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董眾與文溯閣《四庫全書》

董眾與文溯閣《四庫全書》

董眾,1892年生於遼寧省法庫縣,幼年即入鄉村私學館,學習研讀四書五經十餘年,打下了紮實的國學功底。1912年,他被選為公費生進入奉天(今瀋陽)省立師範學校讀書。1919年再經奉天省教育會保薦,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部學習,192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這時,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已改名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畢業之後他升入國文部研究科深造。次年6月經導師吳承仕教授推薦,先後去北京中國大學等校任教。

董眾的學習和治學生涯是與《四庫全書》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四庫全書》編修完成後,共手抄了7部,分別珍藏於紫禁城文淵閣、瀋陽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文津閣、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董眾在北師大讀書伊始,得知原庋藏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本《四庫全書》調入了北京京師圖書館,向社會開放閱讀已有兩年。從1919年至1924年,董眾利用課餘時間,全身心地閱讀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品讀、研究的同時,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成為較早深入研究《四庫全書》的年輕學子。

1926年,董眾受聘為奉天東北大學國文系教授。後兼任瀋陽大帥府學館國文教授,並因其他工作的關係得以繼續常在北京,這為他細讀文津閣《四庫全書》創造了機會。

當董眾專心閱讀文津閣本《四庫全書》告一段落時,又得知原在奉天故宮庋藏的文溯閣本《四庫全書》也已調入北京,散放擱置在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倉庫里,無人看管,更不對外開放閱讀。董眾先是通過在陳列所當雜工的同鄉疏通,私下進入倉庫閱讀多次,發現文溯閣本與文津閣本《四庫全書》有些差異。後來他利用餘暇,進入故宮古物陳列所,靜心閱讀文溯閣本《四庫全書》,然後與文津閣本《四庫全書》相比對,發現了文溯閣本缺失的一些篇目。之後,董眾又從「清室善後委員會」即故宮博物院的前身,借閱了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作為參照,將文溯閣本與文津閣本及文淵閣本《四庫全書》互相比對,探查文溯閣本究竟缺少了哪些篇目。最終在1926年夏,正式向奉天省教育會提交了文溯閣本《四庫全書》缺失篇目。經瀋陽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王愛華確證,這份篇目包括16種圖書,共計72卷。明細如下:

經部:《禮書綱目》10卷、《春秋列國世紀編》1卷、《春秋集傳詳說》8卷、《五經四書》7卷、《瑟譜》6卷、《韶舞九成樂補》1卷。

史部:《欽定盛朝殉節諸臣錄》12卷、《欽定盛京通志》4卷、《謚法》4卷。

子部:《證治準繩》1卷、《高齋漫錄》1卷。

集部:《鯨背集》1卷、《西河集》9卷、《御制詩集》2卷、《玉瀾集》1卷、《雁門集》4卷。

奉天省教育會接到董眾提交的文溯閣本《四庫全書》缺失書目報告書後,當即指派譚峻山與董眾在北京依照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原體例,僱傭20多位文人學士,租用弘達學院幾個房間,使用新購置的上等筆墨紙硯,以文津閣、文淵閣兩部《四庫全書》為比照底本,用工筆小楷抄寫文溯閣本所缺書目。待補撰、校錄完整後,補抄書目的裝幀、裝潢,乃至鈐印,皆與文溯閣本完全一致。這項工作歷時一年有餘,為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共新補抄成77冊16種72卷。最終使文溯閣本《四庫全書》超越了文津閣本和文淵閣本,成為收書更全的版本。

新補抄的全本文溯閣《四庫全書》,後經多方努力,終在1927年春夏之間,得到有關方面核准,由董眾負全責,僱工或動員弘達學院的學生,出動40多人,歷時幾日,將收藏在北京故宮古物陳列所的文溯閣本《四庫全書》6176函大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裝成810大箱,裝上火車,最後於1927年8月4日運抵奉天,存入文溯閣書樓收藏,結束了文溯閣書樓與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分離十餘年的歷史。

文溯閣《四庫全書》庋藏奉天原處,是當時奉天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由董眾主持,於1928年7月舉辦新全本文溯閣《四庫全書》展示會,前來觀賞的人很多,並且很快在東北地區興起了「四庫熱」。由此董眾比對文津閣本、文淵閣本兩部《四庫全書》,補全文溯閣本《四庫全書》缺失書目的功勞,也被國內外學者所知。

在學術研究方面,董眾寫有《阮步兵年譜》《曹子建責躬詩於彼冀方考》《選印文溯閣四庫全書議》《說文解字所用字體說》《釋今古文》等文章。因為長期從事繁重的科研和教學工作,他積勞成疾,多病纏身,只好於1930年冬停止工作,在家中養病。

後來他的病情日漸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日本特務趁機來到董眾床前,以優惠治療為條件,誘使董眾為日效力,當即遭到董眾嚴詞拒絕。日本特務則懷恨在心,決意加害董眾。在董眾即將出院時,日本特務唆使日本醫生給董眾注射慢性毒藥,終使董眾於1931年6月12日,毒性大發,死於奉天家中,終年39歲。1931年7月,董眾的靈柩歸葬今遼寧法庫丁家房董氏家族的先祖塋里。斯人已逝,但他為補全文溯閣《四庫全書》缺失篇目所作的貢獻以及他高尚的民族氣節,都值得後人銘記和感懷。

(作者單位:遼寧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胡雪菲 排版編輯:胡雪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暨南大學舉辦首屆公共安全與全球治理國際研討會
社會學研究邊界向文化方向拓展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