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2018年開始,「得語文者得天下」開始廣為流傳,這句話並不是教育機構販賣焦慮危言聳聽,從小學的新版本教材來看,一年級下冊開始語文課本中的課文明顯增加,各年級課外必讀書目開始硬性要求閱讀,期中、期末考試還要考察。政策上看,幼升小、小升初、高考也迎來了全面的改革, 就拿高考來說,不再區分文理科、數學命題難度大幅降低、提高語文考試難度等等各項政策,都提示我們要重視一件事——閱讀。

「 部編本」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曾對未來語文試卷情況透露兩個信息:


1、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

2、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不僅僅是語文,一位從教30多年的高中數學老師跟我說,未來各類理科學科的考試難點在於基礎紮實程度以及題意的理解能力,決勝考試的關鍵點就落在了閱讀上。而閱讀這件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所以在孩子日常閱讀,尤其是閱讀工具類書籍時,不妨多做一些訓練。

無論是學生階段的考試成績還是就業後的繼續學習,閱讀效率和閱讀速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現狀是很多人沒時間閱讀,或者擠出時間閱讀後卻發現讀完腦袋裡依然一片空白,最後讀書的興趣越來越淡,導致出現了「讀書無用」論。殊不知不是讀書無用,而是讀書的方法錯了。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你也存在閱讀理解不透徹的情況,不妨看一看《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系統地學習一下閱讀方法。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實用性閱讀指南》一書教給讀者一套非常實用的讀書法則,通過目標設定——記錄筆記——知識運用三個步驟,讓書中知識真正對讀者產生影響。書中的方法是作者大岩俊之通過自己的經驗總結得來的,這個大岩俊之原本是一個連年業績第一的銷售人員,但不甘於現狀的他又動了自己創業的心思,在有了「成功人士皆讀書家」的意識之後開始大量閱讀,一年讀了300多本書後也產生了與大部分人一樣的效果——完全記不住書中的內容。於是他開始了讀書方法的學習之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最終終於找到一套能夠學到書中知識並運用到實際中的方法,並在讀書的幫助下事業也獲得了成功。

《實用性閱讀指南》告訴我們,讀書是需要過程的,拿起來不管不顧就開始讀那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想要吸收好,就要從目標管理、過程管理及執行行動三個方面入手。


制定閱讀目標

讀者想要將書中內容內化,首先要弄明白自己讀這本書的目標,有了目標以後與目標相關的信息就會格外顯眼,就好像沒懷孕之前也沒感覺街上有那麼多孕婦,懷孕後卻發現走哪都是孕婦一個道理。

有了大目標以後,為了能更加明確自己的想要得到的知識,幫助邊讀邊思考,讀者還要圍繞目標設定一些問題。

比如「我讀完書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呢?」

「這本書的內容能夠給我哪些知識增量呢?」

「如何才能通過書中的知識解決現在存在的問題呢?」

「本書最重要的三個點是什麼?」等等

帶著這些問題和目標去閱讀,閱讀的自主意識會更強,也更容易「集中火力」去閱讀,那些對自己有用的內容也就躍然紙上了。


開始閱讀:由粗到細

粗讀:目錄+序言+後記

很多人看書不喜歡看目錄,序言後記就更容易忽略過去。拿起書本,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從第一頁開始看起,然後一字不漏地從頭看到尾。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壞習慣。讀一本書就像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如果不提前看地圖規劃路線,走冤枉路不說,很可能根本就到不了目的地,粗略地閱讀就像是出發前的路線規劃。

目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書的整體結構,看完目錄基本了解了作者可能會涉及到的內容。序言和後記則闡述了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要表達的所有主要思想,可能還會涉及作者的經歷、撰寫原因等寫作背景,幫助讀者更深入地掌握書中內容。

細讀:讀書的「二八定律」

粗讀是脈絡大綱的梳理過程,細讀則是具體知識的篩選和吸收過程,但是根據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提到的「二八定律」指出,一本書中的重要內容只佔20%,最重要的內容只佔8%。也就是說,一本200頁的書,只有8頁內容是最重要的,其它內容即使忘記也無所謂。所以讀者完全沒有必要要求自己理解所有內容,要試著從眾多知識點中找到最重要的20%,然後再提煉出最重要的8%。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書中配圖

找出重要內容並不容易,需要大家長時間訓練。

還記得在設置閱讀目標時曾經給自己提出的那些問題嗎?只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對你來說重要的部分了。當然,為了提高尋找問題答案效率,作者大岩俊之也為讀者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技巧。

  • 為自己設置閱讀時限,如:就讀XX分鐘。
  • 將答案總結成文
  • 找一個對象,把這些答案講給他聽

記住書中內容五個關鍵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為了更好地理解、記憶書中重點內容,除了用眼睛看之外,動一動筆也是記住主要內容非常重要的手段。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為我們提供了幾個讀完書後整理要點的方法,可供大家參考。

1、做筆記

做筆記是我們學習生涯中最常見的輔助學習的方法,與課堂上記錄筆記一樣,讀書的時候也可以記錄下你認為比較重要的信息,作者鼓勵大家把書「弄髒」,意思是直接就在書中做標記,比如用不同顏色的筆做標記、折書角、寫感想等,這樣下次讀起來就非常容易找到重點內容。

當然,我們也可以單獨找一個本做記錄,這樣的記錄方式也可以有三種形式:

  • 直接摘抄重要語句(不宜過多)
  • 自己總結後分項羅列
  • 摘抄書中內容後附加自己的所思所想

2、繪製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將我們頭腦中思考的抽象內容通過圖像展現出來的一種形式,配上不同的元素、色彩能夠充分調動大腦工作,使得我們記憶的更加牢靠。很多人覺得思維導圖不好畫,其實遠遠沒有大家想得那麼難。大岩俊之也在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兩種畫圖思路。

  • 根據目錄的結構繪製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書中配圖

  • 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繪製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書中配圖

3、重複閱讀

提到記憶就一定會提及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人類記憶規律如下圖所示:

無論考試還是學習,閱讀必將越來越重要,不學點閱讀方法怎麼行?

書中配圖

所以如果想要記住某些內容就要求大腦不斷地接觸該內容,重複次數多了,自然也就記住了。

也許有些人會說,我當然知道重複閱讀幫助記憶了。但是事實證明,即使大家都知道多讀幾遍會記得更好,但卻很少有人真的去多讀幾遍。

4、調動情緒,帶感情閱讀

《大腦構造與科學學習法》一書中指出,人類大腦的海馬體主要負責記憶,而它旁邊有一個區域叫做「扁桃體」,這一區域主要負責情緒處理。當「扁桃體」受到刺激後,它的「鄰居」海馬體就會收到信號,認為這是一個重要信息,並將重要信息存儲起來。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調動情緒,讓情緒也參與到讀書活動中來,那麼引起情緒變化的內容就會更加容易記憶。

所以,不管在什麼時候不要壓抑自己,要學會調動自己的情緒,做到收放自如。

5、輸出是為了更好地輸入

相信你一定也發現了,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學會了,但是讓你輸出時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這就說明之前所學到的東西並沒有真正掌握。

如果在學習之前就將輸出作為目的,比如學完以後要寫成一篇文章出來,或者學完以後我要講給某個人聽,這時候的學習效率就會明顯提高。所以,下次讀書不妨也將輸出作為學完後的目標,這樣用輸出倒逼輸入,學習的效果一定更好。


知識運用

讀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運用,很多人說讀書沒有用,主要原因是讀完就讀完了,並沒有將書中涉及到的內容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讀而思變才是讀書最終的目的。

我讀《會賺錢的媽媽》一書時剛好是第一次創業失敗、精神頹廢的時候,書中談及失敗的內容讓我重新振作起來,並按照書中事業規劃部分的指導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處境,重新開始了第二次創業,遇到想不明白的地方就找來書翻一翻,填補自己的空白或短處。所以我們要善於從書中獲取知識,並與自己的實際生活拼湊在一起,填補缺點使自己更加完整。

《實用性閱讀指南》是大岩俊之每年閱讀超過300書之後的經驗總結,他將讀書分為制定目標、閱讀到知識運用三部分,剖析了閱讀過程中記不住書中內容的關鍵點,教給讀者由粗讀到細讀的過渡方式,根據二八定律告訴讀者工具書閱讀並不需要一字不漏地讀下來,這個認知讓我在看書的過程中放鬆了很多。另外,這本書很薄,與《如何閱讀一本書》這種大部頭書籍相比,閱讀起來更加輕鬆,是一本非常適合初學者的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