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那些建築大師們的靈魂畫作

那些建築大師們的靈魂畫作

前幾天,小朋友的大師畫作刷屏了。

而那些美術老師的抑鬱,大概是它們被氣出來的。

抽象畫派

非人畫派

小朋友運用無窮的想像力,畫出了世上不存在的事物。

這不就恰巧跟設計師一樣嗎?

今天帶大家領略一下,設計大師與小孩的畫作區別究竟在哪。

大師畫作

即將來襲

在繪畫藝術上,有很多種派別,這15種是較為常見的類型。

即使是大師畫作,也逃脫不了這15種畫派風格。

立體主義派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柯布西耶身為現代建築的旗手,常常會被人忽略他在繪畫上的造詣。

柯布西耶深受原始主義的安德烈·博尚、立體主義大咖畢加索和萊熱的影響,如柯布的繪畫風格就有萊熱的畫作影子,連柯布的卧室都掛著一幅博尚的「聖母瑪利亞」的油畫。

行動畫派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少年的安藤忠雄,曾擔任過職業拳擊手和卡車司機。

安藤由於熱愛設計,便參加成人繪畫教育班,可以說是零基礎的繪畫選手。早年的拳擊經歷,鍛煉了他做事「快准狠」的風範,在他的畫作表現地很明顯。

新藝術派

石上純也

Junya Ishigami

在追求建築商業風的21世紀,他的繪畫顯得不入流。

作為日本新生代建築師,石上純也受到很多建筑前輩影響。他整合了前輩們的思想,和自身思考的「自然」理念,創造出了新的建築語彙。

極簡主義派

密斯·凡·德·羅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少就是多」,密斯的設計信條。

密斯講究結構邏輯的表現形式,在繪畫作品中充分展現了他的設計哲學。

形而上主義派

倫佐·皮埃諾

Renzo Piano

高技派大師皮埃諾的草圖風格,簡潔明朗。

注重技術的皮埃諾,用精鍊的草圖線條,表達出了清晰的建築理念,沒有一絲多餘的畫筆。

現實主義派

彭一剛

Yigang Peng

彭一剛對建築美學方面的研究,對中國有深遠影響。

從古典建築構圖到現代建築空間組合規律,以至當代西方建築審美變異等,都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工作。

表現主義派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扎哈的建築超越時代,她的繪畫也是。

她最崇尚的畫家,是至上主義運動的創始人馬列維奇。他強調抽象是一種近乎宗教的精神變化模式。扎哈抽象分離的畫作,反映出她激進的思維和反叛的設計哲學。

抽象派

弗蘭克·蓋里

Frank Owen Gehry

建築解構大師蓋里,與藝術家為伍。

蓋里的爸爸擅長作畫,媽媽熱愛藝術,所以蓋里從小就受到了藝術的熏陶。比起其他建築師,蓋里更喜歡混在藝術圈,這與平常的建築師不相同。

「我自己是透過藝術來學習建築,也一向喜歡繪畫和雕塑。」蓋里說。

印象派

史蒂芬·霍爾

Steven Holl

霍爾對建築設計有著獨特的敏感,他的水彩也是。

手繪是他的設計重要的一環。在職業初期,霍爾採用鉛筆繪製手稿,但通常需要繪製一周,且表現形式有局限性。後來霍爾就改進採用水彩,隨時將腦海的靈感描繪下來。

未來主義派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

Frank Lloyd Wright

繪畫藝術對賴特的價值,比建築來的更重。

在賴特六十多年的建築生涯中,浮世繪是他忠誠的導師。當年設計東京帝國飯店的設計費,有一大半都用於購買日本浮世繪了。賴特珍視的一些浮世繪,一直陪伴到他92歲去世。

「你難以想像,那些浮世繪是我生命中何等重要的部分。假如浮世繪從我求知的歷程中消失,我不知道自己會走向哪裡。」賴特說。

還有很多精彩的大師畫作,但由於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

繪畫藝術對於建築師來說,不僅是靈感聚集地,還是指引建筑前進的風向標。

你最喜歡哪位大師的畫作呢?歡迎留言。

除特別註明外,圖文素材來自網路。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你若喜歡,給象君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普象工業設計 的精彩文章:

「加一個字毀掉一部電影」,沙雕網友腦洞太大!我已經笑瘋了!
亞馬遜放大招,砸270億造新總部,把熱帶雨林搬進辦公室,網友看完想跳槽!

TAG:普象工業設計 |