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文、圖| 胡西林

《畢卓盜酒》是一把超大規格的書畫成扇。其尺寸為41.5厘米×75厘米,香妃竹骨,十八方,書法與繪畫均出自白石老人之筆。

「畢卓盜酒」故事出自《晉書·畢卓傳》。說的是東晉太興(318年至321年)年間,一天,吏部郎畢卓因為酒醉,夜至官舍附近的酒坊盜飲被主人所縛。因為是晚上,酒坊主人沒有看清盜飲者何人,第二天早上起來一看,才知道被縛的是畢吏部,於是連賠不是,當即鬆綁。畢卓卻沒有在意,還邀請主人一起在瓮側繼續暢飲,至醉而去。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畢卓盜酒》書畫成扇(正面)白石老人取此題材意在借古喻今、嘲諷世事。

這是一則著名的貪酒醉酒故事,畢卓也因此被罷職。齊白石以此為題材作畫,但是沒有盡依典故,而是取畢卓被罷職之後一段作生髮,借古喻今,嘲諷世事。

世事何指?白石老人沒有說。他另有一幅《公雞圖》,繪一公雞長鳴,按照《白石老人自述》中所言,繪此畫是因為北洋政府時期的「北京官僚,暮氣沉沉,比前清末年,更是變本加厲。每天午後才能起床,匆匆到署坐一會兒,謂之上衙門,沒多大工夫就紛紛散了。」散了做什麼去呢?「白天酒食徵逐,晚上嫖賭以繼,不到天明不歸,最早亦須過了午夜,方能盡興。」(引自《白石老人自述》)

《公雞圖》只是齊白石以畫畫人而已,他看得雖分明,但無權無勢,奈何不了這世道,於是將憤懣題於畫上,消解鬱悶。而正是此類無奈與憤懣之作,升華了齊白石繪畫的現實主義意義:「天下雞聲君聽否?長鳴過午快黃昏。」「佳禽最好三緘口,啼醒諸君日又西。」《公雞圖》作於1928年,《畢卓盜酒》作於1931年,而早在這幅《畢卓盜酒》前三四年,齊白石就已經在畫此題材了。所以,《畢卓盜灑》嘲諷世事,最初嘲諷的是北洋時期的官僚們。

《畢卓盜酒》畫得好,構成卻簡單:一翁一瓮一酒提,翁倚瓮醉眠,酒提橫斜,如同漫畫,寥寥數筆,以簡勝繁。再題一詩:「宰相歸田,囊底無錢,寧肯為盜,不肯傷廉。」真是鞭辟入裡,圖文並茂。但由於扇幅大,題了左邊,右邊就顯空,於是齊白石又在右側作復題:「余每畫此圖必題此十六字也」,不僅攏了畫氣,更使通幅有了停勻之美。

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點應該也是白石老人未曾料到的——正是這十數字的復題,讓造假者鑽了空子,我曾見過兩幅題材、題識相同的「白石畫作」,就是贗品。題有「每畫此圖……」的題材,白石老人畫了不止一幅,於是造假者更加肆無忌憚了。

成扇背面書法所題是兩首詩和一段即興文字,有幾點需要說明。

其一,「湘亂求安作北游,穩攜筆硯過蘆溝。也嘗草莽吞聲味,不獨家山有此愁。辛未冬將避亂移家東郊(交)民巷。」

《畢卓盜酒》未署年款,這首詩為我們提供了此畫的創作年份——1931年。但此處所謂「移家」並不是指遷居,齊白石在北京並沒有在東交民巷安過家。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瀋陽製造了「九·一八」事變,平津一帶岌岌可危,富有人家紛紛南遷,齊白石在門人紀友梅的安排下,住進了東交民巷紀友梅租住的房子,這兒集中了外國機構,比較安全。齊白石先後兩次「移家」東交民巷,第二次是1932年3月,這一次時間住得長些,約二十來天。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畢卓盜酒》書畫成扇(背面) 其上的詩句和即興文字中蘊含有諸多玄妙之處,使得這把成扇更是有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其二,「村書無角宿緣遲,廿七年華始有師。燈草無油何害事,自燒松火讀唐詩。往事示兒輩。」

齊白石喜歡作詩,27歲那年在老家拜胡沁園、陳少蕃學畫學詩,之後與同好友人在家鄉組織「龍山詩社」,他畫上的題詩,多為己作。做詩需要斟酌,齊白石尤愛反覆斟酌,所以存世詩稿圈改極多。經與比對,此詩與老人自存詩稿有兩處不同:一是「燈草」在詩稿里為「燈盞」;二是「自燒」與詩稿雖同,但也見他在其他畫上題為「自燃」的。

其三,「青藤雪個遠凡胎,缶老衰年別有才。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

這是齊白石的著名詩篇,《白石詩草》有錄,但作詩年份不明確。北京畫院藏有《白石詩草》稿本,稿本中此詩的後一頁為「致王君治園」詩,詩前有小引,紀年為「辛未」(1931年)。此扇正是辛未年所作,與北京畫院所藏《白石詩草》形成互證。因此,可以斷定「青藤雪個」詩為辛未年所作。此處不以整詩題,而是以一段即興文字敘述,這一方面是出於布局與構圖的考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齊白石這首詩的成詩過程,是對齊白石為什麼「我欲九原為走狗,三家門下轉輪來」做的詮釋。這段文字以前鮮為人知,這使得這把成扇別具意義。

本文選自

2019年第6期《中國收藏》雜誌

欲知詳情請移步微店購買當期雜

畢卓盜酒 白石佳作暗藏鋒芒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官方微店,贏取讀者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