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自己沒有一個朋友,說明你正在經歷低配的人生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我們經常會有一種感覺,自己的朋友圈似乎變大了,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反倒變少了。在遇到困難,心情鬱悶的時候,翻遍了整個通訊錄都找不到一個可以傾訴的對象,大多不過是一些酒肉朋友、錦上添花之輩,最終你只能獨自流淚。
真正的朋友,會與我們保持一定距離
對每個人來說,朋友的意義都各不相同,有的人認為,朋友意味著陪伴,有的人則認為,朋友意味著分享。在我看來,朋友在質不在量,真正的朋友,會與我們保持一定距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個道理。在你受到傷害時,他們會主動幫你處理傷口,在你蒸蒸日上時,他們會默默守候,希望你過得更好,而不是整天把酒言歡。
從精神分析角度看,好朋友身上大多都具有自己現實生活和理想中某方面的映射,因此,好朋友讓我們感到熟悉又溫暖。與好朋友交流其實就像與自己的另一面交流,在相互的幫助與扶持下達到更好的自我完善過程。
何為人際交往能力?
指的是在一個團體中,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的一份子,離開社會,離開與他人的交往,其結果必是個人生活的失衡。
從知識儲備方面來講,優質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你與老師交談時獲得學術上的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認識,從中受到啟迪。讓你與領導交談時充分剖析問題,交換不同見解,收穫職業上的知識儲備。
從心理層面看, 優質的人際關係可以讓你和共同工作的人打成一片,了解他們不同的心理狀態,也可以讓你與家人朋友收穫更親密的聊天,知曉他們所想解決的各種家庭矛盾和爭端。
而與人交際,大多是先從朋友做起,無論與對方是何身份,朋友二字總是可以籠統概括相互的關係。與人為友,體現的是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心理的良好程度。都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如若在外,沒有一個朋友,那麼人生無疑是低配的。
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些高智商的人就沒有什麼朋友,他們更為內向並專註於自己研究的事業。事實上,那些情商低、智商高的人也會有自己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是比較少而已,但志同道合幾個字足以使他們成為餘生的忠實伴侶。
人在社會中不是孤立的,人際交往是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人的很多需要都是在人際交往中得到滿足,如果人際交往不順利就意味著心理需要被剝奪,因而會產生孤立無援或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反之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會更容易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沒有一個朋友的人容易心理失衡,逐漸喪失與社會的溝通能力,零朋友的信號其實是在提醒我們要注意自己與人交流時的措辭、言行以及自己的心理狀態。
朋友是困難時伸出的援手,是不知所措時為你指名道路的燈塔,是痛哭流涕時遞上的紙巾,是與你有著共同價值觀的自由感……沒有一個真正朋友的人,註定會體驗孤獨而低配的人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心理學導論》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2050年中國將有1億光棍,導致光棍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有兩點
※對於男人而言,女人的這三種行為,有致命的吸引力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