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人能自誠其心到至誠的境界,才是學養最重要的造詣

南懷瑾老師:人能自誠其心到至誠的境界,才是學養最重要的造詣

南懷瑾老師:人能自誠其心到至誠的境界,才是學養最重要的造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人能自誠其心,達到至誠的境界,才是人道學養最重要的造詣

本文摘錄自 《話說中庸》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我們必須了解,研讀《中庸》到此,才是《中庸》學問修養最中心的關鍵所在。同時,更需要記住《中庸》開宗明義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三綱領。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達到率性之道而證天命的本有之性呢?他在本節的開始,就提出一個「誠」字作為方便法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是說,誠,是形而上自然本自具足先天自性的一個功用,也可以說它是一個表詮的名相。因為天命之性,本自具足一切功能。所以說:「誠者,天之道也。」誠,就是天性本具率真的直道,但它賦予在每一個人生身之後的後天人性之中,人們卻需要借重學養的修行,才能重新返還而合於原先本有具足的自性,因此便說:「誠之者,人之道也。」人能自誠其心,達到至誠的境界,才是人道學養最重要的造詣。那麼,《中庸》所謂的「誠」,乃至如《大學》所說的誠意,是不是同一意義呢?可以說是同一內涵,但有不同的功用。《大學》所謂的誠意,是從人能誠之的作用,需要先從意念做起。《中庸》在這裡不加一個意的作用,只是直接說明誠心的本地風光。所以他接著便直指誠心的功用境界說:「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這是直指人心從誠的因地起修,達到至誠境界的描述。但所謂「不勉而中」的「中」字,切莫當作中央的「中」字來讀,必須用中州音來讀,如山東、河南等處方言的語音,讀作「仲」,也就像說打靶打中了的中(音仲)一樣才對。「不勉」,就是不需要用心用力,不需要一點勉強就中入無功用道的境界。「不思而得」,這是說不是用思想意識去求得的,它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需要放下一切思維意識,絕對沒有一點想像、妄念的作用,才能達到的境界。如果你學養到達「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的無功用道,那麼,照舊行住坐卧,仍在言談行動的種種作為中,都是從從容容,無往而不合於中道的妙用了。但這是聖人的境界,不是一般人用盡心思方法,或者另外別求一個秘密法門,甚之,採用一種什麼功夫所能做到的。其實,只要你放下一切思維、尋思、把捉、揣摩等的雜亂妄心,坦然而住在不思、不想、不尋究,對於一切心思雜念,放任自然,由它自來自去,不隨它轉。只是不迎不拒,不隨不去,坦蕩胸懷,瞭然不著。由此漸進,涵養功深,就可接近「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自能啟發聖智的功用了。如果不能一舉而超然直達聖境,那就必須要反身而誠,下學而上達,所謂「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那麼,擇善是擇個什麼善?固執是固個什麼執呢?

關於什麼是「擇善而固執」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姑且擱置什麼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形而上學而不談,只說後天人性所認為的善和固執的道理。其實從人類整體文化來講,無論是西方和東方的文化,一切教育、宗教、政治意識,哲學和科學的思想,它的終極目的,都是教導人們要「擇善而固執」。什麼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念等等,始終沒有離開教人怎樣去「擇善而固執」它的理論和目標。最明顯的實例,便是宗教的「擇善而固執」的方法。如教人向最信仰的主宰或主旨祈求和禱告、禮拜,甚之,心心念念,念誦一句總體的特稱和名號,如主啊!神啊!佛啊!菩薩啊!天啊!父啊!母(媽)啊!乃至無義理可解釋的真言咒語等等,都由任何一個宗教,根據他的教義理念而特定一個名句,作為信仰和修行的軌則,這就是「擇善而固執」的作用。至於從周、秦以後的儒家學者,並沒有如各宗教一樣的特定一個作為總體專一的名言。但到了宋朝,自有宋儒理學門派的興起,便根據《大學》、《中庸》的理念,認定以「主敬」或「存誠」作為「擇善而固執」的學養標準。把傳統儒家博大精深的學說,也變成類似宗教式的學問方法了。那麼,宋儒理學家們,是怎樣變出了這種花樣呢?事實上,就是由於從《中庸》這一段話而建立了一個有分別影像,有義理可循的模式。

《中庸》的原旨,並沒有叫你去「主敬」或「存誠」。他是說,萬一你不能直接到達「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的聖智境界,那就要「擇善而固執之」,才能達到「誠」的中道。怎樣去擇善?怎樣去固執?他就提出下學而上達的五個學養方法,所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當以孔子作榜樣,不能固守一門學識,而困於主觀成見的藩籬之中。「審問」,是要對任何一種學問,都要窮源考究清楚,不可落於盲從或迷信之中。「慎思」,是要將所學所聞加以理性的思考。「明辨」,等於後世所說要加以科學的、邏輯的分析和歸納。經由以上的四種治學過程以後,確定了理之所在,便要實踐見證於做人做事的行事之間,所以叫作「篤行」。換言之,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四種是擇善;篤行,便需要固執。因此下文便有對這五個學養方法的申述說明:「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這是說如果沒有去學習,或者學習得不好,學習不到家,你就不要冒昧去做實驗吧!「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這是說,你不懂,就要去求學,請教知道的人教你。如不肯去求學求教,而且去求學求教了,仍然還沒有徹底明白,那你就不要隨便去實施吧!「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如果你也學習了,再經過自己的思考,還是沒有想通,沒有徹底明白,那也不可以將就去做。「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假使你把所學的經過思考和辨證,仍然還是弄不清楚,於心不安,你就不可以隨便去做。這都是說明擇善須精細,然後才可去實踐。「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最後,是重在知道學理以後的實踐。但在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要秉「擇善而固執」的精神去「篤行」,不可半途而廢,或是功敗垂成。必須要堅持精進,實行徹底,才能有成。(「措」字,有做到終點,做到最後的含義。)因此,便說,你如果能照這五個求學的方法去做,不急於求成功,只重視徹底去實踐。「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別人一下就會,不必羨慕,不要氣餒,你就準備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別人因十分的努力才能成功,你就準備千倍的努力去完成。總之,只要以「不問收穫,只問耕耘」的精神去「篤行」,雖然是最愚笨的,最後必然會明白。雖然是最優柔寡斷的,最後必然會堅強剛毅起來。

由於《中庸》在這裡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種做學問的方法和程序,我們用比較哲學,比較宗教的教學方法來對照一下,唯一和這一理念相似的,大概就只有中國佛學,根據大小乘所說的「聞、思、修慧」的修行理念,提出「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建立「教、理、行、果」四個綜合的教法。例如佛經,首重「多聞」,就同「博學」是同義語。佛經的問答,先說「諦聽」,就與「審問」是同一作用。佛學的修行,注重正思維去修「禪觀」及「觀想」,它就和「慎思」意義相同。所有的經論著述,必須注重「因明」(邏輯),就是要以「明辨」為主旨。凡此等等,最後總歸要求需達真修實證的「行證」和「行果」,它和「篤行」的理念就完全一致。因此,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量翻譯的佛經,多有採用《大學》、《中庸》的名詞文身作基礎,故使佛學在中國文化中,很快就融會為一體。再加上平民宗教的外觀,終於普及民間,就流行不衰了。到了隋唐以後,以平易語體說教的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作《信心銘》,也同樣地提出「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等開示,也是說明擇善固執的重要,並非是絕對不用文字語言,就可悟道。他也等於是摻合「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理念,「即此用,離此用」而已。總之,由「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擇善而固執」的理念,也就是闡明「大學之道」篤行「止於至善」的普及法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漢唐的「選舉」、「考試」制度與教育思想
是美食更是良藥:皇宮8大頂級養生美食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