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趙破匈奴之戰:15萬步兵圍殲10萬騎兵,李牧一戰封神

趙破匈奴之戰:15萬步兵圍殲10萬騎兵,李牧一戰封神

戰國時期有許多名將,比如白起、王翦、孫臏、廉頗、龐涓等人,無不是智謀高絕。

卻很少有人像李牧那樣,在大廈將傾之時臨危不亂,頻頻擊退強敵,在他的守護下,趙國孱弱的防線固若金湯。

李牧的人生相當傳奇,從其軌跡來看,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防禦匈奴南侵,下部分抵禦秦軍東進。

《史記》有記載,「李牧者,趙之北邊良將也。常居代雁門,備匈奴。」

雖然一生戰功赫赫,但是封神之作來自於趙破匈奴之戰,用15萬步兵圍殲10萬匈奴騎兵。

李牧的生年不可考,早在趙惠文王時期就是一名優秀的年輕將領。

當時趙國北方常常受到匈奴的侵擾,趙奢、廉頗等名將的重心在中原,駐守代郡防禦匈奴的差事就落到李牧的頭上。

李牧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穩定軍心,方法很簡單,一是每天殺幾頭牛羊犒勞有功的將士,二是親自傳授將士騎射之術。

《史記》有記載,「日擊數牛饗士,習騎射。」

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趙軍兵營就營造出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要長期維持這種現狀,需要充足的軍費保障,恰好趙惠文王給予了李牧特權。

《史記》有記載,「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為士卒費。」

李牧不僅可以自行設置官員,代郡賦稅也不需要上繳,條件只有一個,保證北方安定,不讓匈奴打進來。

李牧知道,僅靠這些完全不夠,還需要強大的情報網和防禦體系。

《史記》有記載,「謹烽火,多間諜。匈奴即入盜,急入收保。」

因此,一方面修繕數量眾多的烽火台,只要發現敵軍就會報警;

另一方面和邊境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來襲,則全部堅壁清野,讓匈奴搶不到任何物質。

李牧的辦法很有效果,匈奴每次南下,烽火台總會及時報警,邊境軍民帶著包裹進入城池。

不論匈奴如何罵陣,趙軍就是不出戰,多年下來,匈奴耗費人力物力,卻沒有得到半點收穫。

可是時間長了,這種方法也有副作用,將士們不懂李牧的用心,認為他膽小怯戰,心中生出憤憤不平之感。

《史記》有記載,「然匈奴以李牧為怯,雖趙邊兵亦以為吾將怯。」

就連遠在邯鄲,剛即位不久的趙孝成王也認為李牧磨滅了邊境將士的士氣。

於是數次來信責備,要求他出動迎戰,可是李牧依然不為所動。

趙孝成王非常生氣,一紙詔令把李牧調回邯鄲,派另一位將領代替李牧。

《史記》有記載,「趙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將。」

這位將領吸取李牧的教訓,積極迎戰來犯的匈奴,結果敗多贏少,幾次下來,趙軍不僅損失慘重,連物質也搶奪了不少。

這時候趙孝成王才想起李牧的好,如今趙國的重心在中原,只要北方安定就可以。

於是又調李牧駐守代郡,並承諾不再干預軍政之事。

李牧回來之後,一切又恢復原樣,匈奴雖然一無所獲,卻對他生出了輕敵之心。

《史記》有記載,「李牧至,如故約。匈奴數歲無所得。終以為怯。」

其實在李牧心中,早已有了一個計謀,他與幾個心腹將領商定,設置一個埋伏圈,引匈奴進套。

為了確保勝利,李牧準備戰車1300輛,戰馬13000匹,5萬步兵和10萬弓箭手,進行多兵種聯合操練,使得士氣大增。

終於,決戰的一天來臨了,當烽火台發現來襲的匈奴騎兵,李牧這一次沒有退守,而是主動出擊,結果趙軍一戰就敗,棄甲而逃。

多少年來,匈奴好不容易等到這個機會,因此不作細想,頭腦發熱地下令追擊,結果等來的是趙軍事先設置好的包圍圈。

最後,10萬匈奴騎兵幾乎被全殲,只有單于帶著少量親兵突圍而逃,而趙軍僅僅傷亡4萬。

經此一戰,李牧聲名大噪,成為趙國繼趙奢、廉頗之後的又一位名將,十年內,趙國北方再無外敵敢來侵擾。

《史記》有記載,「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衛青和霍去病以征討匈奴而出名,卻從沒有這麼大的戰果,數次下來殺敵人數才超過10萬,而李牧也憑這一戰而封神。

(參考文獻:《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一直堅持北伐?原因可歸納為20字
蝴蝶效應:兩女子爭奪一顆桑樹,引發吳楚兩國全面戰爭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