
一開始主要以音樂為目標的幾位(除楊洋以外)都陸續進入了影視圈,
李易峰因為《古劍奇譚》打開了市場,楊洋在《微微一笑很傾城》和《花兒與少年》時期,人氣攀升,
鹿晗和吳亦凡與前兩位不同,他們是先獲得了龐大的粉絲群體後開始在影視作品中擔當主演的。
以上的幾位都是因為流量和熱搜在代言和影視兩塊,拿到了豐厚的報酬,
女星靠建立時尚、前衛、年輕的女性形象獲得關注,男星靠營造紳士、完美的男性形象收割一大批「對象粉「。
流量的興衰。
當人氣都攀升了頂峰的時候,事情就開始發生了變化,
這一批流量藝人因為演技差,出演的作品質量堪憂而總是罵聲一片。
而到17,18年前後,黑粉的數量與日俱增,甚至都可以因為被罵而進了熱搜,
更令人擔憂的是,流量是需要持續完美,持續保持熱度才能實現的,一旦你的個人行為破壞了粉絲心中的完美幻想,
那自然會被遺忘。
鹿晗公開戀情一事就可以看出「對象粉「的這種不穩定性,
都是以「老公「、「哥哥「的目標來喜歡你的,你一旦和她們心中的形象不符,自然會影響熱度最終導致收入的損失,
而隨之而來的越趨成熟的造星節目,讓更多年輕好看的小男孩湧入這片熱土,
保證流量屹立不倒就更是難上加難。
有了危機就得解決,流量小生小花們陸續進入了改頭換面的階段,
總是演小仙女的楊冪,在《寶貝兒》里飾演了一個鄉土氣息濃厚的殘障女孩。
李易峰也因為《心理罪》、《動物世界》中肉眼可見的演技增長速度,
收穫了一些好評。
吳亦凡用一首《大碗寬面》卸下了高冷的男神形象,
開始走親民路線。
楊洋穿上軍衣,用一個鐵血柔情的軍人角色,試圖讓觀眾看到他不一樣的一面。
轉型是好的趨勢,但也有得有失。
楊冪在《寶貝兒》里的嘗試並不被認可,結婚、離婚等等,個人的變遷也勢必影響了她的商業價值和流量熱度。
楊穎接拍了大量熱門電視劇,並擔當女一,卻拍一部,被罵一部,
到後來請她去演電視劇的用心,都不得不讓人揣測是不是為了蹭她的熱度,
而都以為楊穎實在是資源太可怕了的時候,她的事業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影響。
在大量接拍古裝劇,時裝劇以前,她大多數是大導電影里的女一號。
合作的都是徐克,王家衛這一類首屈一指的王牌導演,
雖然給她的角色都是千篇一律的「花瓶「角色,但和優質的團隊合作是積累經驗的一個絕佳機會。
等到她生子後,她的資源明顯的在變差,
沒有大導作品,綜藝節目常駐角色被更年輕、熱度更高的女藝人代替,
與她合作的電視劇主要精力也放在以她為熱度增加收視率。
楊穎這名演員,個人努力上是不能否認的,
但遺憾的是演戲真的是一個更看重天賦的所在,演戲需要大量的生活積累和敏銳的感知力,而這一點都是她無法獲得的。
楊冪的資源也完全卡在了偶像劇這一塊,在時尚圈的熱度也有了微妙變化,
古力娜扎,迪麗熱巴,鄭爽,馬思純,周冬雨這一批年輕有活力的小女孩正在搶佔商業資源。
楊冪和楊穎不同,楊冪是一開始有演技有靈氣的那一批,
李少紅導演曾在採訪中談到過楊冪:
「說她的表演都已經模式化了,哭就是大哭,笑就是大笑。「
長期高強度的工作讓她已經無法專心在演技磨礪上,
而現在就算想要重新研習,因為已經慣性的表演習慣和目前的角色質量,她都在突破上有了極高難度。
男生這一邊,
一直走電影路線的李易峰經歷了《老炮兒》、《麻雀》等作品演技被群嘲的尷尬,
他在《心理罪》中,台詞從略帶地方方言的普通話,晉陞到有了專業水準的功力,
在《動物世界》,獨挑大樑的他,讓鄭開司這個角色入木三分,與導演韓廷的優秀製作能力共同得到了認可。
隨著他在演戲上的投入,熱度也明顯的大不如前,好的演技和影視資源來交換流量未必不是一件值得的事。
在電影資源上不輸李易峰的吳亦凡,這幾年到手的影視作品質量卻並不樂觀,
在《老炮兒》時期,同時被作為熱度出演了這部作品的李易峰和吳亦凡卻有了極大的不同,
和楊穎一樣原本就不適合演戲的他,也只能穩固他在音樂市場和潮星市場的位置。
而楊洋和鹿晗都出演了大量大IP作品,鹿晗更多還是偶像明星身份導入流量,
楊洋和楊冪的前段演藝時期有些相似,都在質優的名導作品中靈關一現,
遺憾的是卻一直不溫不火,轉戰到能收穫粉絲和流量的影視作品卻又因此失去了早年間的靈氣。
如今,已經更換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流量明星,
在這些流量身後的,是一批演技形象管理都日漸成熟並擁有較高熱度的年輕實力派,
女生如周冬雨,楊紫,張子楓,男生如劉昊然,彭昱暢,井柏然,
這一批坐擁優質影視資源又有良好粉絲基礎的藝人正在挑戰著流量明星的地位。
往後,流量界的比拼只會越來越殘酷,
更多優質的小女孩、小男孩要搶流量、搶資源,而好的資源也早已被踏實耕耘演技的同輩藝人所佔領,
流量藝人反而是演藝界風險極高的一個分支,
屹立不倒的熱度,完美的形象,被罵、被黑也能保持微笑的良好心理素質,都在考驗著這個稱謂下的藝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