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與人保持距離,不當好人,不當壞人,當個中間人,無論關係多麼親近,都不要對一個人太好。

對一個人太好,往往沒有好結果。

人生的路難走,我們總在探索中前進。

每個人每件事,有時在自己的不經意的行為中,便會對別人造成包庇和縱容。

生活中,我們總是對一個人太好,為了一個人累死累活地付出自己的全部。

對一個人太好,說的好是無私奉獻。

對一個人太好,說的爛是沒有主見。

人生,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感受。

人生,不是你幫了別人,別人就懂得你的好。

不是你做了什麼好事,別人就會反饋給你。

對一個人太好,別人反而會得寸進尺。覺得你對他的好是理所當然的。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老婆對老公太好,生活的小事一個人全部包攬。

對朋友太好,每次出去吃飯都自己請客。

有句古詩,講的頭頭是道,句句精闢。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不只是愛情,生活的小事也是如何現實,你對一個人的好,別人一點都不理解你。

很多時候,你的好意,並不能換來同情。


媽媽,你天天都去接我放學的,怎麼今天不去接,是不是不愛我了?

老婆,我昨天換的衣服,你到今天都沒幫我洗,以前那麼勤快,你怎麼變了。

小明,以前你那麼大方,怎麼今天吃飯不幫我們買單了?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當我們對一個人太好,便會出現各種問題。

別人只會利用你,當你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嫌棄你、指責你。

做個「好人」好難,為何還要那麼堅持呢。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感覺,總以為自己對別人付出多少的汗水,別人就會懂得回報你。

那是因為你太單純,太天真,把這個世界想的太美好。

理想的情況是這樣的: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現實的情況卻是: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提甜。」

很多事情,沒有經歷,就不得懂得回頭,不懂得適可而止。

宋代詩人辛棄疾有首詩說的就很有道理: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於是便有了各種感慨,世道如此弄人。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生活的樣子,不是你對一個人有多好,別人就會記住你的好。

因為,轉身過去,拐一個彎,別人就遺忘了。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保持距離,不要對孩子太好。

在傳統的家庭里,很多家長都視孩如寶。

父母的孩子給爺爺奶奶照料,他們準會把孩子養得肥肥胖胖。

他們那個年代吃不好穿不好,到了這個年代,也希望孫子可以吃好穿好。


「能吃是福」。

結果孩子才幾歲,就吃成了成年人的體重,然後各種健康問題日漸暴露。

父母何嘗不是一樣?總是寵著孩子,不懂得從小培養孩子。


爸爸,我要買那個高達模型,好的,給你買,只要兒子開心,什麼要求都可以滿足。

媽媽,我要吃肯德基,沒問題,只要你開心,天天吃都沒事。

父母處處遷就,為了讓孩子過得好,放下教育孩子的重擔,讓孩子懂得了依賴,不懂得獨立思考。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每當孩子的請求沒得到滿足的時候,孩子就大發脾氣。

為什麼今天不帶我去遊樂場玩?是不是不愛我了!

為什麼不給我買冰淇淋吃,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爸媽,你們吵架,不做飯,我吃什麼,吃外賣嗎?

什麼事情都為孩子鋪墊好,孩子往往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學習經驗。

孩子長大後也會廢掉,盲目地對孩子好,只是放縱他們的行為。

現在讓孩子好好過,以後孩子就要吃更多生活的苦。

不能在吃苦學習的歲月里,讓孩子學會安逸。

家長應該看得開,放得下。與孩子保持距離,不要太親密,也不要太冷漠。

不要凡事都去幫助孩子,要有分寸,幫孩子的同時,也要教孩子去嘗試做。

讓孩子逐漸擺脫對家長的依賴,讓孩子獨立思考,遇到不懂的事情,都會先自己思考,不懂在問家長。

不要對孩子太好,只會害了孩子。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婚姻里不要對Ta太好,只會害了自己。

好的愛情是兩個有趣的靈魂在旗鼓相當的實力下,互相競爭與合作。

婚姻本來就是一場交易,利用雙方的自身資源相互交換,相互促進。

小說《簡愛》寫過: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白痴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過強的對手讓人身心疲倦,太弱的對手讓人厭惡。

婚姻里也不要對另一半太好,婚姻里都是生活,婚姻里的瑣碎小事。不要總為了另一半去考慮,而忘記自己的原則。

白居易在《長恨歌》說過: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即使是天長地久也會有盡頭,請不要為了維持婚姻的長久。

傻乎乎地為另一半付出太多,這樣會讓對方對你失去興趣。

又如納蘭性德那句名言: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人心難測,很多人步入婚姻的殿堂,認為往後的生活,只要我一如既往地對Ta死心塌地,Ta也會對我相依相守。

殊不知,別人逐漸把你當成一個無聊的人,什麼事都你做完了,我任何事都不用做。


感覺我被過分關愛了,我又不是殘疾人,為何你要這麼勤勞?

又或者,你為了取悅另一半,每天都為Ta忙裡忙外的,Ta就把你當成了保姆,把你當成了有求必應的人,這是一種病態的婚姻狀態。

等到某一天,Ta的要求無法滿足,便會歇斯底里。


你怎麼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怎麼當我老婆的。

多少破碎的婚姻,都會在這麼一句:


「老公,你好好工作,其他事都交給我!」

想要擁有好的婚姻,請保持距離,不要對Ta太好,也不要太無情。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保持距離,不要對朋友太好。

孟子曾說過: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在相知,貴在知心。」

交朋友也是一樣,人在交往過程中,相互認識,貴在相互了解。

但是也不要對朋友太好,不然會吃很多虧。

有些人喜歡送別人人情,為了增加友誼,喜歡對別人投入太多。

不分青紅皂白地對朋友好,甚至傾家蕩產。

當你過分地為朋友好,朋友也會設套來笑話你。朋友也會變得貪得無厭。

對朋友的態度,不要給予太多,要適可而止。

你為朋友付出的東西,朋友不會牢記,還會左耳進右耳出。

現實中,發生太多這樣的反面教材了。


每次跟朋友出去吃飯,你都急著幫他們買單,那天忘記帶錢,讓他們付款,他們直接把你拉黑了。

每次跟朋友聊天,總是喜歡誇讚別人,喜歡拍馬屁。不把別人缺點說出來,結果他做了錯事,就怪你這人不說實話。盡說「好話」。

對朋友太好,反而害了自己。

只會取悅別人,活在別人的世界裡,沒有人會去同情你。

先考慮做好自己的本分,在考慮對別人好吧。

當你足夠強大,別人也不會嫌棄你,還會把你當上帝寵著。

當你不夠強大,才會想到去滿足別人,糟蹋自己,成全別人,廢掉自己。

自己對別人的犧牲,不一定能換來別人的將心比心。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不要對一個人太好!那樣會害了自己

老子有句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了解,認識別人,這是一種智慧。

能了解、認識自己,這是一種聰明。

為人處世,走的路多了,經歷過坦途,也走過坎坷路。

太陽無處不在,又不是無處都在。

處處都是人心,人心叵測。

謹記,不要對一個人太好,也是最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