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19年,中國RPA的機遇和挑戰在何處?

2019年,中國RPA的機遇和挑戰在何處?

2019年7月9-10日,36氪在北京和上海同步舉辦「2019WISE超級進化者」大會,活動設有七大會場,關注企業發展變革路徑、行業風向把握、零售行業的進擊與蛻變、萬億企業服務市場的崛起、產業創新機會、全球化趨勢與差異化需求的爆發邏輯等議題,邀請超百位行業領袖,聚焦那些引領行業變革的超級進化者的崛起之路。

在略微缺乏投資主題的2019年,RPA像是一顆亮眼的星星。從去年年底開始,RPA逐漸成為創投圈裡的火熱話題,大家樂於討論擁有「機器人同事」「機器人助手」的未來景象。RPA又名機器人流程自動化,36氪也在此前的行業報道中也提及——重複、基於強規則、需要在不同系統間跳轉,是這項技術應用的好場景。為什麼RPA會成為今年的投資風口?剛剛發展起來的這一賽道,又面臨著什麼機遇和挑戰?

在本次WISE大會的圓桌環節,DCM董事合伙人曾振宇,以及來也科技高級副總裁褚瑞,與我們分享了對這個賽道的看法。以下為圓桌實錄:

詠儀:早上好,非常歡迎大家來到我們今天的 RPA 圓桌環節,我是36氪分析師詠儀。首先感謝這麼多朋友來到現場,也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兩位嘉賓參加這次圓桌。不如先請兩位嘉賓先做一個自我介紹吧?

褚瑞:大家好,我是褚瑞,前不久來也科技和奧森公司完成了合併。新的來也科技主要做RPA AI方向的業務,我在公司主要負責RPA這塊業務。

曾振宇:大家好,我是來自DCM的曾振宇。DCM是一家專註中早期TMT投資的風險投資基金,過去23年里在中國、美國和亞洲其他市場做了持續的投資,一直專註中國技術領域的投資。

詠儀:從兩位各自的角度出發,你們覺得,RPA是在近兩年成為風口的嗎?存在什麼原因,讓這個市場突然火了起來呢?

褚瑞:我覺得RPA市場火起來,大概是從2015年開始的,其實需求早就存在。為什麼說從2015年開始呢?2015年有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阿爾法狗的第一次亮相,說明AI再一次崛起。這一次告訴大家機器代替人是有可能的。在座各位或多或少會聽過哪些行業會被機器人取代,而RPA和AI所倡導的,正是把一部分工作解放出來,讓機器去完成,這是一個心理基礎。

另外一方面,企業這兩年都在講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建設做那麼久了,不能推倒重來,這個時候就講自動化,講智能化,這就是RPA和AI擅長的方面。

曾振宇:RPA發展的幾個最重要的驅動因素,其實在過去幾年裡一直都在持續的壯大、持續的加速。首先就是機器對人工的取代,人力成本的持續增加,以及大家試圖利用機器和自動化程序去取代人的工作這件事,在這半年內持續加速。

在技術領域,AI技術持續增強,包括在不同系統之間,大家試圖建立一個松耦合關係,更靈活的解決程序化的工作,這個技術也在加強。這兩個本質的推動因素一直沒有變,而且在持續變強,市場里的玩家過去幾年在持續變大。為什麼呢?資本市場一定是圍繞著產業的發展上下波動的,有的反映慢一些,有的反映稍微過速一點,資本市場幾位玩家持續融資發展,得到了大家廣泛關注,本質還是這個行業的發展,背後的原因其實還是關鍵的驅動因素在持續的變強。

詠儀:今年也有不少公司拿到了新一輪融資,這個也為RPA添了一把火。兩位覺得,目前中國市場里的玩家,以及整個賽道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另一方面,市場的需求開發程度又是怎麼樣的呢?

曾振宇:中國的RPA市場還是在早期階段。如果一定要定義,可能今年是從投資者角度注意到這個領域,我們甚至可以用「元年」這個詞來形容。

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的RPA公司在過去一年裡開始持續地出現,可能有幾類不同的公司都在試圖在這個市場裡面尋找新的機會,比如傳統的外包公司、AI基因很強的公司在向RPA公司轉型,或者第一天開始就以RPA為目標的新型創業公司,都持續地在市場里競爭。而大家早期去試圖滲透或者試圖服務的市場,還是以大型企業為主,大型企業里人力密集的工作為主,主要集中在金融、電信等領域。

市場還是非常蓬勃,非常早期的狀態,我個人覺得如果一定要用標誌性的詞語定義,今年可以算是一個元年。

褚瑞:我補充一下,我觀察了一下目前國內做RPA的這些公司可能分成三種。第一種稱之為產品流,意思就是說,我把我的產品開放出來供大家用,建設一個社區,就像典型的UiPath走的就是這種路線。

另外一種是項目流,我看好一個項目,把我們公司的能力賦能到這個項目裡面去,把這個項目的自動化做起來。第三種特殊一點,我們稱之為特殊流,看RPA這麼火,出來蹭熱度。

前兩種產品流的項目,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基層發現需求,逐漸到上層,覺得這個項目是可行的,RPA項目往往是自下而上的。

詠儀:賽道還是在發展的早期。放眼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有很多RPA公司稍微早一些發展起來,比如像Blue Prism、UiPath以及Automation Anywhere等。中國RPA公司的發展路徑會跟他們類似嗎?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特色,面臨什麼機遇和挑戰?

曾振宇:作為投資者,我們觀察或者猜想,來比較兩個市場、不同市場的異同。今天國內有幾個機遇,跟早期RPA公司崛起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一個方面是,AI技術在今天更加普及,更加迅猛,和前幾年相比條件成熟很多。

另外一方面是,中國企業面臨很強的本土化需求。本土化包括對本土的軟體環境適配,比如對本土服務的要求、對流程的理解等等,這兩個因素跟國外RPA相比是最大不同的變數,所以可能會在中國催生出一些不一樣的發展路徑。也許我們的產品在第一天開始,某些功能就比別人更靈活,同時另一方面,對本地化的要求就會更細緻。

但是,這個領域還是很早期,大家在一個早期的市場里可以看到,不同的玩家從不同的領域去切入這個市場,所以每一種方法都有成功的可能性。如果一定要比較異同的話,這兩個可能是最大的X因素吧。

褚瑞:非常同意曾總的觀點。如果我們比較產品,目前市面上頭部產品是UiPath,這樣的話國內RPA的產品和UiPath相比,坦率的講UiPath做得還是很好的,國內的產品還是蠻有壓力的。如果突圍的話,我覺得突圍的方向是,把握住國際大環境給我們帶來的一種機遇。另外包括說操作系統,更強調自主可控,這也是某種機遇。

詠儀:RPA從去年年底開始火起來,一直到現在發展快大半年了。也有不少讀者問我們,RPA這個技術到底壁壘在哪裡?我們也請兩位嘉賓來聊聊這個問題。除了專門做RPA的公司之外,現在還有AI公司,以及大公司內部孵化RPA團隊,都在做,這件事真的這麼容易嗎?

曾振宇:RPA其實還是門檻挺高的,壁壘挺強的。我覺得可能有幾方面的業務壁壘。第一,壁壘確實是來自技術層面,我相信我們的技術大拿褚總會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這來自幾個方面,一個是對現在國內、或者不同的軟體開發環境和設備的適配,這本身就是複雜工程的一種壁壘。

第二,如何跟AI技術有效融合。AI技術其實今天在RPA技術里扮演的是「眼睛」和「耳朵」的角色,下一步可能會扮演「嘴巴」這一角色,最後慢慢扮演「大腦」的角色。在不斷深入的過程中,AI技術應用的好壞會決定RPA場景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RPA作為泛編程化語言,它本身的靈活度,兼容性和可視化程度,這可能會決定開發者社區是否能形成有效生態,起到重要的作用。這三個是技術上的壁壘。

業務上的壁壘還有很多,比如對本地化功能和服務的理解,比如是不是可以有效的建立真正2B級企業組織的架構和效益,這些都是在業務層面的壁壘。

RPA雖然現在是一個風口,大家聽起來是一個很好的事情,我個人覺得,還是有很長期的路要慢慢走。

褚瑞:這個問題非常好,我也問過同樣問題。上個月底我們司慶,陸奇博士到我們公司交流的時候,我問過同樣的問題,我就結合當時和陸博士的說法和我自己的認識,來聊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我們把RPA分成兩種。第一種就是我們做了的,即將過去的RPA;另一種是我們正在做的下一步的RPA。

第一種RPA,我們都做了的,其實是一個過渡時期的RPA,這個時候AI因素非常少,或者就是像有兩張皮,AI加進來一點點,像調料一樣。它的壁壘不在技術上,壁壘在於產品和運營上。這個時候的RPA就講究,怎麼讓大家都能接觸,讓每個人願意使用這樣的工具,就像Excel一樣,用這樣的工具去改變自己的團隊,這時候就是運營和產品的壁壘,是很高的。而且在這個時候,一些技術大咖的思維有可能就成了絆腳石了。

下一個階段到RPA AI階段,這個技術壁壘就體現出來了。因為RPA團隊往往是,要麼RPA的基因非常足,要麼AI基因非常足。兩個基因都非常足的團隊不太容易,因為技術方向很不同。所以說呢,如果我們看到一個RPA公司,他們自己說做了很多AI方面的工作,可是你過去一看,可能就是兩張皮。陸奇博士當時有一句話說得挺好,他說他看重的不是今天的RPA,而是將來的RPA AI。我們今天的RPA,現在的火熱是把將來的火給透支了。但有一句話也是這麼說,誰今天透支了,明天肯定要補上這一課,路還是蠻艱難的。

詠儀:最後一個問題,我們來聊聊關於這個市場未來的發展,在未來的短期跟長期時間內,兩位嘉賓對RPA市場有怎樣的看法?比如說,未來一到兩年內,中國RPA公司會比拼哪些指標;從長遠來看,哪些環節可以大規模降低成本,哪些公司會勝出呢?

褚瑞:在未來一年,比較短的時間內,其實我覺得主要比拼的就是,怎麼樣把RPA的產品去流行化,不是說去做有影響力的項目,然後項目做得越多越好,不是這樣的。而是把產品做得漂亮,這是很關鍵的。這時候對於公司來說,各個方面,包括技術、產品、運營、銷售、市場,缺一不可,每個方面都要注重,才能把事情做好。對於長期來說,我覺得核心的競爭力還是RPA AI,具有AI基因的公司能夠把AI真正的融合到RPA里去,這樣的公司有持續的競爭力。

曾振宇:我同意褚總的觀點,首先的前提是,持續進步的產品能力是這個事情成功的基礎。這是RPA之所以可以成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真正符合大家這麼高預期的產品的前提。

我覺得,在產品化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兩個大的技術方向或者說產品方向去發展。

一個方向是持續跟AI結合,AI慢慢從今天的「調料」變成一個「小菜」,慢慢變成「主菜」,RPA可以適配的領域,可以解決的問題,會變得更寬更廣。

第二個方向是借鑒傳統的軟體發展方向。RPA語言本身的發展,還有建立自己的社區、培養自己的生態系統、培養自己的開發者,和培養自己上下游合作者的過程。這個生態越繁榮,整個RPA的應用或者拓展方面會得到具體的加強,這個是產品上兩個最重要的發展方向。

業務模式上,不同公司也會產生不一樣的道路。有些公司可能在某一些領域,某一些行業有專有能力或者資源和經驗,他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會長得跟別人不一樣;有些會更專註在早期市場,有些甚至可能從第一天開始就專註變成國際化的市場,它的發展道路也會不一樣。技術和業務上都有不同的岔路,不同的岔路裡面可能會走出不同的公司。哪一條會成為最成功的路呢?現在還很難判斷。因為這個市場里,幾個重要的驅動RPA發展因素還在持續變強,所以我覺得應該說,每條路都有相當的機會。

詠儀:謝謝兩位。正如兩位所說,RPA市場現在剛剛開始,不過背後的場景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向是非常多元,也非常廣闊。歡迎大家以後多關注RPA技術,36氪也會持續關注這個賽道,謝謝兩位嘉賓今天的分享,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要做的事,這家公司4年前就在做了
福特將在歐洲關閉6家工廠、裁員20%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